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伟林,唐伟山,唐桂华等六个孩子。还有一个幺妹,是在自然灾害后的第二年生的。
孩子一多,唐传河的日子就过得结巴起来。特别是吃小锅饭,依照工分分粮时。小孩子还小,工分基本没有,而周菊因为从来没干过农活,力气有限。于是她经常跟着一些老婆婆一起干活,每天只有四五分的工分,连自己都很难养活。唐传河虽然有一把子力气,可一个人的工分能养多少人?何况他因瘸腿,干的活也有限。因此全家人都紧巴巴地过日子。
三年自然灾害时,唐伟山的四哥唐伟林和妹妹唐桂华饿得跑进了观音山,不知道摘什么东西,掉下了山崖。唐家六个孩子,也就只剩下了四个。最后眼看唐伟山也饿得快要落气时。周菊忽然硬气了一把,悄悄回了镇子,找上了周家。
周家以前毕竟家底丰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菊为了孩子威胁了一把周家,周家好不容从那段痛苦的岁月中适应了下来,不想再因周菊假死嫁人而起波澜。于是接济了唐家,靠着那点接济的口粮,唐家剩下的几人才度过了那段时间。
唐伟山那时只有七岁,可看着只有五岁。后来唐伟山十五岁时,村里招兵,他为了吃饭,不顾周菊的眼泪,依然当了兵。
本来以唐伟山的津贴和工资,唐家慢慢应该好起来的,可是唐伟山父母年老,妹妹也到了吃饭的年纪,而且下一辈也冒了出来。
唐家大哥唐伟石,如今三十岁了,娶妻姚小兰,生了三个孩子,唐国忠,唐国华,唐国柔。住在中间的屋子里。二姐嫁了隔壁村,却只生了两个女儿,婆婆有些苛刻。三哥因家贫,拖到二十六岁才找到了个媳妇,如今正宝贝着,住在最左边。
而唐伟山的父母住在一排屋子的右边,靠着她父母屋子的右侧则是个牛圈,也就是唐伟山码着柴块的地方。
第13章 晋江独家连载
走到上面的三叉路口时,叶秋准备走进村里时,又看了眼唐伟山。凤眼里全是浓浓的思念,她什么时候才能光明正大地站在他身边呢?
见他挥舞着斧头又开始劈柴,叶秋眉头忍住皱了起来。
上辈子与唐伟山成亲后,他回来探亲也是如此,老是不眠不休地干着家里的活计,希望把所有的都干掉。那时叶秋与老唐还未交心,对他也不是很上心。而当老唐年老后,身体不好时,叶秋是万分后悔。
如今又看到这一幕,叶秋心里既心疼又有些生气,可她此时却没有资格去管他。却带着怨念的视线还是忍不住盯在了唐伟山的身上。
唐伟山似乎察觉道了一般,头立刻朝叶秋这边扭转过来。
叶秋吓得连忙朝村子跑去。
所以,叶秋没有看到唐伟山看着叶秋的背影,竟然浮现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不过,叶秋没看到,吕建斌却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吕建斌跟在叶秋身后,刚到村口,就看到叶秋满面春光地向着斜下方跑去。悄悄上前,因此看到了叶秋和唐伟山的一幕,吕建斌这时才知道,原来叶秋也会笑得那么灿烂又那么羞涩。像一朵含羞草般,惹人怜爱。
吕建斌忍不住心跳加速。可惜了,难得第一眼就喜欢一个女同志,原来是有主的人。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的同时,有情不自禁地看向叶秋,一时发起呆来。直到叶秋看到叶秋离开,连忙隐身进了竹林。然后把唐伟山的神色尽收眼底。
第二日,叶秋一边等着消息,一边却开始计划侧面的攻略。从婆婆周菊身边开始,于是到了打谷场。
打谷场是一整片的天然的石板大坝,在村子西边。
石板大坝上人来人往。
如今正是收割冬小麦的时节。
村民异常忙碌,割麦子,背麦子,打麦子,晒麦子,犁田以及接下来的春耕等等活计。
所有的村民被分了工,每个区域有人负责记录着工作量。还有一个总负责整个石板大坝上工作进度的人。而此时他就拿着话筒吆喝着,“相亲们,加把劲,农忙后就分粮。今年小麦大丰收啊,乡亲们再也不用挨饿了!”“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乡亲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叶秋直接朝着一群翻着麦秆的老婆婆走去,碰见认识的人就立刻按照唐伟山的辈分叫奶奶,婶子或者祖奶奶。
被问候的人有些疑惑了,“这姑娘是谁?”
“不认识。”
“对,没见过。”
“好像是昨天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呐。”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就是不一样,嘴这么甜。不过按照惯例是要休息几天吧,怎么第二天就来这边上工了。众多老婆子很是不解。
叶秋在众人不解中走向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妇人,老妇人个子不高,只到叶秋耳边,身材瘦弱,穿着一件深蓝色斜领短袍,下身是同样颜色的裤子,只是衣服和裤子全是补丁,此时正佝偻着背,认真地翻着麦秆。
这是叶秋上辈子的婆婆,唐伟山的母亲周菊,如今实际年龄只有五十五岁。
叶秋来到了周菊身边,想搭话,却发现婆婆周菊低着头,认真刮着麦穗。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站在一边踌躇了会,叶秋又看了过去。这才发现,未来婆婆周菊做的活计落后了其他人一大截。
未来婆婆周菊年轻时因没干过活手脚慢,工分低。如今干了几十年,活计也熟悉了,可人却老了,手脚也慢了下来,所以工分依旧低。只是没想到她竟然落后三分之一的距离。
建设村村大队分派活计其实还算蛮合理,按照年纪来分。壮年则是割麦子和背麦子,打麦子,以及犁田等等需要体力的活计。年轻的妇人则是拾掇田坎,为以后点黄豆做准备以及一些地里的农活。而年老的则主要在石板大坝,晒麦子,翻麦梗。
当然费力气活计的工分跟轻松活计的自然不一样,按照体力的不同分十分,九分,八分,七分。然后在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量的占比计算工分。
周菊这一组虽然是年老的,可她们活计也不算轻松,是按照八分算的。
她们主要负责把堆在石板大坝的麦靶子,两把麦子麦穗部分对着放置,依次排成一条十米远的麦靶子路。接着就有打麦子的人,用梿盖鞭打麦靶子。
梿盖是C城农村这边最常用的工具,无论是麦子还是稻谷,亦或者菜籽都会用到它。是由一个两米三左右的长柄和一组长约八十公分,宽二十公分,并排的竹条或者木条组成的。使用时高高扬起,然后用力打下,周而复始。这是很需要臂力的。叶秋第一次使用,手臂第二日痛得抬不起来。
等打麦子的人离开后,周菊她们就要翻一面麦靶子,然后拿梿盖的人再打一次。
后面周菊她们就可以寻找麦靶子里没打落的麦穗,用手刮下。然后把所有麦靶子困成一大捆,接着就有人背回村里。
周菊她们这边,前面两个环节的工作不算重,可后面的一个,看起来轻松,却是伤手的。有些麦靶子的中间部分没晒着太阳,麦穗很难刮下来的,有时还会刮伤手。
而评工分的原则是,自己铺多少条麦靶子路就要完成多少条。然后实际的工作量与总工作量的占比来算工分,当然自己的完成后,也可以去抢别人的工分。而这工分就是从未完成之人的工分中得来的。
看着周菊工作落后那么多,叶秋上前主动帮周菊翻起麦梗。
周菊没有见过叶秋。自然不知道叶秋就是老大唐伟石媳妇为老五唐伟山找的相亲对象。她以为叶秋是来和她抢工分的,毕竟村里是规定是可以抢的。只是以前从来没人抢她的工分而已。毕竟每日她铺的麦靶子路都没有其他人多的,她只是按照自己能完成的工作量来铺的。
如此一来,她工分自然不高。今日这不高的工分还要分一部分出去,周菊心里有些不乐意。可这又怪不了别人,谁让她自己手脚慢呢,想着要被抢走的工分,周菊跑开那些思绪,又认真干起了活来。
翻着麦靶子里没被梿盖打落的麦穗,叶秋翻着翻着,脸色越来越凝重。麦靶子里至少留下五分之一的麦穗没打落。
叶秋以为只是这一段而已,连忙又翻看了前面的麦靶子,直到把整条十米的麦靶子看完,叶秋真是气疯了。这人看来是故意的,有点小聪明,每隔一段就会留一段,这打梿盖的人是看自己未来婆婆周菊性子软和,好欺负是吧?真是人善被人欺。
叶秋想起上辈子软弱的自己,被二叔二婶欺负。在村里时,也被村民欺负。看着这情形,明显就是让人给坑了,难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