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月11日早晨,日军观测飞机向英方投下29份“劝降书”,但英军没有答复。双方在布基帖马高地展开激战。最终日军拿下了这个高地,可第25军将士已经十分疲劳。副参谋长建议暂停攻击。“敌人也很困难!”山下厉声说道,他认为疲劳的将士停止攻击后会更疲劳,因而坚决反对。2月15日下午2时刚过,在进入布基帖马街道的第5师团先锋部队正面,出现了3个扛着大白旗的英国军人,其一为英军司令帕西瓦尔,“也很困难”的英军坚持不下去了。帕西瓦尔还想提一下投降条件,山下蛮横地发话:“你现在只需要回答YES或NO。”英国人屈服了,共有11万人当了俘虏,包括刚刚来增援的英军第18师,他们正好赶上投降。这是英国历史上投降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军只花了70天,就拿下了马来亚和新加坡,随后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山下奉文从此得到一个绰号“马来之虎”。
新加坡的沦陷是对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一次沉重打击,丘吉尔战后回忆说,整个二战期间,新加坡失守是他最感痛心也是情绪最低落的时刻。这个号称永不陷落的“远东堡垒”的沦陷,震惊了所有还沉浸在帝国残梦中的英国人。如果说新加坡失陷对于英国来说是一记心理重拳,那么对于生活在这个岛上的数十万华人而言,这则是一场真实的噩梦。
狮城在垂泪
南洋华侨从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就有着深厚的爱国传统,抗战初期直接汇回国内的款项就高达50亿元,而1939年,国民政府全年战费不过18亿,如果不是有深厚的血脉之情,谁又会给战火中遭受蹂躏的国家汇款呢?南洋华侨出钱出人支援祖国抗战,不管是亲共产党的陈嘉庚还是亲国民党的胡文虎,他们都是为了祖国不受日寇蹂躏。抗战中,更有许多华侨回中国投身抗战一线。
但是,敌人怎会容忍这种行为,日军对华侨十分仇视。山下奉文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要不是华侨支援中国,日本早就解决中国问题了。新加坡被攻陷后,这里的华人遭到日本的疯狂报复。
山下奉文与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参谋主任杉田大佐等人一起策划了对新加坡华人的“肃清”行动,并规定岛上日军3天内完成这场肃清行动。日军出示一份布告,要求新加坡所有18~50岁华人男子到4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但是,华人到了集中地点,发现等待他们的是蒙着面罩的原英国警察、印度警察和马来亚共产党变节分子对所谓“反日分子”的指认。日军屠杀被“指认”的华侨,手段极其残忍,花样百出,令人发指:有将人捆绑至海边,用重机枪扫射;有把人绑成一串装上船,到离海岸10公里左右的地方将人推到海里;有命令他们掘坑服毒自尽。
据回忆,那几天新加坡全城妇孺啼哭,天昏地暗,又是刮大风,又是下大雨,真是血雨腥风,苍天垂泪!战后调查,日军集中屠杀华人的地点多达几十处,东海岸靠近码头的地方都是屠杀场地,后来有大量遗骸被发掘出来。
日本陆军大名鼎鼎的战争狂人、战犯参谋辻政信当时正担任马来方面作战处主任参谋,他也是新加坡大屠杀的主要推动者。2月22日,辻政信巡视了一处负责“肃清”工作的日军部队,听说该部队只指认出70个“反日分子”后,辻政信非常不满,严厉斥责道:“你们还在磨蹭什么?我是要全新加坡一半人(的命)!”该部队马上行动,一口气抓了几千人,塞满了几十辆汽车,全部拉去美丽的樟宜海滨集体屠杀。
二战结束后,新加坡人开始有了政治觉醒,这次的沦陷让新加坡人开始相信一定要靠自己保卫这片土地,间接促成新加坡脱离英国的统治、走上独立的道路。
因为这场屠杀没有记录,无法确切统计伤亡人数。但是,日本和新加坡两方都有不同的总数,日本的官方数字是5000人,可新加坡方面给出的数字是10万!
08。日军作恶于香港
日军占领香港
与新加坡同样遭受蹂躏的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香港。从1941年12月25日英军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止,香港人称这段时期为“三年零八个月”。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发展因日军的占领而中断。日军在偷袭珍珠港当天,酒井隆71中将指挥日本第23军从深圳进攻香港。
负责防守香港的包括英国、加拿大、印度士兵和香港义勇军。虽然港府多番宣传英军的作战能力,但英国在欧洲战场自顾不暇,驻港军队始终处于非常不利的防守位置。经过多番激战,驻港军队最终选择了投降。1941年12月25日,港督杨慕琦代表英国殖民地官员向日军投降。
恶行累累惹民愤
日军占领香港后,随即成立军政厅,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长官,直至矶谷廉介抵任首位管治香港的日本总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间,日军在香港滥杀无辜,还在香港实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强迫使用日文外,香港的街道、地区名称都被改成了日文。香港市民在经济、民生等方面大受摧残,市民普遍痛恨日军,不时有平民在香港岛山头伏击日军将领。到了日军占领中期,有香港居民参与东江纵队抗日武装,在新界等地方对抗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英国趁机重掌香港主权。
正所谓“种下孽缘,必结恶果”,二战结束后,下令进行“巴丹死亡行军”(主谋为辻政信)的本间雅晴和制造“新加坡大屠杀”的山下奉文,未等“东京审判”结束就被麦克阿瑟双双枪毙于马尼拉。枪决之前,山下奉文的老婆还亲自向麦克阿瑟求情,结果无济于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09。泰国“生存术”
“失地恢复运动”
在世界近代史上,东亚没有沦为欧洲殖民地的独立国家只有三个,分别是中国、日本、泰国。究其原因,有人说“中国太大,日本太强,泰国太巧”。泰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列强间的利害关系,在夹缝中巧妙维持生存。泰国和日本在二战前一直维持着友好关系,特别是因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在精神上鼓舞了被欧美白人压迫的泰国,双方同为亚洲国家,在对抗欧美白人的立场上一致,因此,泰国对日本在二战前的侵略扩张有着和欧美国家不同的看法,对日本更多的是同情和容忍。国际联盟因为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要通过谴责日本的决议时,唯一弃权的国家就是泰国,此举令世界各国吃惊。为在夹缝中求生存,泰国采取依靠日本,排挤欧美势力的做法。
1932年泰国实行宪政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1939)。立宪后民族主义狂热崛起,军人陆陆续续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炮兵少校出身的銮披汶72得到陆军派阀集团支持后,于1938年就任泰国总理。此人在法国留学期间深受德意法西斯和国家社会主义影响,思想上倾向日本的军国主义。而当时泰国陆军及社会有一股抵抗英法的思潮,称作“失地恢复运动”,这股力量的目的就是要收复在19世纪割让给英法的土地,銮披汶与陆军及亲日派主要就是依靠这股力量的支持,维持政权的正当性。当时的泰国陆军相当仰慕日本的军事建制和其在中国的胜利,并且仇视西方国家。
日军的如意算盘
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因物资不足而苦恼时,当时的銮披汶内阁将泰国生产的橡胶和棉花大量供应给日本,两国关系也就迅速亲密起来,而銮披汶也对蒋介石发出呼吁,同是亚洲人应和日本合作,以对抗白人的压迫,同时鼓动泰国国内印度人和缅甸人的反英情绪。日本方面积极插手泰国事务的是陆军参谋本部,因为泰国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如果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就可以利用泰国南部的飞机场和港口进攻英属马来西亚,同时泰国的资源对南方作战和整场大战都是重要的补给。
而且,日军的南方作战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进攻缅甸后,切断中国的重要外援运输线——滇缅公路,这样还可提供缓冲,保护到手的南方油田和新加坡。所以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就已经制订了占领泰国的军事计划,日本根本没有把泰国看作平等的伙伴。但在外交上,日本人喊着“大东亚共荣圈”“大亚细亚”的口号,提出“把黄种人从白人的长期奴役下解放出来”,所以也就必须将争取泰国的同盟作为一种装饰品。
泰法两国在“掐架”
1939年,欧战爆发后銮披汶正式声明泰国政府将严守中立,但在和法国交涉《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