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六〕论语子路篇:“言必信。”
〔二七〕赵曦明曰:“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回,违也,邪也。”
〔二八〕小学、自警编“慑”作“惧”。卢文弨曰:“礼记曲礼上:‘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之涉切。”
〔二九〕百行,注见治家篇。
〔三0〕自警编“淳”作“纯”。
〔三一〕赵曦明曰:“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季孙好士,终身庄处,衣服常如朝廷;而季孙适懈,有过失;客以为厌易己,相与怨之,遂杀季孙。故君子去泰去甚。’”卢文弨曰:“‘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道德经文。”
〔三二〕“世人读书者”句上,宋本有“今”字,原注云:“一本无‘今’字。”案:小学、少仪外传引无“今”字,并无“者”字。
〔三三〕胡三省通鉴二七注:“颜师古曰:‘凡言条者,一一而疏举之,若木条然也。’”
〔三四〕卢文弨曰:“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案:今言千户,言最小之县,犹不能理也。”
〔三五〕宋本、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竖”作“■”。卢文弨曰:“释名:‘楣,眉也,近前,若面之有眉也,棳,儒也,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以名之也。’案:尔雅释宫作梲,亦作棳,同音拙。竖,臣庾切,说文:‘竖,立也。’”
〔三六〕宋本、罗本“迟”作“稚”,宋本原注云:“一本作‘迟’字。”卢文弨曰:“尚书大传唐传:‘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郑注礼记月令首种云:‘旧说谓稷。’”案:诗鲁颂閟宫传:“先种曰稙,后种曰稚。”但颜氏上言早,则下文自当作迟,使人易晓,不必迂取稚字为配,故不从宋本。
〔三七〕史记封禅书:“言神事,事如迂诞。”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神僊家:“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师古曰:“诞,大言也。迂,远也。”
〔三八〕抱朴子行品篇:“奋果毅之壮烈,骋干戈以静难者,武人也。”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一〕。如此以学自损〔二〕,不如无学也。
〔一〕卢文弨曰:“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笺:‘枭鸱,恶声之鸟。’亦作‘^’,见前‘化鸱’注。”
〔二〕小学外篇嘉言、戒子通录二、自警编、明霍韬霍氏家训子弟第八引此句作“如此学以求益,今反自损”,少仪外传引同宋本。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一〕。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二〕。夫学者犹种树也〔三〕,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四〕;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一〕论语宪问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集解:“孔安国曰:‘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
〔二〕王楙野客丛书二八:“范晔后汉论(桓荣传)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物;为己者,因心以会道。’颜氏家训曰:‘古之学者为己,辅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济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二说不同,皆非吾夫子之意。”引此文“以补”二字作“辅”,“利”作“济”。黄叔琳曰:“翻转说,其义乃备。”
〔三〕卢文弨曰:“左氏昭十八年传:‘闵子马曰:“夫学,殖也,不殖将落。”’”
〔四〕说郛本“玩”作“翫”。御览二0“登”作“取”。卢文弨曰:“韩诗外传七:‘简主曰:“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魏志邢颙传:‘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器案: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注引志林:“虞喜曰:‘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文心雕龙辨骚篇:“翫华而不坠其实。”金楼子著书篇:“春华秋实,怀哉何已。”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宝于秋实。”都以华实喻学与用。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一〕,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二〕废置,便至〔三〕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四〕,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魏武、袁遗〔六〕,老而弥笃〔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八〕;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
〔九〕;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一0〕;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一一〕;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一二〕: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一三〕,因循面墙〔一四〕,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一五〕,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一六〕。
〔一〕抱经堂本“灵”上有“鲁”字,各本俱无,今据删。赵曦明曰:“后汉书文苑传:‘王逸子延寿,字文考,有俊才,少游鲁国,作灵光殿赋。’今见文选。”
〔二〕宋本原注:“‘月’一本作‘日’字。”鲍本误作“一本有‘日’字。”案:类说作“日”。
〔三〕宋本原注:“一本无‘至’字。”案:类说无“至”字。
〔四〕卢文弨曰:“坎壈,苦感、卢感二切,亦作坎廪,音同。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五臣注文选:‘坎壈,困穷也。’”
〔五〕文见论语述而篇,集解:“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也。”朱熹集注:“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
〔六〕赵曦明曰:“魏志武帝纪注:‘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袁遗,字伯业,绍从兄,为长安令。河间张超尝荐遗于太尉朱俊,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惟吾与袁伯业耳。’”器案: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孙权语蒙曰:‘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梁溪漫志五:“曹孟德尝言:‘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业耳。’东坡云:‘此事不独今人不能,即古人亦自少也。’”
〔七〕勤读书抄“笃”作“固”。
〔八〕类说“七十”作“十七”。黄叔琳曰:“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非晚始学者,(郝懿行说同)当别有曾子。”孙志祖读书脞录四:“卢抱经据高诱淮南子说林注:‘吕望年七十,始学读书,九十为文王作师。’疑‘曾子’为‘吕望’之讹。盖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则其从游,必在少年也。志祖疑‘七十’为‘十七’之讹,然于书传亦无确证。又宋书建平王宏子景素传内载刘琎疏云:‘曾子孝亲,而沈乎水。’又‘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为暴也。’然则后人所述曾子事之无考者多矣。”朱子栋群书札记十:“案: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议论,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之推正用此语,是文章活用之法,不必刻舟以求也。宋景文笔记卷中:‘曾子年七十,文学始就,乃能著书。孔子曰:“参也鲁。”盖少时止以孝显,未如晚节之该洽也。’则痴人说梦矣。”器案:孙说是,类说正作“十七”,下文“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盖颜氏以十七、二十之年,俱为晚学矣。许慎说文解字叙曰:“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不正,辄举劾之。’”此盖承周、秦旧制而言。古者,“八岁入小学”,(见大戴礼记保傅篇、白虎通辟雍篇、汉书食货志及艺文志、说文解字叙)年十七已上始试,中律者得习为吏;而曾子年十七乃学,(此已是入仕之年)较之八岁,已迟九年,故亦谓之晚学也。
〔九〕赵曦明曰:“史记孟荀列传:‘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索隐:‘荀卿,名况。卿者,时人相尊而号曰卿也。’”
〔一0〕勤读书抄引“春秋”下有“杂说”二字,与汉书本传合;又“丞相”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