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可以找几个脾气好的皇帝骂骂,过过嘴瘾,在青史上留个名。平常的生活端是幸福的狠啊。
但是武将就不同了,武将要成名,那没办法,须得从刀口上拼杀过来,那可是搏命的,不象写文那般简单容易,搞不好前一秒钟还是威武大将军,后一秒种就是刀下之鬼了。也别说什么武将比小兵安全,战场上刀枪无眼,那箭也不长眼睛,就算长眼睛也专盯着你们这些武将来,品位高,砍了你们赏金多啊。你看霸王项羽,何等威风,最后死了被人抢尸首还分了四块。何况古代武将很多喜欢自己冲锋陷阵。(有时你不带头别人也不上啊。)更多还是从小兵开始一步步打上来的。自古多少武将,但是留下名字的又有几人?大都在战场上送了性命,而文人就算不能作官做诗人作家,也不至于死罢。
我们现在看战争历史,那是不担心,反正胜负已经注定,我们只是看热闹,但是那时的武将可没未卜先知的本事,战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你兵比别人少,那可能输,你兵多粮少,也可能输,就算你兵多粮广,也可能输,甚至你马上要赢了,最后一刻风云突变,那也可能输。这可不是一般的刺激,有喜欢看足球的都知道,足球比赛最激动的那是教练,在场外大呼小叫,愤怒狂喊,可比场上的球员还激动,以至于常得心脏病。想那教练激动是因为比赛输了要下课。不过你教练下课还可以找地方上课,我战场上输了可没地方上课,说不定我就一命呜呼,就算侥幸得脱,万一皇帝怪罪,还是要死。(更何况一将成名万骨枯,我作为胜将成名还万骨枯,万一象赵括那样的败将岂不是要四十万骨枯?就算不为自己为部下也要胜啊,武将的心理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死亡概率如此之高,武将这一职业绝对是高危险性职业,和武将比起来文人的职业当真是幸福的多了。
如此高危险性职业,又不能没人做,要解决的话只有用高薪来诱惑了,所以战国时期魏楚请吴起,燕国得乐毅,都莫不是用这一个利字,秦国更是将军功直接与爵位挂钩,之后的各朝各代也是如此,确实,假如没有这些高薪,要那些武将不为利益舍生忘死的作战,那真是天方夜潭了。当然,当国家遇到外敌入侵时,也有一些人被迫作战,不求名不求利,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何况武将立功得商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假如如此奋战却得不到赏赐,那谁还会为国效力呢,连孔子都说,做好事应该得到奖励呢。
尤其是改朝换代时,那些造反的武将们都是或冲着帝王之位,或冲着开国功勋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假如此时你告诉那些武将们,我们打仗是为了恢复国家的和平,所以大家打仗后我做皇帝,你们都去做老百姓,那武将一定当你是白痴,不众叛亲离才怪。赵匡胤为何能黄袍加身?那是因为他手下的大将们怕皇帝太小,忘记了自己的功劳,所以找自己的老大哥做皇帝,就是希望老大哥能记住自己的功劳,自己也能做开国功臣。可惜如意算盘打的早了点,宋太祖登基后不久就一杯酒送你们去做老百姓了。不过赵匡胤还算好了,遇到刘邦朱元璋这样的老大,你们就哭吧。
假如武将们都是纯粹的趋利性动物,那也不是什么好事,你出价五千,别人出价一万你就跟着跑了,那这个世界谁钱多谁就是老大了。(当然也有一点道理,战乱时无论哪股势力都要筹集军饷,没办法,就算武将不要钱,当兵的也要钱,买武器也要钱。)而世界上永远是战争了,因为今天你出价高,武将们跟了你,明天他出价高,武将们投了他,这时代就永无宁日了。(你看雇佣兵就知道,天天盼打仗,不打没钱花啊。)
幸好,武将并非单纯的趋利性动物,武将首先是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中国各代,都有为忠义而战的武将,在西方,那叫为荣誉而战的骑士,中国和西方其实大致差不多,古代早期战争,武士们都为自己的家族或部族而战,部族家族带给武士们荣誉和责任感,而国家形成后,武将们效忠的对象立刻转移到国家和国家的代表皇帝身上。(这也算是一种责任感吧,搞这样的责任感组成的军队威力比一般靠利益纠集在一起的军队强大的多。)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现代西方讲究军队服从于国家,而纳粹德国时期虽然希特勒和德国军官团矛盾重重,但是军官团总是下不了心解决希特勒,为什么?除了军官团没有统一的首领和希特勒的控制手腕外,德国军官对希特勒的宣誓效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当时密谋集团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暗杀希特勒身上。至于中国就不用说了,武将服从于中央,服从于皇帝,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效忠不是没有代价的,皇帝对武将的赏赐,不单是对于其征战的奖励,还带有换取其忠心的酬劳,那些封侯封地,就是要武将和武将的后人,为自己的朝廷永保太平。(我朝廷没了,你的封侯封地也没了,保我就是保你。)
不过即便如此,也保不了有得陇望蜀的野心家,做了侯想称王,做了王想做皇帝,正所谓利益的选择,武将都是刀口上过来的,反正冒了这么多的险了,再冒一次,成功就做皇帝,失败就当自己前面战死了,实在是一本万利啊,当然大多数武将还是有理智的,不会随便造反,但是一旦国家动荡,中央政权不稳,那股冒险的心不动也难啊,何况还有一群想做开国功勋的手下等着黄袍加身呢。。
自秦之后,各朝各代的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天下是手下的这些武将帮我打下来的,天下也可能由这些武将从我手中抢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那是指民,但是用在武将上其实也一样,“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是秀才只会动嘴皮子,只说不做,就算要做,也最多开个学院,发发牢骚灌灌水,但是武将不一样,要么不做,一做就真刀实枪的杀来的。所以只有武将才有造反的实力。为了以防万一,一些开国皇帝总做一些“骄兔死,走狗烹”的事。
偏偏国家又离不开这些武将,保家卫国也好,开疆拓土也好,靠那些动嘴皮子的是绝对不行的,没有这些武将的保卫,自己的政权还是靠不住,真是一场艰难的选择。
凡是短命的朝代,都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朝代。汉代对武将又打又拉,又给赏赐,又严惩意图造反者,杀一批,提拔一批,提拔一批,又杀一批,周而复始,没彻底解决武将威胁的问题,但是武将的战斗力也没减弱。唐代起初对武将都很信任重用,后来安禄山造反对武将又全盘怀疑,最后武将们干脆占个小地盘做土皇帝了。到了宋代,五代十国武将夺权的例子太多,逼得宋太祖干脆想出了重文轻武的点子,确实,威胁从内部彻底解决,但是外部威胁又来了。明朝也是一样。
说真的,武将们确实也命苦,辛辛苦苦为皇帝们浴血奋战,结果战绩越好就越被怀疑,功劳越大背后的利刃也就越近。明明我忠心耿耿,你却对我横加猜疑。多少武将是被这猜疑给逼反的。
想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确实啊,不管你岳飞再忠贞爱国,只要你有或“莫须有”谋反的实力,这就够了,谋反的动机?有实力就够了,没动机也一样。
不单如此,武将还有诸多忌讳,不得论朝政,要说这倒是也符合现代规矩,不得军人干政嘛,而且武将说话依靠军队实力,难免有挟军队势力要挟的感觉。(就算你自己安分守己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人借你的威风谋取利益啊,唐朝郭子仪,那是够资格吧,对唐朝忠心不二,但是也有他儿子郭晞的部下在邠州闹事,所以一般来说,武将是很少参政的,功成名就大都归隐田园,象范蠡那样做富家翁是最好的选择,假如贪恋权位要做韩信吴三桂,那就等着倒霉吧。现代社会部分军人可以参政,当作发挥余热,但是古代时军人参政不多,就算参政话也不多,而且也大都是开国初年或战乱时期,平时都是文人主政,都是这个缘故)但是战争时期常常是军政不分家,一些军事问题还是要政治上解决,何况又不是永远有仗可打,研究政治民主也是为国造福嘛,汉唐就有很多武将参政。(当然那时一般士人文武也不分家,学文也学武。)但是到了宋朝就变了,武将不得干政,岳飞说说立太子的事就被批评了,想要做政治家?别想了,你做了大兵,就好好做这个武将没前途的职业吧,我文臣可以降格做你武将,(明朝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