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张仪谓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国。梁王因相仪,仪以秦、梁之齐合横秦。
犀首欲败'之',谓卫君曰:“衍非有怨于仪也,值所以为国者不同耳。君必解衍。”卫君为告仪,仪许诺,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明日张子行,犀首送之至于齐壃。
齐王闻之,怒于仪,曰:“衍也吾雠,而仪与之俱,是必与衍鬻吾国矣。”遂不听。
四 昭阳为楚伐魏章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因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合以为然,解军而去。
五 秦攻赵章
秦攻赵,赵令楼缓以五城求讲于秦,而与之伐齐。齐王恐,因使人以十城求讲于秦。楼子恐因以上党二十四县许秦王。
赵足之齐,谓齐王曰:“王欲秦、赵解乎?不如从合于赵,赵必倍秦。倍秦则齐无患矣。”
六 权之难章
权之难,齐、燕战。秦使魏冉之赵,出兵助燕击齐。
薛公使魏处之赵,谓李向曰:“君助燕击齐,齐必急。急必以地和于燕,而身与赵战矣。然则是君自为燕东兵,为燕取地也。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齐必缓,缓必复与燕战。战而胜,兵罢弊,赵可取唐、曲逆;战而不胜,命悬于赵。然则吾中立而割穷齐与疲燕也,两国之权,归于君矣。”
七 秦攻赵长平章
秦攻赵长平,齐、(楚)'燕'救之。秦计曰:“齐、(楚)'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周子'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燕'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八 或谓齐王章
或谓齐王曰:“周、韩西有强秦,东有赵、魏。秦伐周、韩之西,赵、魏(不)'亦'伐周、韩,为割韩却周(害)也。及'割'韩却周(割)之'后',赵、魏亦不免与秦为患矣。今齐'应'秦伐赵、魏,则亦不(果)'异'于赵、魏之应秦而伐周、韩。(令)'今'齐入于秦而伐赵、魏,赵、魏亡之后,秦东面而伐齐,齐安得'于'救天下乎!”
卷十 齐策三
一 楚王死章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苏秦谓薛公曰:“君何不留楚太子,以市其下东国。”薛公曰:“不可。我留太子,郢中立王,然则是我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苏秦曰:“不然郢中立王,君因谓其新王曰:”与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吾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下东国必可得也。“苏秦之事,可以请行;可以令楚王亟入下东国;可以益割于楚;可以忠太子而使楚益入地;可以为楚王走太子;可以忠太子使之亟去;可以恶苏秦于薛公;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可以使人说薛公以善苏子;可以使苏子自解于薛公。”
苏秦谓薛公曰:“臣闻: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今君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非亟得下东国者,则楚之计变,变、则是君抱空质而负名与天下也。”薛公曰:“善。为之奈何?”对曰:“臣请为君之楚,使亟入下东国之地。楚得成,则君无败矣。”薛公曰:“善。”因遣之。'故曰:“可以请行也。”'谓楚王曰:“齐欲奉太子而立之。臣观薛公之留太子者,以市下东国也。今王不亟入下东国,则太子且倍王之割而使齐奉己。”楚王曰:“谨受命。”因献下东国。故曰:“可以使楚亟入地也。”
谓薛公曰:“楚之势可多割也。”薛公曰:“奈何?”“请告太子其故,使太子谒君,以忠太子,使楚王闻之,可以益入地。”故曰:“可以益割于楚。”
谓太子曰:“齐奉太子而立之,楚王请割地以留太子,齐少其地。太子何不倍楚之割(地)而资齐,齐必奉太子。”太子曰:“善。”倍适之割而延齐。楚王闻之恐,益割地而献之,尚恐事不成。故曰:“可以使楚益入地也。”
谓楚王曰:“齐之所以敢多割地者,挟太子也。今已得地而求不止者,以太子权王也。故臣能去太子。太子去,齐无辞,必不倍于王也。王因驰强齐而为交,齐辞必听王。然则是王去雠而得齐交也。”楚王大悦,曰:“请以国因。”故曰:“可以为楚王使太子亟去也。”
谓太子曰:“夫剬楚者王也,以空名市者太子也,齐未必信太子之言也,而楚功见矣。楚交成,太子必危矣。太子其图之。”太子曰:“谨受命。”乃约车而暮去。故曰:“可以使太子急去也。”
苏秦使人请薛公曰:“夫劝留太子者苏秦也。苏秦非诚以为君也,且以便楚也。苏秦恐君之知之,故多割楚以灭迹也。今劝太子者又苏秦也,而君弗知,臣窃为君疑之。”薛公大怒于苏秦。故曰:“可使人恶苏秦于薛公也。”
又使人谓楚王曰:“夫使薛公留太子者苏秦也,奉王而代立楚太子者又苏秦也,割地固约者又苏秦也,忠王而走太子者又苏秦也。今人恶苏秦于薛公,以其为齐薄而为楚厚也。愿王之知之。”楚王曰:“谨受命。”因封苏秦为武贞君。故曰:“可以为苏秦请封于楚也。”
又使景鲤请薛公曰:“君之所以重于天下者,以能得天下之士而有齐权也。今苏秦天下之辩士也,(世与)'与世'少有。君因不善苏秦,则是围塞天下士,而不利说途也。夫不善君者且奉苏秦,而于君之事殆矣。今苏秦善于楚王,而君不蚤亲,则是身与楚为雠也。故君不如因而亲之,贵而重之,是君有楚也。”薛公因善苏秦。故曰:“可以为苏秦说薛公以善苏秦。”
二 齐王夫人死章
齐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
三 孟尝君将入秦章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挻'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四 孟尝君在薛章
孟尝君在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而孟尝'君'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忧,文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
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之,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力而荆亦甚固)'荆甚固,而薛不量其力'。“齐王(和)'知'其颜色,曰:”譆!先君之庙在焉!“疾兴兵救之。
颠蹶之请,望拜之谒,虽得则薄矣。善说者,陈其事,言其方;人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岂用强力哉?
五 孟尝君奉夏侯章以四马百人之食章
孟尝君奉夏侯章以四马百人之食,遇之甚欢。夏侯章每言,未尝不毁孟尝君也。或以告孟尝君,孟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