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铺天盖地的箭雨了,一拨接着一拨,没有间隙,毛利兵士就象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似的,齐刷刷的倒下,没多大一会儿,旷野之上就是厚厚一层尸体。

在唐军的弓弩阵面前,血肉之躯压根就挡不住,要毛利军队不伤亡惨重都不成。

几次三番冲锋无果,真腊也急了,现在前进,后退,都是死,只有冲出去才有生路,他也只能红着眼睛,命令手下的勇士,不断的发起冲击。

毛利人急了眼,唐军可不用召集,他们依然从容应敌,毛利军队仍是无法冲过来,无法给冲在最前面的巨盾士兵增援。

打到眼下这情形,巨盾士兵的伤亡已经近半了,上万巨盾士兵,还有战力的不过一半,若是再打下去的话,巨盾士兵就会被全歼。若是失去了巨盾士兵,后果不堪设想,这是真腊的最后底牌,他万万不想失去。

望着越来越少的巨盾勇士,真腊心疼得几乎发狂,真想撞墙了,巨盾勇士可是他的底牌,若是全都交代在这里,他就算是冲出去了,侥幸回到故土,只怕地位也不保了。

一咬牙,真腊命令毛利军队不计伤亡的冲锋,毛利兵士虽然不愿,却是涉于真腊的积威,只得硬着头皮前赴后继,不要命似的冲上来。

然而迎接毛利军队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箭雨,射杀无数,即使如此,在真腊的催动下,毛利兵士仍是不要命的冲锋,看来真腊是真的不计代价了。

仗打到眼下,唐军已经胜券在握了,必然胜利,只是胜利的战果大小问题。狄仁杰自然是想要将这些叛军全都消灭在这里,一个不留,这些人是祸患,打到这个份上还不投降,自然是死硬分子。

当然,这是因为狄仁杰并不知道,这些叛军不是澳洲土人,而是毛利人的缘故,不过不管怎样,今天这些毛利人是注定逃不出去了,因为狄仁杰在心里已经判了他们斩立决。

“师兄!”杜学武骑着马气喘吁吁的过来了,他的身上此刻也满是鲜血,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的风采。

狄仁杰见了,急道:“怎么?你受伤了!?”

杜学武一笑,道:“师兄放心,都是叛军的,小弟连点儿油皮都没伤到!”、

杜学武说着,朝包围圈里看了一眼,道:“师兄!叛军快死绝了!”

杜学武的语气之中听不出一丝一毫的喜悦,或许他的心还是软的,纵然他深恨叛军,但是眼见死了这么多人,他的心也不禁被震撼了。

第七篇 永徽 第二十七章

十多万人同时出的呐喊声,让地面都微微的震颤起来,杜睿在帅帐之中自然也感觉到了,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杜睿的表现让一旁的冯照都觉得有些奇怪,因为杜睿只是淡淡的一笑。

帅帐的门帘被人挑开,一个亲卫冲了进来,大声道:“大帅!敌~~~~~~~敌袭!”

杜睿还是一副从容的模样,笑道:“慌什么?我们这些天不是一直都在找他们吗?如今送上们来了,这也是件好事!”

事实上昨天晚上的时候,杜睿就已经预感到了土人回来决战,这些天唐军虽然一直都在大自流盆地之中绕圈子,连叛军的影子都没捕捉到,但实际上,叛军和土人的联军一举一动都在杜睿的掌控之中。

作为一个穿越者,杜睿麾下不单单有冯照手下的亲卫部队,同样也有一支堪称划时代的斥候部队,以杜睿对澳洲大陆的了解,想要在大自流盆地之中,找到一支数量庞大的地方部队,并不是什么难事。

杜睿迈步走出了帅帐,看着唐军将士在短暂的惊慌之后,立刻在各自将领的统帅下,集结起来,准备防御,杜睿心中就是一阵欣慰,临危不乱,这才是他要的精锐,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拼杀,唐军也总算是锻炼出来了。

杜睿可以确信,在当今这个冷兵器时代,绝对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是唐军的对手,即使对方在人数上占据优势。

前世曾有冷兵器军事爱好者,将全世界所有出现过的兵种拍过一个名次,评出了十强,第十名为马其顿方阵部队,自伊萨斯之战和高伽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方阵的威名就传遍了古代地中海世界,马其顿的敌人提起方阵之名就会两股颤栗,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使得方阵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胜的。

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在荷马时代以前,步兵打起仗来象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所以,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方阵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战术上的创新。

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一米的圆盾、右手持长约两米的长枪、肩并肩的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向前挺进。

一般的方阵一般由八名士兵排成一纵队,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向左右两侧延伸。假设总兵力为一万时,方阵的正面就将由一千两百余名士兵构成,其长度大约为一公里。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

如公元前371年,底比斯的战略家伊巴密农达在琉克特拉采用集中了纵深达十六层的部队,从方阵的右侧打进去,结果就破了斯巴达的方阵。可是,底比斯的胜利在公元前338年又被马其顿的新方阵所掩盖。

第九名为拜占庭甲胃骑兵,拜占庭甲胃骑兵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

甲胃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

后世的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起突击的骑兵。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十七世纪的重装火枪骑兵具有这种功能。

贡院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最能体现这种骑兵优势,在拜占庭甲胃骑兵双重打击下的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11世纪前,拜占庭甲胃骑兵一直是近东最强大的军队,他们的防御力可能是中世纪骑兵中最强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并且有其他兵种的配合。

排在第八名的是罗马军团,罗马军团无疑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在罗马从一个城邦展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的过程中,罗马军团始终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西方有一句谚语:“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又说:“罗马无敌”。

共和时代开始,罗马军团在地中海世界进行了数不清的战斗,先后击败拉丁同盟者、伊达拉里亚人、高卢人、萨莫奈人、意大利人、伊庇鲁斯、叙拉古、迦太基、西班牙人、马其顿、科林斯等希腊城邦、条顿人、森布里人、塞琉古、脱勒密埃及、本都、凯尔特人、以色列、帕提亚、萨尔马提亚人。罗马对它的敌人,可以说从来没有决定性的优势。

在马略迎击条顿人和森布里人、凯撒北上进攻高卢的时候,他们所带的罗马军队跟敌人相比,是没有数量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少得令人吃惊的。

在跟日尔曼人作战时,对方的身高成了罗马人心中巨大的阴影,而当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军团出现在东方的时候,帕提亚飘忽不定的骑射手给他们以完全陌生的战争体验。

可是罗马战胜了!

而且不是短时间,而是在长达七百年的时间里,罗马军团始终能够击败它的敌人,保持并且扩大罗马的土地。

第七名则是条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是欧洲三大骑士团中建立的最晚,但战斗力,影响力最强的一支,在历史上,恐怕没有一支军队能像条顿骑士团一样,以一己之力和一个完整的国家对抗上百年之久,虽说这支部队并不是战无不胜,但在条顿骑士团全盛时期,却确实控制了波罗的海东岸包括拉托维亚和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

第六名就是横扫了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东北亚的蒙古人,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

蒙古骑兵作战,尤其擅长长途奔袭,且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