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睿忙着料理褚遂良的后世,昨日一夜都没合眼,总算是将府上的事情,料理清楚了,清晨一开门,便迎来了前来拜祭的官员勋贵。

那些人一见杜睿,顿时纷纷一愣,连忙行礼,杜睿恼他们在褚遂良病重期间,都不曾过府探望,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特别是杜养盛来的时候,更是险些动手打人。

好在一旁的冯照及时拦住了,杜睿尚自怒气不惜,道:“褚大人乃是当朝重臣,与我相善,此前病重,你纵然公事繁忙,也该过府探望,可你居然装聋作哑,我没有你这样的弟子!”

杜养盛闻言,顿时大为惶恐,也顾不得一旁还有人看着,连忙屈膝跪倒在地,哀求道:“恩师息怒!实不是学生心冷,只是~~~~~只是~~~~~~~”、

杜睿怒道:“只是什么?是你担心因此得罪了人!当年我是怎的教导你们的,不得因权势媚人,你~~~~你罔顾我十余载的教诲!今日便将你开革出门墙,从此之后,你我也再也没有师徒的名分了!”

杜睿当真是气急了,狄仁杰他倒还不觉得怎样,可是杜养盛毕竟与褚遂良同朝为官多年,褚遂良病重,杜养盛居然都不肯过府探望,这般心冷之人,杜睿也是大为失望。

杜养盛听杜睿说出这番话,几乎急得要晕厥过去,杜睿门下的众多弟子,平生最为敬重的就是杜睿,一听杜睿要将他开革,也顾不得其他,上前一把抱住了杜睿的腿,哀求道:“恩师息怒!皆是弟子的错处,还请恩师收回承明!宽宥弟子这一次!”

正在此时,狄仁杰也到了,他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大理寺丞,今日接到圣命,自然也要出席,刚一进门,就见杜养盛跪在地上,再看那站着的人居然是杜睿,顿时心中一喜,就要上前见礼,却被冯照给拦下了。

狄仁杰听冯照说了事情的原委,赶紧上前,小声道:“恩师息怒,师兄先前所为,也是事出有因。”

杜睿正在气头上,见了狄仁杰也是没有好气,道:“说!究竟为何!?”

狄仁杰小声解释道:“恩师!先前听闻老大人病重,学生与师兄曾一起前来探望,却被褚大人的门人给拦住了,还转达了褚大人的一番话。”

原来褚遂良是担心杜养盛他们过府探望,会被武京娘记恨上,惹上麻烦,若是落得和他一样下场,朝中更是正气皆无,这才将他们二人拒之门外。

杜睿听了狄仁杰的解释,长叹一声,不禁感叹褚遂良的用心良苦,看着面带惶恐的杜养盛,道:“好了!是为师错怪了你,且起来入内,祭拜褚大人吧!”

过不多时,李世绩也到了,见了杜睿,也没有觉得意外,此前他来府上探望褚遂良的时候,就曾因此事有过商议,还是李世绩建议褚遂良,借着这次机会,邀杜睿来长安托付大事。

待祭拜了褚遂良,李世绩上前道:“承明!你能来,想来褚大人也足以瞑目了!”

杜睿如何不知道褚遂良和李世绩的用意,闻言长叹一声道:“师兄!褚大人便因朝堂之事,积劳成疾,撒手人寰,师兄也是一样,偌大年纪,还要来往奔波,自然知道其中的苦处,又何必将我召来,劳心劳力!”

李世绩淡淡一笑,道:“承明!当初你不是曾有过一句话吗?‘能力多大,责任便多大’,怎的如今年纪长了,反倒不如从前了!”

杜睿苦笑道:“师兄!你在朝中,自然知道其中三味,师兄尚且有心无力,更何况是我!如今这朝局错综复杂,我是不愿再来趟这浑水了!”

李世绩知道杜睿说这话,是口不应心,要是当真不愿趟这浑水,昨日褚遂良故去之后,杜睿就该走了,他留下来,定然是要有所动作,最不济,也要事先布下暗棋。

只要能将杜睿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朝堂之上,那么未来大唐的政局就算是再怎么乱,李世绩也相信,杜睿随时都能力挽狂澜。

杜睿见李世绩不说话,也知道李世绩定然是猜到了自己的心思,也不明说,只是沉默不言。

一直到正午,前来击败褚遂良的官员勋贵还是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数不过是奉了圣命才过来的,其中有几个是当真痛惜大唐失去了一位能臣的,杜睿也懒得去猜测了。

正要吩咐人备饭食,突然门外响起了一个声音:“太子殿下驾到!”

杜睿闻言一愣,连忙招呼着褚怀玉兄弟几人,除了灵堂,前往门口迎接。

不多时,李弘便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进了府门,来到了前院,一眼就看见了杜睿,脸上不禁露出了隐隐的喜色。

第七篇 永徽 第七章

皇太子李弘亲自过府致祭,虽然远远比不得当初杜如晦去世之后,太宗两次过府哭拜,然这份荣宠在永徽朝也算是空前了,就连前两年尉迟恭辞世之时,李承乾也不过是吩咐宗正府送来奠仪,荣表而已。

当然尉迟恭的身份是不能与褚遂良相提并论的,尉迟恭虽然是开国元勋,可是到底还是武夫,而褚遂良不单单是海内大儒,更是太宗皇帝钦命的托孤大臣。

皇太子驾到,阖府上下赶紧出门迎接,只是李弘来的过快,事先也没有通知,等到杜睿带着褚怀玉等人感到前院的时候,李弘已经进了门。

在杜睿的带领下,众人连忙行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

李弘到得庭院之中,一眼就看见了杜睿,眼神之中不禁闪过了一丝喜悦,但是马上有想到这个时候,脸上带着笑,有些不合时宜,连忙掩饰住了,快步上前,双手将杜睿搀扶起来,道:“姑父!都是自家人,姑父又是长辈,本该是弘儿给姑父见礼的,若是要让父皇知道,定然要责罚弘儿!”

杜睿起身拱手道:“太子殿下严重了,君臣之礼不可废!”

李弘闻言,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失望,他知道杜睿是在有意的回避他,这让他不禁有些苦恼,杜睿的能耐,李弘知之甚深,当初杜睿还在朝中,为他太傅的时候,他就知道,将来杜睿会成为他最大的臂助。

但是很可惜,一系列的事情,最终将杜睿逼出了朝堂,变成了杜陵的闲云野鹤,如今再见面,李弘能清楚的感觉到,杜睿对他的疏远。

李弘脸色的一阵变化,岂能瞒得过杜睿的眼睛,不过此刻他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心中暗自叹息,对李弘这个大唐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杜睿没有任何的排斥,他所排斥的不过是站在李弘身后的武京娘。

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的这个李弘,也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弘,但是因为武京娘的存在,杜睿还是会时不时的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杜睿虽然人不在长安,但是对长安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对待李弘,他也有所了解,和历史上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那个李弘一样,眼前这个皇太子李弘虽然聪慧过人,但是他的性格却过于懦弱了。

杜睿当初在朝之时,曾教导李弘读《春秋》,当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君故事,李弘曾不禁掩书叹道:“这种事做臣子的都不忍听闻,而经典之书是圣人拿来训示后人的,为什么要记载这种事?”

杜睿当时听了,也是极其无奈,便道:“孔子作《春秋》,是为了要褒贬善恶,用以劝世或告诫,因此记下商臣的恶行,让千年以后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

李弘道:“不是不能让这种事流传,而是我不忍知道有这样的事,请让我改读别的书吧。”

杜睿闻言更是无奈,但是却又拗不过李弘的性子,只得道:“‘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殿下资质敏睿,既然不忍听闻这些不好的凶事,臣听说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过于精通于礼。不懂礼则无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视此道。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那么请殿下就停止读《春秋》,改读《礼记》吧。”

李弘闻言,立刻欣然的接受了杜睿这个提议。

要是一般人家等的孩子拥有这样的性格,可以说是仁善,但是放在天子之家,显然就有些迂腐了。

对李弘,杜睿最开始肩负其教导责任的时候,也曾想着要将其培养成大唐等的接班人,李承乾也对李弘给予了厚望,就拿他的名字来说,这可不是随便取的,其中大有来历。

南北朝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百姓朝不保夕,惶惶不安。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终世之说”,即末日来临说,余风一直延续到初唐。道教适时放出了“老君当治,李弘应出”的谶语,意思是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拯救众生。武京娘自然也知道这句谶言,当初李承乾给他与武京娘的长子取这个名字的用意十分清楚,就是要“应谶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