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途啊,猪捆好了没有?”村里肉食点收猪的郑明德一大早来了。
“明德,把称高一点,这猪这么壮,正是长身子的好时候,要不是给小赵治病,我真不嘎烧的(舍得)卖。”父亲边帮着过磅边说。
“好,大爷,这猪155斤。”郑明德说。
“算一算,能卖多少钱?”父亲问。
“大爷,现在毛猪是六毛八,总共一百零五块四。”郑明德说。“好,你告诉保财,我明天去支钱。”父亲说。
晚上,父亲又来到大爷好友高守诚家。
“哥哥,我遇着难处了。你看秀明这孩子找了个对象得了白血病,不能不救啊,我把正长身子的猪都卖了,也没凑多少钱,你再帮点吧?”父亲见了高守诚难以压制心中的酸闷。
“唉!仕途啊,咱兄弟命苦啊,你说你找了这么个带着三个孩子的人,多受多少苦啊!”高守诚感叹道。他打开自己的黑糊糊的钱匣子,“仕途啊,全给你,我就这30块钱了,我身子不能干活了,幸亏闺女女婿孝顺点钱,现在就很好了,没以前那些运动了,想想以前,眼都不敢睁啊!唉!我这些年了,一看到你,我更想仕昌啊,我真盼望他活着,和他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不说这些了,我知道你忙,你快忙你的吧。”高守诚又来了伤感。
“哥哥,我要去保财家,一是拿卖猪的钱,二是向他要点钱,哪怕借也行。这些年,为抚养他,为他当兵,为他盖房子,为他说媳妇,我该付出的都付出了,这个后爷当的也蛮够格了,哪怕是颗铁打的心,也该暖和暖和了。今天,我是豁出这张老脸皮来向他要钱了。”父亲满心忧伤满腹冤愁。
“唉!仕途啊,不要这样,你也够伟大的了,按过去说法,给你立功德碑也够资格了。这些年,我还不了解你。”高守诚安慰道。
从高守诚家里出来,父亲径直来到大哥家。大哥自从分了家,父亲几乎没来过。大哥在村里负责肉食点,又是信用社代办员,小日子过得还是满红火。两口子正在被窝里看一个南斯拉夫电视剧,大女儿在做作业,小儿子在炕上爬着玩。那是1985年,大哥已经买上14英寸的黑白电视了,吃水饺用纯瘦肉,而父亲还在打火烧为生计奔波,我每周不得不吞咽着那粗糙的干煎饼,母亲去买肉都是买那厚厚的肥肉以图多炼点猪油。
“江红,给你爷爷倒水。”大哥媳妇说。
“保财,你看那卖猪钱能不能今晚给我?我想明天一早去安丘看看小赵。另外,就那么点卖猪钱,也太少了,你再给我50元,好歹也凑200多块钱。”父亲站在地上,大哥团在被窝里没动。
“就怕那病白治一顿,钱白花了。”大哥慢吞吞地说。
“那也得治啊!不能不治啊!医生说了,像他这样的病也有不少治好的。再说,那是你亲妹夫啊!”父亲说。
“说归说,可现在还没登记啊。没登记就不算是。”大哥说。
好一会儿,大哥才慢吞吞地下了炕,趿拉着鞋子,打开抽屉,拿出了200元钱递给父亲。
寒冬腊月,飘着霰粒,贼冷贼冷,连鸡都懒得打鸣,哆嗦着躲在窝里。天刚刚透亮,父亲就穿衣动身。
“你路上小心,快过年了,路上不安稳。到了飞水就别走着去了,坐客车吧。”母亲说。
“我知道,没事,放心!”父亲系了系长布腰带,把厚厚的棉袄扎紧,戴上棉帽。
霰粒逐渐变成扑扑的雪花,湿绵绵地打在父亲身上,父亲心里重重的、酸酸的、堵堵的。他揣了揣装着钱的上兜,加快了步伐。去安丘这条路,他是太熟悉了。从老爷爷被逼给日本鬼子干事,他就甩开脚丫开始量着这条路,大爷第三次投奔国民党导致一家人大流亡,父亲来回安丘、老兵马营表爷爷家、各路亲戚,“大跃进”去坊子推炭大炼钢铁,沿着这条道,路走了不少,炭推了不少,炼出来的全是废铁。
到了飞水,大雪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昨夜被风折断的枯枝堆成了白色的坟墓。父亲跺着脚,等了一会儿,这大雪天,估计客车不发了。
暖和的病房,突然闯进一个雪人,把刚刚起床的姐姐吓了一大跳。“叔,是你啊!”把姐姐高兴得不得了,“小赵,我叔来看你了。”“你怎么来的?走着来的吧?”姐夫问。
“我在飞水等客车,四下里洒么,洒么里老时节就是不见来,越等越冷,不如走着吧。这走到这里浑身暖和着哩!方古热!”父亲很愉悦地扑打着帽子上的雪,姐姐赶紧帮助父亲拍打着身上的雪。
“我琢磨着你住院费不够了,就赶着来看看。就这些钱,先拿着用,不够再想办法。你大哥也很想来,要不是忙,他说也要来看看。”父亲把揣的暖暖和和的手帕一层层打开,拿出了238元钱。
“太急了,就这些。”父亲突然感到就这么点钱不好意思,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挠了挠后脑勺。
“叔,不要这样说,你老人家这份情我死了也忘不了。”姐夫感动得眼泪滚动着,“这么一大早,走着30多公里来看我,还给我带来了住院费。叔,我还能说啥!我给您跪下了!”姐夫挣扎着。
“别动!别动!躺着,躺着。”父亲给姐夫按了按被角。
“没关系!我身体好多了。医生说,我恢复得很好,过了年就可以出院了。多亏秀明!多亏你!要不是你们给我信心,我真不敢想象现在是什么样子!”姐夫摘下眼镜,擦着眼泪。
“别这样,都是一家人。我可没把你当外人。”父亲憨憨地笑着,“不错,比我上次来好多了,你看,脸色红晕晕的,也胖多了。”
“是啊,医生说,在这么短时间就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奇迹!”姐夫也活跃起来。
中午,父亲破例让姐姐出去买了份水饺和几样小菜。
“再有十天就过年了,咱们提前过年吧。今年过年让秀明在这里陪你过。家里都很好,尽管放心。”父亲这次来显得特别高兴,提起瓶子,咕嘟了一大口酒,夹起一块萝卜干“咯吱咯吱”嚼着。
“来,咱爷俩喝!祝你早日康复出院!”父亲提起瓶子碰了一下姐夫的水杯。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墙角迎春数枝,淡黄傲然怒放,簇簇团团,给北方的早春带来了无限生机。姐姐向护士要了一个250毫升的盐水瓶子,每隔几天采几支迎春花插在花瓶里,白色单调的病房里顿生不少活泼和浪漫。
“好,可以准备出院了。看这化验结果,应该没问题,恢复得很好。出院后不要服药了,每隔一个月来查一次血象,必要的话,再做骨髓穿刺和生化检查。”那位姓孟的主治医生在正月十五查房时说。
“明天就要出院了,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们逛街去吧?”姐夫在病房里活动着身体提议说。
“好啊,反正你也没事了,在这里憋死了。”姐姐说。
月如圆盘,笑盈盈地款步而出,姐姐和姐夫吃了份汤圆,牵着手上了街。在病房里囚禁了三个多月,姐夫特别激动,看着什么都新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一个个小孩腆着笑脸,一手拿着“滴滴金”'1'“嗤嗤”地放着,或在空中划着圆圈,成一朵美丽的鲜花飘着淡淡烟雾;另一手里拿着“泥垛子”'2',小的点燃引芯,在手中拿着放,喷出一条条斑斓多姿的彩虹;大的就放在地上,冒出一棵棵五光十色多彩绚烂璀璨的花树。一个老大爷,乐呵呵地用铁桶做了个大“泥垛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边走边放,惹得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跟着跑。这边“泥垛子”带着余烬带着遗憾放完了,孩子们又跳跃着拥向另一个刚刚点燃的“泥垛子”。偶尔爆出的“二踢脚”爆竹吓得孩子们躲躲闪闪。更有调皮的孩子点着一片片灰药,用力扔向夜空,燃烧的灰药像流星在太空弧形划过,带着孩子们美好的梦想,倏而远去。
元宵节不愧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少男少女们手拉手,肆无忌惮地在这灿夜中放纵着。一会儿窜来窜去看“泥垛子”烟花,一会儿跳进秧歌队里扭几下,一会儿牵着手指手画脚看那花灯。今年的花灯花样也特别多,那吊灯,多以木质制成,镶嵌玻璃或绢纱,带着龙飞凤舞年年有余的各种绘画,有的还缀着玉宝石的丝穗;那壁灯,安详地悬挂在墙上,斜方形或正方形的“福”镶嵌其中;很多儿童手里还玩着手灯,有麒麟灯、老猫灯,以纸裹铁丝为骨架,糊以薄薄的纱绢,外涂透明胶水,绘以麟凤之形,头部与耳、尾皆以弹簧活动,且多以黑玻璃球为眼珠,脖颈粘以各色羽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虔诚的老太太则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