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曾一度揣想,高鹗当时也许根本未见过带批的本子。如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近年发现的旧钞本虽有白文本,年代都已较晚。刘铨福在甲戌本后面跋道:李伯孟郎中言,翁叔平殿撰有原本而无脂批,与此又不同。
但翁同龢是清末人,他这个本了虽是那种删去了脂批的白文本,恐怕很难用它来证明高鹗所见的就是这样的本子。再看程乙本上的《引言》有一条说:是书词意新雅,久为名公钜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识者当自得之。
他所谓〃 未加评点〃 ,固然也可以解释为自己未作评点,但细玩语气,实在就是指〃 未连脂批刻版〃 ,何以言?在他那个时候,传钞盛行的脂本很多,说高鹗连一部带脂批的本子也未寓目,难以令人相信,况且据他和程伟元的卷首交代,也分明说出他们见的本子彼此异同,既然他们为了续书查对过不同的本子,难道这些本恰好都是白文本而并无一部是附有脂批的?恐怕没有这样的情理。再者,在高本中贾芸送白海棠与宝玉,信柬末一句作〃 男芸跪书一笑〃 ,〃 一笑〃 二字正是脂批,足见他所据的原本还是带有脂批,删而未净,混入正文,痕迹宛然。高鹗刊书时不附脂批,固然也有工本的问题,实际上他是别有用心。但当时既然带批的本子还在,他为了怕有人揭出破绽,故此作了那几句含混应付的掩饰之词。我过去的想法,还是把高鹗的问题看得太天真了。
曹雪芹的原本为什么又单单只剩下八十回流传,不是七十九也不是八十一呢?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他的全书并不是信手堆积,而是通盘计划、胸有成竹的(有许多事迹人物从一开端眼光便直射到结尾,中间小事细笔亦处处有联系作用),但百馀万言,十年辛苦,五次增删,这种精心用意的大著作,分量太重了,所以可能是分批问世的:第一次流传的或许是四十回,因为有人见过四十回的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曾有著录)。第二次若又出四十回,便合而为现在的八十回。第三批的〃 后半部〃 有三十回,雪芹生前,有一次誊清时就有〃 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 (脂批语)了;既然片段迷失,更加上其他重要原因,一时遂无法问世,后来终归散佚。与雪芹同时的外间读者们就尚未能见过这后半部。戚蓼生(字彦功,号晓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的序就说: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转语,而万千领悟,便具无数慈航矣。
这分明告诉我们两件事:一、彼时的读者尚〃 未窥全豹〃 ,那就是只看到八十回。二、彼时的读者凡不是过分低能的就全能明白《红楼梦》是写〃 盛衰〃 ,并不是只有二十年后的高鄂才能看到的。
高鄂正是钻了市上只有八十回的这个空子。他是否真见到了八十回以后的残稿?到底他的四十回续书,和雪芹真书有无关系?真正见过雪芹全部手稿的,既然有脂砚和与雪芹关系密切的那一两个人,那么,脂批偶尔提到后半部内容的时候纵然不多,说得纵然或不能叫我们完全明白,却也是极其宝贵、能为我们解答疑问的资料了。脂批早被删掉,流传本来不多;而今天我们所得的几个真本,竟而都有脂批,其重要性过去未为红学家们充分体会,也蒙受过一些歪曲。只有通过这些偶尔幸存的批语,我们才可以摆脱开高鄂续书的影响,另外建立起新的印象,从而认识曹雪芹的真书和高鄂的伪续不同究竟何在。
利用脂批,整理后半部事迹,已不止一个人作过。我个人搜葺的结果,与他们有不尽同处,还有写下来的必要,因为这实在是我们尝试全面认识曹雪芹的最大帮勘。据我初步统计,大节小目,还不下三四十件事,现在条列于后:凡只关原书正文有过暗示而脂批中未尝涉及的,除一条例外,一般不列,因为正文人人可得而有,而脂批是尚未普遍流行的材料。又一再被人提出过、而又无大问题的部分,如红玉之于狱神庙,麝月之留侍宝玉,袭人之嫁蒋玉菡,探春之远嫁,惜春之为尼,宝钗之嫁宝玉,等等,为了避免起哄,我也就不再重述。先从最细微的倒叙至较重大的:(1 )第十五回宝玉因秦氏丧,随凤姐到乡郊,见村姑二丫头;她被她母亲唤走,宝玉便觉〃 怅然无趣〃。批:处处点睛;又伏下一段后文。
此〃 后文〃 不详何指?是即指临走时又碰见二丫头目送惜别的那几句话呢?还是后半部中这位村姑还有照应,或竟如刘姥姥之有些作用呢?一时尚难判断。我个人有时倾向于后一个想法。特意写她当面纺线给宝玉看。。。。。。。。。。。。,似非无用闲笔。(2 )第十九回宝玉正月到袭人家所见几个姨妹,后文还有事情。因为批说:一树干枝,一源万派,无意随手,伏脉千里。
足见可能还有大段情节。针对袭人〃 我一个人奴才命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命不成?〃 等话而看,后来宝玉与此等女儿的关系,恐怕不会再是〃 主〃〃奴〃 了。
(3 )小丫头佳蕙也被逐。佳蕙就是曾和红玉在第二十四里说心思话的一个不甚令人注意的小人物。脂批说她:乃羡袭人是宝玉之爱妾也,为后文伏线。无怪后来被逐。
是怎样一个详情呢?也无法推测。我们知道后来被逐的只有个蕙香,即宝玉改称〃 四儿〃 者是;与此不知是否为一人?(4 )第七十七回〃 一则为晴雯犹可,二则因竟有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因这事更比晴雯一人较甚。〃 ,批:暗伏一段。
这是谁呢?一段什么呢?难道就是袭人〃 初试云雨情〃 的关系后来发作了吗?或者这竟与袭人之不留而嫁有关吗?要不就是碧痕等人?还是怎么,竟不可知。
(5 )湘云后来似与卫若兰发生了某种交涉,最后与另一人〃 白头偕老〃 ,故事发展的经过尚当颇有曲折。
按脂批曾说: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有人根据这两条批揣测湘云所嫁即此卫若兰。又说这也就是三十一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的本事。但我看事情也许未必如此简单,湘云即使真嫁了卫若兰,是吾能够〃 白首双星〃 都不见得。何况嫁否尚大有可疑。参看本章后附〃补说三篇〃 之三。
(6 )是宝钗、湘云、还是黛玉,不知哪个作过〃 十独吟〃。第六十四回黛玉作〃 五美吟〃 ,批云:与后《十独吟》对照。
既称〃 十独〃 ,应是分詠书中的十个女子的命运。
(7 )黛玉病死。第七十九回写她〃 一面说话,一面咳嗽〃 ,批云:总为后文伏线。
第十八回元妃点戏,第四出是《离魂》,脂批云:《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八十回后想离她病死不致太远了。她的〃 泪尽〃〃泪枯〃 的〃 还泪〃 之说,就是被谗毁污蔑而愁病交迫的结果。按黛玉的病,本与她的体弱与忧伤是双重关系,如第二十六回写到〃 林姑娘生的弱,'。 '时常他吃药〃 句,有批云:闲言中叙出黛玉之弱,草蛇灰线。
又第二十八回总批云:自〃 闻曲〃 回。。。。。。以后,回回写药。。。。,方是白描颦儿添病。。也。这讲黛玉之病与她的心事密切相关,最为明白。参看本章后附〃 补说三篇〃 之〃 一〃。(8 )宝玉哀悼黛玉有专回专文。第七十九回写迎春嫁后,宝玉〃 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萧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 ,批云:先为对景(原误竟,或当作对境)悼颦儿作引。
第二十六回写潇湘馆〃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批:与后文〃 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一对,可伤可叹!此八字即〃 对景悼颦儿〃 回中正文无疑了。
(9 )贾菖、贾菱有与〃 配药〃 有关的事情,详情难以想像。或者竟与黛玉之死大有关系?第三回黛玉初来,谈到吃药,贾母说:〃 这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批云:为菖、菱伏脉。
(10)甄宝玉后半部才出现,有〃 送玉〃 的文字似乎后来也穷为乞丐。一条脂批说: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
在批〃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时则说:甄玉、贾玉一干人。
又一条说:〃 凡写贾宝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