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李恪故意沉吟道:“世兄所言,小王便只当没听说过,要是让旁人听了去,可是有大不敬之嫌啊!”
杜构知道自己冒冒然的跑来投靠,李恪肯定不会相信,闻言突然拜倒在地,道:“下官之言,天人可鉴,下官乃是仰慕殿下才华壮志,真心来投,要是殿下不信,下官今日便死在殿下的面前,以表真心!”
李恪闻言,这才不疑有他,连忙将杜构搀扶起来,道:“世兄勿怪,小王前段时间遭人构陷,被父皇贬斥出长安,如今也不能不小心在意,世兄的诚意,小王已然知晓,今日便于世兄明说,有朝一日,要是小王当真能成事的话,必不相负!”
得到了山东士族的效忠,李恪和杜构又闲谈了一会儿,杜构便告辞走了,杜构走后,李恪连忙返回后室,见了岑文本,将杜构的承诺都和岑文本说了。
岑文本闻言,沉吟了一阵,道:“殿下!世家之言不可全信,他们为的不过是自家的利益,便是有朝一日,殿下当真可以成事,他们也会像现在一样,重新成为殿下的掣肘之物。”
李恪闻言,有些不明白道:“老师不也是世家之人吗?为何会对世家有此成见!”
岑文本笑道:“正因为臣也是世家之人,才清楚天下世家的根本,他们追逐的不过是利益,远非大义,不过如今殿下与他们合作,倒也没什么不可以,世家有财力,对殿下的大计有好处,但是有一点,臣希望殿下能牢记,对待世家之人,绝对不能全信,即便是日后能成事,对待他们也应当像现在的圣上一样,继续打压,无论到了何时,世家都是皇权的威胁!”
李恪闻言,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
东宫,李承乾正忧心忡忡的听着白毅的报告,这个白毅以前也是杜睿府上的护院,杜睿离开长安之时,将他推荐给了李承乾,专门负责为李承乾探听长安城内风吹草动,白毅此人为人精细,最善于的就是这个,当初刚投到杜睿府上的时候,杜睿便觉得此人像个特务,便着力培养了一番。
李承乾听着白毅的报告,眉头越皱越紧,他已经知道了太宗打算让李恪留在长安,这本身就让他忧心不已,如今听说,这么快就有人上吴王府拜望,更是心惊。
“那杜构在吴王府上待了多长时间!?”
白毅道:“足足有两个时辰,杜构离开之时,面带喜色,至于他和吴王殿下都说了什么,小人就不知道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好!你先下去吧!继续帮孤盯着吴王府!”
“是!”
白毅退下之后,李承乾还是久久不能释怀,太子妃海棠见了,不解道:“殿下又是何事忧心!”
李承乾道:“父皇让李恪留在了长安,这才一天的时间,便有人上门投效了!我怎么能不担心!李恪自小就心机深沉,连父皇都夸奖李恪像他,如今留在长安,也是我的心腹大患!”
海棠道:“殿下既然担心,何不找太傅他们过来商议一番!”
李承乾道:“李纲,李太傅学问是好的,只可惜要是让他给我出主意,还是难为他了,只可惜承明不在长安,要是承明在的话,定然能迎刃而解!”
海棠听李承乾如此信任杜睿,心中隐隐有些不快,按理说李承乾身为太子,最信任的理所当然应该是他们侯家的子弟,可是在李承乾的心里,侯家人便是全都捆在一起,大概也比不上杜睿的一根手指头。
“难道这天下就只有杜睿一人能助殿下的吗?”海棠道,“长孙大人,和我父亲也都是朝中的重臣,殿下何不找他们来!”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还是算了,舅父大人那边,安康妹妹正在恼恨他,还是不要让他来了,以免撞上了安康妹妹,两厢尴尬,至于岳父大人,他领军作战还行,这些龌龊事,还是不要劳烦他老人家了。”
海棠气道:“难道我父亲还比不上一个杜承明!难道殿下觉得我父亲对殿下不够忠诚吗?”
李承乾根本就听不进去,摆了摆手,道:“这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海棠!你也不要再说了,我自然会料理的!”
李承乾说着,便去了书房,海棠气哼哼的看着李承乾,知道他走远了,方才对内侍道:“安排车马?本宫要回娘家!”
侯君集府上,海棠将方才的事一说,侯君集也是面色阴沉,道:“太太殿下当真如此说!”
海棠道:“可不是吗?父亲!你说气人不气人,你是当朝的大将军,挂着兵部尚书的职司,在太子的心中,你居然还比不上一个勋贵的庶子!”
侯君集自打那日回军之后,便一直心中不满,太宗对杜睿的封赏实在是太过丰厚了,不但赏食邑万户,而且宴席之上,还让杜睿居三公之位,而他作为剿灭薛延陀的主帅,封赏也不过是些食邑,这让他如何不恨。
“那杜睿乖张,太子殿下也被他迷惑,日后定成大害。”
海棠闻言一惊,她原本不过是想和自己的父亲抱怨几句罢了,但是此刻听侯君集的语气,那简直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事要是让李承乾知道,那还得了。
“父亲!你可千万不要乱来,杜睿被太子殿下引为肱骨,要是~~~~~~~太子殿下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便是圣上~~~~~~~~~”
侯君集止住了海棠的话,道:“你放心,你父亲还没老糊涂呢!这件事我自会料理,你就不要管了,还有回去对太子说,那吴王翻不上天去!海棠!你记住,父亲是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你的!绝对不会!”
海棠看着自己的父亲,突然感到了一阵陌生,还想要再劝,只是见侯君集面色阴沉,也不敢开口了,只是心中暗暗担忧着。
第二篇 浊世 第七十二章 归来(第二更)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自长安返回杜陵依然月余了,杜睿每日里足不出户,只是隐身大观园之内,和家人同乐,时常饮宴,杜陵的一些官员,学子也时常来杜睿府上,和此前那中隐士一般的生活不同,如今《资治通鉴》已然完本,杜睿可不会为了声望再给自己找麻烦,有客到访,他也是来者不拒,尽皆款待。
上元佳节过后,又下了一场雪,这是贞观十一年的初雪,这场雪过后,天气就该变暖了,杜睿也趁着这雪景,将最近交好的学子纷纷请到了大观园内,在凹晶溪馆内饮宴。
饮了几杯,众人皆觉得无趣,便吵着要行酒令,这时节的文人才子都是如此,倒也不算是卖弄才学,只是三五知己相聚一处饮酒,若是无诗,那可就索然无味了。
杜睿也笑道:“好!好!好!各位贤兄既然有此雅兴,小弟自然要奉陪,宝钗,取钟鼓来,今日这酒令,我等便作一回击鼓传花好了!”
宴席之间都是杜陵一代有名的才子,比如杜鲲鹏,薛养言,郑君可,郑君戴,冯梦伦等人,这些时日和杜睿相交,已然成了知己好友。
杜鲲鹏闻言道:“承明!何为击鼓传花!?”
杜睿道:“便使熙凤背对我等击鼓,以一花球相传,待鼓声停时,花球到了谁手中,便赋诗一首,做得出来,饮酒一杯,做不出来罚凉水一碗!”
薛养言是个狂浪的性子,闻言大笑道:“这个好!这个好!就是不知道承明府上的水够不够凉,待会儿郑家兄弟做不出来的时候,也好让他们冷冷肠胃!”
郑君可笑骂道:“你这惫懒货,何故便要取笑我兄弟,待会儿赋诗,还说不得谁做得出来,谁做不出来!到时候你要是出了丑,可莫要怪我等不留情面,将你这惫懒货扔进湖中,自己去取水来饮!”
这边正笑闹着,宝钗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熙凤背对着众人击鼓,宝钗拿着花球执令,道:“众位公子,今日在座诸位公子皆是一时俊杰,在此欢饮,不可无诗文佐酒,今日便已酒为题,诸位传花赋诗,也是一桩佳话!”
说完便将花球交到了杜睿的手上,那边熙凤鼓声起,杜睿连忙将花球传给了杜鲲鹏,杜鲲鹏又传给了薛养言,薛养言却是拿在手里,怎么都不肯向下传,急得郑君可连呼作弊,伸手就要去抢,薛养言大笑着躲了一阵,便被郑君可抢了过去,正要再向下传给他的弟弟郑君戴,这时鼓声却停了。
郑君可无可奈何,看着薛养言那一脸得意的样子,也是咬牙切齿:“你这惫懒货,这种注意,也亏你想得出来!”
薛养言笑道:“莫要多言,我等正要恭听薛贤兄的佳作,若是做不出来,便请宝钗姑娘去取凉水来饮!”
郑君可也是才学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