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 1979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环游地球在一百年前应视为壮举,如今却已经显得十分落伍了。《气球上的五星期》所描写的非洲大陆的景象,也和今天正在觉醒的非洲大不一样了。但是,科学上的过时,并没有使他的作品有所逊色。这点,就足以说明,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虽然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但他并不是以科学知识取胜的,他的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作品中深刻的人民性,以及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主义精神。
    儒勒·凡尔纳的创作思想的直接渊源,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思想和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因此,科学与民主之不可分,在儒勒·凡尔纳作品中是十分鲜明的特色。他所描述的科学,不是书斋里的科学,而是和探险、旅行、研究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的行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儒勒·凡尔纳的主角们也是这样一些掌握丰富科学知识而在世界各个地方行动着的人物。他们为什么而行动?有的,是为了救援难友,有的是为了寻求知识,有的是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儒勒·凡尔纳的主角们的主导思想是还处在资本主义上升历史阶段中的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因此,他们代表了当时历史上的前进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斗争急切需要科学,更需要民主,这点,在阅读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中,是会获得教益的。
    中国青年出版社原定的《儒勒·凡尔纳选集》中除了这八部作品外,还包括《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十五岁的船长》等四部作品,因为文化大革命,出版计划中断了。我们希望,除了八部重版书外,其余四部,或者更多一些的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据说有两百多部!)将翻译出来,它们至今仍然是我国新一代青少年读者的优秀精神食粮哩。

郑文光
日本的出版业


    日本大约有三千二百多家出版社,其中十九家有一千人以上,六十四家有二百到一千人,八十四家有一二百人。1977年出书三万七千种,70%是新书,其余是修订重版;杂志一千六百余种,发行量二十一亿十四万册,各种学报和官办刊物不包括在内。


“控诉文学”及其他
谈刘心武的《醒来吧,弟弟》

    刘心武同志发表了一些好作品,得到广泛的注意和肯定的评价。但有的作品也引起了一些议论,如《醒来吧,弟弟》。我们发表林大中同志的文章,希望能展开讨论。——编者
     
    残害青少年的心灵,是“四人帮”最大的罪恶之一。对这一罪行的控诉,构成了《班主任》的重要主题。尽管偏重议论的手法局限了作品的艺术力量,但作者敏锐准确的目光和炽热激越的情感,使这篇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救救孩子们”这一强烈的呼声,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遗憾的是,《班主任》以后的几篇作品,虽然主题依旧尖锐,语言依旧激昂,却掺杂了越来越多的虚假的声音,越来越牵强附会,脱离生活。《醒来吧,弟弟》,已经发展到虚构逻辑、背逆生活和艺术真实的可怕地步。
    在“弟弟”身上,作者试图塑造一个充满矛盾的“沉睡的一代”的青年形象,一个由于对现实认识较深而看破红尘、消极遁世的青年形象,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无所作为”的青年形象。作者试图指出:“四人帮”人鬼两面的卑鄙行径使弟弟学会了思索而开始“看破”,“四人帮”把毛泽东思想变成新宗教的滔天罪行又造成弟弟没有理想和信仰的空白心灵;对“四人帮”及其流毒的仇恨使弟弟“愤世嫉俗”,深受“四人帮”伤害而不能自拔又使弟弟只能“无所作为”。作者试图以此揭示“沉睡的一代”的悲剧本质,控诉“四人帮”的罪恶,唤醒沉睡的弟弟们。但是,在弟弟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作为社会矛盾高扬的复杂形象,而是杂乱的概念复合中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是背逆生活和艺术真实导致的艺术逻辑的自相矛盾,尽管这些概念孤立地来看是正确的,有些甚至是尖锐大胆的。在作者和作者借“哥哥”之口强加给弟弟的“沉睡”的标签下,我们看到一个被曲解了的“沉思的一代”的模糊影子,一个被任意支配的概念传声筒。
    喝酒,弹吉他,听唱片,毫无目的地看一些书,经常三朋四友一起聊大天,或者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对一切都淡淡的,反对对任何事情太认真——这是一个弟弟,外在的、表象的弟弟。这个弟弟可以看作是沉睡的,也可看作是消沉的,但无论如何是漫画式的。
    对报上那篇同“四人帮”斗争的青年英雄的报道,觉得“没什么大意思”,认为那个英雄“太认真了,结果闹到蹲监狱。其实有什么用处呢?”——这是作者开门见山“抛”给我们的弟弟,被作者试图先入为主地定下“沉睡”基调的弟弟。
    从庆祝大会溜回来,喝酒聊天,闷声哼歌,却只因为庆祝的那个“大庆式企业”是假的;躺在床上出神发楞,却只因为朱瑞芹撕了车间谎报的产值表;听到卢书记说“朱瑞芹做得对呀!”“身子明显地一震”,激动地、滔滔不绝地倒出了对“四人帮”流毒的尖锐抨击,倒出了对某些基层干部能否抛弃流毒的清醒怀疑;在和卢书记长谈的那一晚,思绪汹涌,不能成眠——这又是一个弟弟,作者着笔最多的内心深处的弟弟,不是对什么都不认真,而是对一切本质东西十分认真,不是沉睡的,而是清醒的弟弟。
    在卢书记面前回顾文化革命,回顾林彪、“四人帮”如何使他丧失了对一切神圣事物的信念而看破红尘;在哥哥面前同意说自己没有理想和信仰,“狂怒地一下子脱去背心”,擂着留有伤疤的胸膛,大声喊出“受伤的不光是外头,是里头!”——这是作为作者概念传声筒的弟弟。
    固执地责问卢书记“为什么这么卖劲?”又深夜找到哥哥问“老卢为什么不说那些个套话……”——这里弟弟又成了作者填补艺术空隙的工具。
    倘佯街头,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走向“红尘”当质量检查员——这是最后被作者用“定身法”定在舞台上令人百思难得其解的弟弟。
    沉睡的人不可能清醒,更不可能对任何事情认真。认为反“四人帮”的斗争没什么用处的人,又怎能发出清醒的抨击?——弟弟却既沉睡,又清醒、认真。消沉的人可能清醒,或安于消沉而自得,或因为消沉而苦恼,不一定认真。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看破了“四人帮”及其流毒的“假”而消沉,并且因为消沉而苦恼,苦恼到影响整个生活的程度,当他遇到象卢书记这样说真话、办真事的领导,当这个领导要他走回“红尘”和大伙儿一块参加对“假”的斗争的时候,他不可能有所迟疑——弟弟却既因逍遥“红尘”之外而极度苦恼,又于这种时刻在“红尘”边缘徘徊迟疑。只有不自知沉睡的人才沉睡。因消沉而苦恼的人是因为理想和信仰受到了伤害。无论沉睡的还是因消沉而苦恼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心灵空白——弟弟却承认。而且无论沉睡还是消沉的人,甚至那些妄图把老干部统统置于死地而后快的人,都不会对复出工作的老干部的干劲感到奇怪,更不会想去责问——弟弟却去责问。
    让弟弟责问卢书记,是为了从卢书记口中引出那句“我爱咱们中国……”的点题警句。把弟弟“定”在街上继续徘徊,是为了慷慨激昂、最后画龙点睛地喊上一句:“醒来吧,弟弟!”叫弟弟讲卢书记“没说套话”,是因为卢书记分明象“四人帮”的“样板戏”中的“英雄”一样可笑地说了“套话”。让弟弟沉痛地回顾“看破”的历史又愤怒地承认失去了信仰,不过因为作者要借弟弟之口控诉“四人帮”和揭示真理。而最终因为什么,刘心武会写出这样一个既头脑清醒又十分认真,根本没有沉睡却又强迫他不要醒来的消沉者呢?为什么会制造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复合物呢?
    因为他试图把一切归结为一个概念:“四人帮是万恶之源”。因为他笔下一切生发自一个概念:“四人帮是万恶之源”。因为他把革命文艺的暴露使命仅仅理解为“控诉”。
    在《班主任》具有一定深度暴露性的慷慨激昂的议论文字下面,就已潜伏着这样一种危险:把一切罪责简单地归于“四人帮”,用“控诉”代替“暴露”。可惜批评家们没有指出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