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睿点点头,还是不敢怠慢,对着熙凤道:“熙凤!你等姐妹照料公主殿下,可要尽心着力!不可疏忽了!”
熙凤点头笑道:“少爷都祝福了多少次了,要是不放心,有什么少爷自家对公主说就是了,公主也是,要是奴婢们当真有疏忽的地方,趁着现在,也好和少爷诉诉苦不是!”
熙凤这般没大小的说辞,也是为了汝南公主,她和妙玉,客卿,巧儿被分到了汝南公主的身边,今后自然就是汝南公主的贴身丫鬟了,哪能看着自家主子和自家少爷这么别扭下去。
汝南公主被熙凤说的一阵脸红,小声道:“都很好!没什么不周全的地方!”
熙凤见汝南公主还是这副性子,心中无奈,很其不争,眼珠一转,突然啊呀一声,道:“对了!大老夫人昨日和奴婢说了,今日要奴婢姐妹过去一起梳拢那几盆海棠的,该死!该死!居然给忘得死死的了!妙玉!可卿!巧儿!你们几个也别直么瞪眼的杵着了,还不快跟我去!”
巧儿为人最是老实不过,听熙凤着急忙慌的说,诧异道:“熙凤姐姐!大老太太那边~~~~~公主~~~~~”
“别说了!让你们跟着走,跟着走就是了!”熙凤说完,不由分说的拖着妙玉,拉着巧儿便走了,可卿在后面跟着,嘴角划过了一道若有似无的笑容。
路过杜睿身边的时候,还不忘道了一声万福:“少爷!公主便托给少爷照料了!”
杜睿看着几人耍宝,也是哭笑不得,这几人分明就是在给他和汝南公主创造独处的机会,像这样的机会,还从来没出现过,以往即使在府中撞见,身边也都跟着丫鬟下人。
汝南公主见熙凤当真走了,没来由的一阵心慌,看了眼杜睿更是面红耳赤。
杜睿见躲不过了,他若是就这么走了,肯定要伤汝南公主的自尊心,尴尬的走进了花圃,看着那张瑶琴,没话找话道:“公主也喜欢音律!”
汝南公主为不可查的退了一步,小声道:“只是略懂而已!先前在宫里,安康每日都要去我的延福宫,时常用箫奏些没听过的曲子,我觉得好听,便学回了,后来才知道是~~~~是~~~~是你作的曲子!”
杜睿闻言一笑,知道汝南公主正在为如何称呼他犯难,便道:“公主要是不嫌弃,便称呼在下承明便好了!”
汝南公主听着杜睿的声音,拉着杜睿那和善俊朗的面容,不觉一阵心热,小声道:“好!便依你!”
杜睿见汝南公主还是一副羞怯怯的模样,不觉一阵无奈,今后可是要一起在这大观园里生活的,总不能一直这么尴尬下去。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将来汝南公主的终身应该是要着落在他的身上了,汝南公主对他有意,杜睿也不是个卫道士,更不是个蹬鼻子上脸,还要狂喊我很纯洁的伪君子。
如果杜睿当真辜负了汝南公主情义的话,恐怕太宗第一个就不答应了,身为皇帝,给了杜睿这个大的恩典,一下子许配给了他两个公主,总管历朝历代可有先例,除了那个多半是人们编出来的娥皇女英之外,何曾出现过这种事情。
既然两人的命运已然被纠缠在了一起,杜睿又不曾想过抗拒,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接受了,为了以后不这么别扭的过下去,为了不辜负汝南公主,杜睿身为男人,自然是要主动一些了。
想着杜睿便坐到了还留有汝南公主体温的绣墩上,静了静心神,手指波动,一首《梅花三弄》便奏了出来。
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汝南公主听着此曲,先前在宫中也曾听安康公主演奏过,自然知道这首曲子当中的含义,再看杜睿感情真挚,心中不由得一阵娇喜,知道杜睿演奏此曲,既是在赞梅花,也是在赞她自家。
等杜睿一曲终了,汝南公主只说了一句:“但愿得承明莫要辜负了欣儿(汝南公主的闺名,瞎编的!)!”
说完便逃也似的走了,杜睿看着汝南公主走得远了,不由得一阵苦笑,刚想着要和汝南公主聊一聊,消除彼此之间的尴尬,怎的还没容他说话,便逃了,这下倒好,杜睿转着心思,演奏此曲,就是为了向汝南公主示好赞其高洁,这下倒好了,似乎两人之间更尴尬了,但愿得汝南公主可别把他当成了个孟浪的登徒子才好。
晚间,用过了饭,杜睿刚到书房,便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宝钗,只见她满脸玩味的笑,也不说话,反倒将一个绣工精美的荷包放到了杜睿的书案上。
杜睿一愣,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呢,就听宝钗道:“方才可卿来,让奴婢交给少爷的,还让奴婢替汝南公主传句话,莫要辜负了!少爷!奴婢不知此言何意?”
杜睿看了看那个荷包,再看宝钗精似鬼的笑,也跟着笑道:“你这鬼丫头!”
心中却想着汝南公主,那样一个天仙般的玉人,对自己有情,如何能辜负了!
第二篇 浊世 第二十三章 诏书
大观园,怡红楼,杜睿的书房内,贞观十年业已进入了七月,天气渐渐变得热了起来,书房内四个角摆放着几个铜盆,里面盛着的巨大冰块正散发着阵阵凉气,让书房内也显得不那么燥热了。
杜睿穿着一件丝质的长衫,赤着脚,披散着长发,给人一种飘渺若仙的感觉,此刻他正伏在书案上,《资治通鉴》的《隋纪》已然写到了最后一卷,这个浩大的工程经过六年时间,终于接近了尾声,六年里,杜睿几易其稿,写了毁,毁了写,逐字逐句的反复斟酌,可以说杜睿般的《资治通鉴》虽然取巧,但是和宋代司马光版本的相比,杜睿所作出的工作,一点儿也不遑多让,更何况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的时候,身边还有众多帮手,朝廷政府也多次派人帮忙,查阅估计,整理资料,而杜睿全是一个人完成的。
“~~~~~~~~~为政者,首当抚民以静,内王而外霸,善之善者也!”
将最后一句写完,杜睿将手中的毛笔扔到一边,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起身走到茶几前,端起杯茶,一通牛饮,在没有空调的这个时代,想要熬过酷热的夏天,确实不大容易,更何况像杜睿这般,每日里还要著书万言,好在一切都结束了,完事了,截稿了!
宝钗一直在旁边侍候着,见杜睿将毛笔都扔在了一边,微微一愣,问道:“少爷!这是~~~~~~”
杜睿回头一笑,道:“宝钗,将这一卷的书稿拿去装订,总算是完结了!”
宝钗闻言一愣,接着便是一阵狂喜,别人或许还不知道杜睿为了著这部书,耗费了多大的心力,但是她每日里陪在杜睿身边侍候,斟茶递水,焚香磨墨,最清楚不过了,时常看着杜睿为了几个字愁眉不展,寝食难安的样子,她也是心疼不已,现在听杜睿说已经写完了,她的心里比杜睿更加高兴。
“少爷!你是说这部书都完结了?”宝钗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这几年,她几次都盼着杜睿能尽快将这部书写完,但是每一次杜睿给她的回答都是“再等等”,或许将来看这部书的人,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宝钗只知道,这近百万字的一部书究竟耗费了杜睿多少心血。
杜睿一笑,道:“对!完结了!你拿着书稿装订,和往常一样,刊印一份!再去把仲叔叫来!”
宝钗应了一声,捧着书稿,欢天喜地的去了。不多时,杜仲便到了书房。
“少爷!唤老仆前来何事!?”
杜睿先给杜仲盛了一碗酸梅汤,接着道:“仲叔!等宝钗将刊印的书稿整理好,你便遣人将书稿送去长安吧!”
杜仲闻言一愣,当初太宗将杜睿发遣出长安的时候,和杜睿有过什么约定,他是知道的,听杜睿这么说,杜仲心中也是一阵狂跳,忙问道:“少爷!可是书著成了!?”
杜睿点点头,说:“当年圣上曾对我说过,让我回家安心做学问,将那部书著成,现在书已成,我也算是完成了圣命,书便遣人送去长安吧!”
杜仲闻言,诧异道:“少爷!既然书已著成,少爷何不自己带着进京面圣,当年少爷被逼离开长安,圣上也说过,什么时候书著成了,少爷便能回长安,何必遣人送去!”
杜睿笑着摇了摇头,道:“以往我总是觉得这世上少了我杜睿,大唐的盛世便不能真的走向辉煌,做起事来也是急功近利,丝毫不计较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