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一咬,扇贝肉脆中带韧,绝对不是入口即化,而是口感分明,丝丝层层分明。
“来,再喝一口这个汁,这个才是真正的精华!”赵海生指了指半边扇贝壳上的那不多的一些汁说。
周晴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心地拿起扇贝壳凑到眼看,现这些汁虽然少,但是却浓郁雪白,仿佛是用骨头多次熬出来一般。
轻轻地摇了摇头,周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点汁怎么今天看起来似乎不一样?
“试试!”赵海生的声音里充满了“诱惑”说。
“丝!”
周晴轻轻地所汤汁吸到了自己的嘴里,一会,她不由地伸出小舌头舔了舔自己的嘴角!
赵海生笑了,只要看到这个动作,他就知道周晴绝对是满意之极!
看了一下架子上的由郑谷买来的另外一家的扇贝,赵海生现也刚刚好熟了,他夹了一个下来放在了周晴的碟子上,说:“试一下你们买来的,看看味道怎么样。”
周晴先是端起碟子迎着阳光看了一会,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然后夹起扇贝丁放进嘴里,咬了几下,眉头皱得更紧了,再喝一下剩下来的汁,嘴巴都扁了起来!
“感觉怎么样?”赵海生虽然已经知道答案,但是还是问道。
“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周晴有点不太相信地问。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赵海生把剩下来的两只扇贝排到一起,先是夹起自己的扇贝丁放到碟子里,然后又夹起郑谷买来的扇贝的扇贝丁放到一起,说:“你先看一下,这两个扇贝相的差别。”
周晴仔细地看了一会,点了点头,说:“你的这个颜色比较浅,而我们买回来的这个颜色比较深。”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你再看看这两个扇贝留下来的汁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显得清一点,一个就显得浊。”周晴很快地说。
“你说得没错,这两个扇贝的种类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赵海生问。
“我怎么会知道。”周晴有点奇怪地看着赵海生说。
赵海生一愣,这倒也是,如果她也知道,才真的有点奇怪,于是他笑了一下,说:“相信味道哪一个好吃,你已经知道了,而在这外观上的差别,你也看到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两个扇贝生长的海水的不一样。”
“海水不一样?海水真的有如此大的影响?”周晴有点奇怪地问。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当然!而且是根本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两只扇贝生长的海水不一样,才导致了味道的巨大的差别!你们买来的这只扇贝之所以在颜色上偏暗,就是因为海水的水质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那里的海水的水质中由于循环等原因,海水浑浊,水中的泥尘杂质多才造成的。”
“原来是这样。”周晴点了点头,接着说,“这道理就象是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是一样的。”
“没错,我们海潭镇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海,而且是外海,直通大洋,所以海水的水质非常好,所以才能生长出象这种扇贝一样好的海鲜!”赵海生骄傲地说。
“你的海潭镇海鲜专卖店里卖的都是海潭镇来的海鲜?”周晴问。
“当然!这是我们的品牌!”赵海生肯定地说。
周晴站了起来,周赵海生伸出了自己的小手,笑着说:“赵老板,你的东西很好,我想我一定会如实报道的!”
赵海生也笑了,说:“万分感谢!也欢迎周大记你常来我们店里看看,选点好的海鲜!”
周晴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不知道我来能不能便宜一点?”
赵海生大气地一挥手,说:“只要是周大记你来,要多少就拿多少,全部免费,我一会就跟店里的人说。”
周晴摇了摇头,笑着说:“这倒也没有必要,不过我有一些领导可是很好这一口,你如果方便给我弄些好的东西就行了。”
“没有问题,你随时吩咐,有好东西我一定给你留着!”赵海生也认真地说。
“郑师傅,刚才的照片都拍了没有?”周晴对郑谷说。
“都拍好了!”郑谷是一个老手了,这种事情绝对不会误了事。
“行,那我们改天再见。”周晴对赵海生说。
“行,随时欢迎。”
走出赵海生的店门口之后,周晴马上问郑谷说:“郑师傅,你去哪买的扇贝?”
郑谷笑着说:“就是我们社那里几个大头头经常去的那一家海鲜酒楼。”
“哦,看起来这个赵海生的海鲜还真的不差啊。”周晴再回过头去看了看赵海生的店,现那里依然人流如帜,不由得若有所思地说。
第二天,当赵海生翻开xx日报的时候,那大幅的照片和详尽的文章实在是让他得意了好一会。
他知道自己的新店开张至此算是划上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
(今天的第三更完成)。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四十章炒作地派糖 赵海生坐在副驾上,打着盹,突然车猛地一刹,他的身体往前一冲,惊醒过来。
“老大,前面路突然冲出一只鸡来。”开着车的潮磊不好意思地说。
“呵呵呵,没事。”赵海生揉了揉眼睛,笑着说。
抬起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现已经是下午四点了。看了看窗外,现天色很暗,拉开车窗,冷风嗖嗖地吹了进来,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今天已经是徐夕了。过年的这几天,广州的日日鱼港要很多货,刚和潮磊把最后一车的海鲜送到广州,现在正往家里赶呢。
把车窗拉得更大一点,赵海生把头伸了出去,仰起头来看了看天空,现天空阴沉沉的,而且风正越来越猛。
“看这样子要下雨啊。”赵海生对潮磊说。
潮磊一边开着车,一边点头说:“我看也象。”
在乡下长大的人都是天气预报员,这天空一看,就知道会不会下雨,还能摸个**不离十,这都是祖祖辈口耳相传的经验。
比如说,这天上有乌云,如果风又是凉的,那说明这雨马上就得下了。
两个人说完没有两分钟,轰轰的雷声和银蛇般的闪电之后,豆大的雨点就“啪啪啪”地砸在车窗上,猛然之间,整个天地之间都是灰茫茫的雨幕。
“放慢点车,赶着投胎呢。”赵海生笑骂着说。
“嘿嘿嘿”,潮磊笑着说:“我这不是急嘛。这大过年的,咱们得赶紧回家。”
“我看你是想着回家去显摆吧?”赵海生笑着说。
这一车海鲜卖了之后,赵海生和潮磊买了一车的年货,这些都是在家乡那边见不着的东西,所以潮磊这小子想着快点回家去好显罢一下那就很正常了。
“嘿,我说老大,你还真别说,我是有这种心思呢。你们这一年咱们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到了年底了,显罢了下也是应该的嘛,这人活一张脸,今年咱们露脸了,怎么也得好好折腾一下不是。”潮磊大声地说着。
赵海生点了点头,别说潮磊这小子想显罢一下,他自己都计划着显罢了下,要不他也用不着买这么多的年货了。
1983年已经结束了,这是他回到这个年代的第一年,而这一年他的计划完成得不错。
这海鲜车已经弄到了五台了,每天都在轮着跑,一车一车的海鲜运到广州,然后钱也源源不断地“流”到荷包里。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明年是新的一年,得要继续展,要怎么样展,赵海生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计划。
赵海生知道如果想真正地做大做强,那就得把整个村子都动员起来,让他们都参与到自己的计划之。现在这个年头人们的思想还相对保持,如果只是空口说白话,那肯定没有人会鸟他。
这年头最好的广告就是眼见为实,所以赵海生就买了一车年货,他要用事实告诉整个角头沙村的人,跟着他走,一定有好处!
不信,你看,我一年就攒下了这么多的家当!
赵海生想得有点出神,以至于雨停了他都没有注意到。
直到一股夹着雨后清新的草香味的空气吹进驾驶室里他才回过神来。
“呵,这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是天气还不错,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嘛。”赵海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