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书 1979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然于心”,即“得成竹于胸中”(11)的阶段。这个“成竹”,当然不是对自然竹的简单表象,而已是主客观统一的形象思维的产物,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艺术半成品。这一点,在苏轼以前的宋人中没有人讲到过。第三阶段,是“了然于口与手”、“达之于口与手”的阶段,即用语言文字将头脑中的物象物理表达出来而成为文章。这三个阶段都要毫无缺憾地完成才是苏轼所说的“辞至于达,足矣,不可以有加矣”(12)的“文”。这样来谈文,也是此前宋人中没有一个能窥见的。苏轼对“文”所悬的标准甚高,正是反对浮艳与艰涩两条战线作战的需要。因此,他还就丰富的创作经验,对“辞达”的问题从三方面加以剖析申说。第一,“了然于心”的人,不见得能“了然于口”,因此所谓“有德者必有言”是不成立的,只有“德之发于口者也”(13)。而要能发之于口,必须下功夫钻研学习:“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14)。这就明确提出,只有勤学苦练,才能解决“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的矛盾。第二,怎样才算“了然”,了然的标准就是“随物践形”(15)。客观的物象物理能具体呈现于胸中,才算“了然于心”;胸中之物象物理能准确地表现在文中,才算了然于口与手。第三,从了然于心到了然于口与手的推移,是“不能不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的过程,如“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16)。对于这个创作中的兴会问题,东坡曾以画家孙知微在成都大慈寺作壁画时的创作状态(17)为例,予以形象的表现。又曾将其父苏淘《仲兄字文甫说》中风水“相激成文”的观点括为一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8)这里实际上已涉及创作过程中主体的修养和客体的感触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了。论文而不局限于儒家之道,求“物固有是理”而了然于心,再到充满勃郁之后而了然于口与手,所以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这样的创作境界是那些空言载道及“以艰深文浅陋”者流无法体会的。
    苏轼创作包罗宏富,正是他上述理论的绝好证明。他一生于散文用力勤,作品数量大,体裁多。由于他积极从政,洞悉历史,为人正直,品德优良,对当时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敢于直说自己的意见,故其政论和史论大都雄辩滔滔,气势纵横,结构多变,语言明快畅达而尤长于形象地说理,明显地继承了《战国策》、《孟子》、《庄子》及贾谊、陆贽的优点。苏轼行文,比韩愈平易,比欧阳修条畅。而他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为所迁,杂佛老而不为所溺;立身行事,勤于政事,肯定人生,积极乐观,胸次广阔。因而,他的其他样式的散文,如书信、记、序跋、随笔等等,大都是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笔酣墨畅,兼有魏晋文风的自由通脱而又自是唐宋文的明白简练。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确如他自己所谓“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19)。明人王圣俞在选辑《苏长公小品》时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笔记录便是文”(20)。总之,苏轼散文吸取了前代传统的重要优点,体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把散文的文学性、实用性、通俗性都推进一大步,不能不说是对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巨大贡献。
    苏轼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均以散文著称。苏洵文字雄奇坚劲,议政议军,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苏辙文章不如乃兄才华横溢,然亦做到“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21),在宋代散文中也是能够独自树立的。
    宋代古文运动,至苏轼而告胜利完成。和欧阳修一样,苏轼也比较注意奖引后进,为青年人开路。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以及陈师道、李等,都是北宋后期文坛知名之士。他们的成就虽不全在散文,然而他们的理论都毫无例外地深受苏轼影响。他们的散文创作,也都是沿着欧、苏的道路前进的。
     
    (本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宋文选》一书的前言的一节。该书由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前言的执笔者是张志烈同志。)
     
    ①  苏轼:《上欧阳内翰书》。
    ②  苏轼:《答王痒书》。
    ③  苏轼:《答刘沔书》。
    ④  苏轼:《答谢民师书》。
    ⑤  苏轼:《答谢民师书》。
    ⑥  苏轼:《答俞括书》。
    ⑦  苏轼:《日喻》。
    ⑧  苏轼:《送钱塘聪师阅复叙》。
    ⑨  苏轼:《上曾丞相书》。
    ⑩  苏辙:《墨竹赋》。
    (11)  苏轼:《谷偃竹记》。
    (12)  苏轼:《答王痒书》。
    (13)  苏轼:《范文正公集叙》。
    (14)  苏轼:《谷偃竹记》。
    (15)  苏轼:《文说》、《书蒲永升画后》。
    (16)  苏轼:《江行唱和集叙》。
    (17)  苏轼:《书蒲永升画后》:“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
    (18)  苏轼:《琴诗》。
    (19)  苏轼:《文说》。
    (20)  见其批《书天观壁》语。
    (21)  苏轼:《答张文潜书》。


美国朋友的一封来信


    美国玛丽·马尔兹·米诺去年送给北京图书馆一部和她的妹妹合著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手工艺》。北京图书馆回赠了《中国沙漠治理图片集》(科学出版社英文版)。今年米诺寄来一封谢信,信中说:
    “我们出生在纳布拉斯加州,这个州西部的土地同你们那本书中的几幅图片的景致十分相似。我们管它叫‘沙丘’,是一片风吹积成的固定沙丘,牧草稀疏。纳布拉斯加州西部的斯考兹布罗夫市镇附近有风蚀石,跟你们书中那张黑白照片所呈现的‘风蚀柱’极为相似。在纳布拉斯加州,人们管这类柱石叫作‘烟囱石’,是一种指引我们的先驱们的车队朝西部行进的明显标志。
    “书中的图片极为精美,我特别对于那些显示中国在改造利用沙漠荒地方面所取得的惊人成就的图片感到兴趣。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去访问那些地方。
    “一些防护林带必定象纳布拉斯加州某些乡村道路两旁所安置的挡雪栅那样起相似的作用。那些挡雪栅是用铁丝把笔直的窄条板缚结起来的,一般高四,设置在路边上。冬天常起暴风雪,这种挡雪栅即可抵住暴风雪,或使它减速。这也可以使雪堆积在挡雪栅前面,而使道路畅通无阻,免于积雪。
    “我不知道风沙冲击防护林带会出现什么情况。风沙自行消散,还是堆积在防护林带边缘?我过去一直不知道中国在改造利用沙漠方面已经取得这样大的进展。我曾看到过山峦上的梯田图片。鉴于世界上有那么多广垠的沙漠地区,仅仅这一点看来就是对于将来世界的粮食供应和和平作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郭沫若——中国新史学的开创者(下)


    历史人物的翻案
     
    郭老关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专集有《历史人物》、《李白与杜甫》。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历史人物的翻案文章。
    一切剥削阶级的历史学家,由于他们的唯心史观和剥削阶级的偏见,也由于他们的政治需要,总不能客观地、历史地来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给予应有的历史地位;而且常常把历史颠倒了。郭老是无产阶级的史学家。他对于历史人物,总是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阶级斗争中去考察,拨开种种历史的假象和迷雾,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我们且举几个著名的例子。
    殷纣王。过去的史家说,他征逐于酒池肉林,通宵达旦,作长夜之饮。说他行炮烙之刑,残酷得很。说他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总之,殷纣王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暴君。“助纣为虐”,已经是大家惯用的成语。可是郭老研究殷代的历史,从文献和卜辞中发现殷纣王帝辛和他的父亲帝乙,曾大规模地经略东南,把殷代高度发达的文化浸润到淮河下游。后来,“在今江苏西北部的宋国,长江流域的徐、楚,都是殷的遗民或其同盟民族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