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话古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诸强才造成的吗?而之后更南的吴国也北伐楚国齐国。秦末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更是威名赫赫,所以说单纯的战斗力,南方并不逊色北方,再说到东晋时刘裕北伐,那更是杀得北方威名尽失,要不是刘裕一心回国夺权,留守众将不和,第一次北伐一统天下也轮不到朱元璋了。那时南方也缺马,这样看宋朝北伐不力用缺马为借口实在说不过去。(当然宋朝的战斗力还是很强,关键是武将和统治者的问题。)当然之前北方压倒南方更多的原因还是经济生产力确实是北方发达,尤其是唐朝之前,但是宋朝之后,尤其是南宋之后,南方的生产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北方,只是因为过于富裕,人民反而不思战。(但是也看情况,假如象清朝那种“剃发令”,那南方的反抗也是激烈的。南蛮子也很可怕啊。)相对而言,南方富庶,人民以安定为主,并不是做战士的好兵源,但是也有例外的,一个是浙东,就是戚继光剿倭寇的地方,那里民风剽悍,只是缺乏组织,一旦组织起来,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不过这些兵有一些弱点,守土易,但是长期而且异乡作战战斗力就大打折扣。(这里也许是当年吴越的遗风吧,哈哈。)还有一个地方就是蜀中,一般南方政权防御北方政权都说依靠长江天险,其实这都是胡说八道的,真要大举进攻,水军当然早就准备的妥妥当当了,实在不行我还可以由蜀中进军呢。蜀中这块地方很不容易打,都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一般北方进攻南方都要把蜀中这个骨头啃下来,假如啃下来的话一般由上游进攻,南方就亡了,但是又很不容易啃,蜀中的民风也相当强悍,也叫诸葛武侯的遗风吧,有时打不过就和你耗,尤其是对付外族,当年蒙古清军打四川的时候是把四川打的支残破碎,人口大减,当年日军进攻川军表现也很不错。但是蜀中军队很少出川作战,出去战绩也不佳,三国时已经是蜀中最好的战绩了,而且一般蜀中假如中原已定,而且只要不是外族,当中央派兵也大都象征的打几下就投降了。这样说起来四川还是最支持中央的地方了。姑且一笑。
  有点跑题,还是说最后的那个南方兵源地带吧,那就是江淮一带,前文说到南方政权防御北方政权都说依靠长江天险,都是胡说八道的,这确实没错,真正北方入侵时,从没见长江天险发挥过什么作用,想想也就明白,一条大江真能挡住准备而来的大军吗?要说天险,确实有一个,那就是江淮。江淮也就是长江淮河流域,这块地方包括我们现在的安徽,两湖,江西,从春秋战国时期看,是当时强国楚国的地盘,之后战争中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不单是地势的问题,也是兵源问题,五胡乱华时,北方流民很多逃难到南方,一部分在此时被部分将领组织起来屯田对抗外族,这些军民立志报仇之心作战勇猛,后来东晋政府选其精华建立了威名赫赫的北府军,北府军的实力我就不必多说了。想想淝水之战和刘裕北伐南军的主力就是北府军就明白了,再之后等到宋朝,又一次重演历史,南宋为了抵抗金军和蒙古军,在江淮防线上花了不少力气,孟珙亲手组织的襄樊防线力抗蒙军几十年,之后被破,南宋才大势已去。而朱元璋依仗的,也就是江淮之军。(当然陈友谅的军队也是属于江淮一带之军,不过被朱元璋吞并了,哈哈。)到了清朝,想必湘军,淮军这些名字我们都很熟悉吧。江淮军队战斗力十足,爱护乡土,不过需要真正有才能的领袖才能更好的组织起来,而朱元璋就是。
  朱元璋一统南方,南方的经济势力此时已经远超北方,而且朱元璋的江淮军队战力极强,又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的能征惯战的将领,一统北方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何况北方元朝内部的各势力也争斗不止,所以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元顺帝也不敢于明军交锋,直接跑回大漠去了。
  元顺帝也是不改蒙古旧习,假如是汉族皇帝(汉化很深的金朝也一样),一定在大都和你拼个鱼死网破,就算要逃也不会逃大漠里打游击战,至少要去个大城市守城,然后邀天下兵马救驾,很少象元顺帝这样跑去打游击的。不过也许这就是最适合的选择,蒙古的骑兵在大漠游击战中又得到了新生,但是假若在中原与开始配备火器,骑兵也不逊于他,军队数量更多于他的明军死拼,(而且朱元璋北伐很谨慎,稳扎稳打,逐次推进,基本把山东河北一带的势力消灭光才进攻大都,朱元璋用兵也是相当的厉害。)那只有惨败,那时候就算想留个火种也不行了,而现在北元至少还在大漠生存下去了,不过虽然明军剿灭不了他,但是用剿抚外加经济手段,北方的蒙古已经快速的衰落下去了。不过这支军队对之后的明朝还有很大的影响。
  再说一下明初的三位大将,徐达,常遇春,王保保。据说朱元璋问群臣天下第一奇男子是谁?(其实朱元璋应该算第一奇男子,不过群臣怕说他奇是侮辱他丑,或者朱元璋说自己不算,)群臣就说是常遇春,常遇春也觉得自己是,结果朱元璋说天下第一奇男子是王保保。
  其实王保保虽然是元朝一等一的猛将,但是也屡败于明军徐达常遇春手中,不过王保保用兵极滑,见势不妙就撤,见势有利就进攻,有些时候甚至是只身逃窜,但是还能屡屡卷土重来,实在是深得蒙古军游击作战的要领。(偏偏还是个汉人)但是他在和常遇春作战时,确实没捞到什么好处,要说他高于常遇春,实在是言过其实,也就是朱元璋看他不在手心里,心痒痒,才这样说的缘故。
  要论战绩,徐达,常遇春两人都是超一流的武将,史论上说徐达擅长谋略,常遇春以勇猛见长,所以一般出征都是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确实看来徐达统领大军的能力相当杰出,战略也相当出色,不过也要考虑到一些战略如北伐是朱元璋所制定,当然在具体战役上徐达的战略也是相当的出色,只是在不熟悉的蒙古大漠作战吃了王保保一点亏。
  而常遇春被称为“常十万”,说是带领十万军能横扫天下,事实上他确实作到了,实在是一流的常胜将军。民间评书称他为“一字并肩王”,在与王保保的作战中也能审时度势,果断出击,大败王保保,使得他只身出逃,实在是李靖那样果敢的名将,相对而言,徐达太过谨慎了些。要称其为天下第一奇男子并不为过。
  在讨论朱元璋执政的情况前,先说说元朝灭亡这件事,其实元朝灭亡是早晚的事,如此大国用军事强力夺取,还把人分为四等,统治内部争权夺利,政策朝令夕改,政权核心动荡不安,这样的朝廷能维持近百年才是奇迹。
  元末大起义已经把元朝的统治基础击垮了,即便朱元璋北伐失败,元朝的大权也会落到王保保李思齐一干由战争崛起的武装势力手中,就象汉末隋末,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
  再回到朱元璋的话题上来,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建都南京,之后也有人提议搬到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是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迁都。一般来说,一统的中国王朝大都建都北方,如西安,洛阳,就连北宋也是建都开封,而东晋,南宋这些偏安小朝廷才会建都南京,杭州这些南方地带,只有朱元璋首次确定了以南京为都城,之后明成祖迁都北京,但是南京也保持着陪都的地位,保持着一整套官僚班子。(当然这是空架子,没多大实权的。)
  朱元璋为何以南京为都呢?众说纷纭,以传统的风水来说,南京确实也算有王气,不过和北方的西安,洛阳比起来,那就差了一些,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临海,临江,但是他那个长江天险并不挺用,不算什么易守难攻之地。从军事上看,南京并不能遏制北元势力,所以当时北京就成了追击北元的要塞。之后朱棣为什么能从他侄子建文帝手中夺位?他手下的兵可是多年征战的精兵,其中还有投降的蒙古骑兵,没这样的基础,估计朱棣一出北京城就被杀了。
  南京城自然也有优势,朱元璋在此经营多年,统治基础稳固,而且当时经济中心在南方,各种物质调集到南京比调集到北方的北京长安要简单多了,从经济上考虑就是南京划算,以后明清两代建都北京,漕运这东西是一笔大支出。而且北方刚刚平定,北元残余势力犹存,并不是很安全。说起来朱元璋也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从他北伐的战略就看的出来,毕竟是一点点从小民打上来的,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