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提出:苏联必须割让乌拉尔山以东全部地区,给予中国;同时给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自由,即解散苏联;并准予中军与德军在各国驻军等一系列要求。
  这样的要求,就有些过分了。如果说,斯大林能够勉强同意第一条——可能性很小,但还是有可能的。那斯大林也决不会同意后面的要求。苏联即使战败了,也不过就是如此而已。现在和谈是为了减少损失,仍是这样的结果,那谈判不谈判就没有意义了。
  中方代表刘同川表现的很是和蔼,“怎么会没有意义?这可以苏联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免受威胁,苏联人民一定会牢记,苏共为之作出的贡献……”
  反复交涉没有结果,斯大林以为中国没有诚意,予以断然拒绝。
  我宣布的云爆弹使用三原则,令斯大林也多少有了点儿底气。否则的话,中国以云爆弹开路,一路轰到莫斯科,这仗也就没个打了。
  我在国会宣布的《云爆弹使用三原则》,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爱因斯坦亲笔写信,称赞“中国在……表现出高贵的自我控制力”云云。
  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人真是天真烂漫。谁手里握有利器不想使用,谁也不会。然而,中国以云爆弹一路平了苏联,造成数以千万计的平民死难者,不要说我的名誉如何,恐怕中国人都会被当成魔族的一支。
  甚至,世界各国都会停止一切争端,全力以赴研究原子弹,并结成针对中国的同盟了。
  举个例子,美国拥有原子弹,我们还可以接受,大家都知道美国不会轻易使用它。如果是日本拥有原子弹,大家会有什么感觉呢?多半会觉得很不安,很危险——天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用原子弹。就算中美苏三国,联合对日本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也不是什么希奇事。
  人同此心,心通此理。
  我尽可能表现的温和一些儿,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令世界仆伏在中国的脚下恐惧的颤抖,说起来很爽。实际上,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当然,我们如果可以长期的垄断这一武器的话,也问题不大。有几十年时间,中国早建立起一个和谐统一,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然,我还是的知道,这东西垄断不了几年的,还是不要做太危险的事情。
  况且,中国如今是一个和平了二十几年,生活小康,教育普及,政治形态近似于美国的国家。这样一路屠杀上千万无辜平民,势必会在民众间引起强烈反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制造屠杀的军人,报有强烈的鄙视。对白起的评价,是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白起坑杀的,还是军人。
  说句实在话,我不觉得,这种价值观有什么不好。总比建立起一个法西斯式的集权型国家,培养出一支类似日军的军队,要强一百倍。
  总而言之,但有其它选择,我就不会采取极端手段。譬如说,一路核平之类。再说,我是希望征服苏联,并不是希望毁灭苏联。如果一路核平,我获得一片废墟,又有什么意思。
  斯大林为了稳定民心,对苏联人严密封锁了消息,宣布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绝不投降。
  不过,即便是单纯考虑中德联军,苏联胜利的可能性也很小。
  眼看着失败在即,苏联上下人心惶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这之所以被赞美为一种高贵的情操,就是因为其艰难。船要沉了耗子就会跑光。要想全苏联人同心同德,一路奔向失败。这个难度委实是高了点儿。
  无可避免,苏联内部出现了分歧。
  PS:小小的修改了下前文.
  第137章
  时光似流水转眼即逝,一眨眼,已是42年9月中旬了。斯大林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一个滥摊子。
  中军在打开突破口后,高歌猛进,向东北西三个方向展开攻势。七月下旬,中军在新西伯利亚等地实施了大规模空降。据说,集中了四个空降旅,共五万人。在鄂木斯克以东,及坎斯克、阿巴坎、托木斯克等地,胜利完成了空降。一举拿下上述地区,将泰舍特、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等地的守军分割开来。
  随后,摩托化的步兵师配合着装甲部队,共二十五个师六十五万大军,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奔涌起来。横扫千军卷如席,是夸张了些儿。中军放过防御强的少数城市,一心一意攻城掠地。
  北海集团军也趁此机会,顺势展开了猛烈攻击。被团团包围,只依靠电波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泰舍特守军,凭借着坚固的永久工事,在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坚守了一个多月,终于8月19日宣布投降。
  此时此刻,五个师的泰舍特守军保持战斗力的,还不足五万人了。
  至此,还在苏军控制中的,就剩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和新库兹涅斯克三座城市,并都处于重重围困中。这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不一样,那里还有水路保持联系,这里与外界保持联络就得用那个老办法——无线电波。
  国防军军不是没有能力一举攻克之,但汪道铭一来是舍不得伤亡。这才八月下旬,中国国防军已经占领了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来临前怎么也会拿下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所以,汪道铭不着急。
  再者说,中国军队已经有十多年,未参与战争了。训练有素并不能够代替实战经验。有这么几个训练不足,却士气不错的地方,汪道铭还舍不得一下子占领。他命令将之封锁包围,轮番调动部队前去参战。
  慢慢来,打上几仗,部队就有实战经验了。稳打稳扎,层层推进,交替掩护,在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下,部队很快熟悉了战场气氛和攻坚战术,却又不会有多大的伤亡出现。
  北方的战斗,中军进展也很顺利,中军的胜利就等于苏军的失败。中军迅速占领了托博尔斯克和谢罗夫,切断了西伯利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与苏联内地的联系。并攻克了秋明,与苏军相持在叶卡捷琳堡和库尔干。
  中国军队完全占据了空中优势,大批火箭炮的使用,使中国军队在火力上,也处于上风。说起来,一个连二十四辆火箭炮一次齐射的直接杀伤力,还要超过一颗第二代云爆弹的。但没有云爆弹消耗掉氧气带来的后续杀伤,民众也不那么敏感。
  在战斗中,薛岳指挥部队连战连捷,自不用多说。第十一装甲师代理师长孙立人上校(临时晋升为准将军衔)指挥装甲部队五天前进八百公里,攻占了谢罗夫。估计,孙立人的临时军衔,很快就会变为正式的。临时军衔只是为了便于指挥,临时授予的,除了称呼和服装上有变化,其余一切都按照正式军衔处理,战后就会取消临时军衔。
  在中国国防军攻克秋明,向叶卡捷琳堡进军的时候,装甲第二师与苏联第18坦克军迎头碰上,随着“意外”的遭遇,中苏之间一场激烈的坦克大战就此爆发。这是十几年来,中苏间装甲部队的再一次较量,上次是苏军入侵哈萨克,被中国的装甲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这一回,双方掉了个位置,中军攻入苏联本土。
  中国方面的主要装备还是猛虎…3型坦克,计有228辆,辅助装备也依然是豹式装甲车,为458辆。除了火跑改为65倍身径,加装了一挺12。7MM高射机枪外,猛虎并没有多少变化。陆军更青睐身径比为73倍的75MM的那种型号,但身径比超过70以后,成本就会大幅度上升,价钱会翻一番以上。陆军只好选择了65倍身径比的。好在该炮也足以在1300米外击穿100MM厚的装甲了。装备了75MM L/65炮的猛虎,炮塔显得很大,被战士们形象地称为“大阿福”(无锡泥人,大头)。
  苏军的主要装备是T…34A,有二百辆,多炮塔的T…28坦克,也有一百二十辆,此外还有三十几辆KV重型坦克。
  整体说来,苏军的装备毫不逊色于中军,甚至在重型坦克方面,还要超出中军。
  幸好中军有几个有利条件,一是KV重型坦克速度很慢,苏军指挥员为了迅速赶赴秋明增援,把其留在了后面,没有在此战中参与战斗。二是中国军队在空中占有极大的优势,侦察很是频繁,少量侦察兵也空降至这一地区。苏军与中军的遭遇是意外,中军却不是意外。装甲第2师是有备而战的。
  此外,车载无线电是中国坦克的标准配置,苏军的坦克却只在指挥坦克中装备,指挥坦克与其它坦克的联系还是用旗语。而中国坦克的射程也要超过苏军坦克不少。
  这样一来,苏军刚一交战就吃亏不小,被设伏的装甲第二师一举击毁击伤坦克五十多辆。此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