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风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雪中,朱棣脸上的笑容早已凝固,直直愣怔许久,方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

十二月十六,燕军西征大同。

此次西征起初十分顺利。翻越太行山后,燕军于十二月二十四抵达广昌。广昌守将汤胜乃代王心腹,见燕军杀至,不战而降;建文二年正月初一,就在家家户户欢度元旦之时,燕王朱棣却风尘仆仆地率军赶到了蔚州城下。

蔚州位于大同东南三百五十里处,乃山西行都司辖下重镇。一开始,燕军的攻击并不顺利。几日过去,蔚州仍在南军手中。

可就在这时,战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日清晨,蔚州卫指挥使李诚出城窥营,却不料被燕军发现,一番争斗后,李远被活捉,献于燕王帐下。李诚外号“冲天李”,在大同军中颇有名气。见抓到此人,朱棣亲释其缚,好言相劝。李诚见燕王至诚,感动归降,并自愿回城带守军献城投降。朱棣大喜,当即放他回去。

不料李诚想降,他手下人却不想。蔚州卫指挥同知王忠、佥事李远等人见李诚变节,索性将他关了起来。但这也造成了蔚州守军的分裂。

过了几日,见蔚州无动静,燕军又开始猛攻。此时蔚州军心已乱。支持李诚的军校趁机打开城门,燕军杀入蔚州城。王忠、李远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也只好降了。好在朱棣感他二人忠诚,不仅不杀,还升他二人为北平都指挥佥事,划归丘福帐下。二人见燕王如此大度,大出意外,从此便死心塌地追随燕王,成为燕军中两员猛将。

蔚州既下,大同便直接暴露在了燕军面前。陈质知道自己实力不济,忙闭门不出,赶紧向李景隆求援。告急文书如雪花般飘进德州城内的征虏大将军行辕。

接到急报,李景隆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知道此时不宜用兵。天气仍寒,现在出征,以南军的体质,根本受不了野外的狂风大雪;何况郑村坝一败,南军辎重丢弃一空,德州城内物资不足,江南的补给也尚未运来,要这么出去,连营帐都难得凑齐;再者,低落的南军士气至今也未恢复,贸然出征,必然会让将士对自己更加不满。

但另一方面,尽管面对诸多困难,李景隆却又不得不出兵。正如道衍所料,眼下的平燕总兵官正面临着来自京师的巨大压力。就在不久前,齐泰、黄子澄被罢免。得知这个消息,李景隆大吃一惊。齐泰、黄子澄是朝中削藩派之首,他们的免职,是否意味建文改弦更张,要变剿为抚了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他这个平燕主帅无疑是尴尬至极;而更让景隆忧心的是,黄子澄是自己在朝中的主要奥援。他要是倒了,自己的处境就不妙了。果然,没过两日,建文遣中使到德州传旨。在敕旨中,建文对景隆久战无功大加叱责,不满之情跃然纸上。幸亏李景隆事先在军报中对自己的损失极力轻描淡写,否则皇帝知此大败,还指不定要把他怎么样呢!

就在李景隆惶恐不安时,黄子澄的一封密信,让他稍稍松了口气。在信中,子澄竭力安抚景隆,表示建文平燕之心未变,自己免职也只是慢燕人之心,兼堵部分勋臣武将之口的权宜之计,让李景隆不要因此而忧心。但同时,黄子澄也对景隆的失败十分失望。在信的结尾,黄子澄措辞严厉,要求李景隆务必要尽快剿平燕藩,不得再有闪失。

这一旨一信,给了李景隆莫大的压力,他已经输不起了。无奈之下,德州大军于寒冬中再次开拔,向大同方向扑去。同时,李景隆以平燕总兵官身份传令陈质,命其率山西行都司兵马东出大同,对燕军形成夹击。

南军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朱棣的眼睛。朱棣可没打算在蔚州和景隆决战。此次西征的目的是削弱山西行都司,同时疲德州兵马。如今这两个目的都已达到,燕军再逗留在山西境内也就没有必要了。在得知李景隆越过太行山上的紫荆关后,朱棣折兵北上,一路经小五台山、美峪所、怀来等地,从居庸关退回了北平。

南军累死累活地从山东赶到山西,却不料扑了个空。李景隆气得眼冒金星,却也无法可想,只得又从原路退了回去。

这一去一回,可把南军害了个苦。景隆出兵期间,河北风雪满天,南军本不耐寒,衣被又不充足,这一路上被冻得是叫苦不迭。不出意料,李景隆又成了众人发泄怨气的靶子,平燕主帅的威望降入冰点。待回到德州,景隆清点部属,发现有不少部下在途中被冻死,被冻掉手指的也达数千之多!至于兵仗军械损失更是不可胜计,一路上南军连人都要被冻僵了,谁还会拿着这些碍事家伙?此时李景隆才知上了朱棣的大当,但为时已晚。

南军损失惨重,燕军却收获颇丰。经此一战,山西行都司实力大损,短期内不可能再威胁北平。而蔚州等地的归降,也进一步增强了燕军的实力,燕王旗下的卫所又多了几个。

而最为巧合的是,塞外鞑靼的北元朝廷此时发生内乱。国公赵脱列于与司徒赵灰邻帖木儿被北元皇帝坤帖木儿猜忌,南下投降大明,正好被退兵途中的燕军接个正着。

西征大同,居然意外的收获这么一只鞑靼精骑,朱棣不由喜出望外。他当即致书坤帖木儿,一番恫吓;同时又给昔日与自己交好的瓦剌部头领猛哥帖木儿去信,请其牵制鞑靼的北元朝廷,以防其趁机兴兵南下,从而免去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在回到北平后,朱棣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山海关主将、江阴侯吴高被罢免了!

“吾之计得逞矣!”得知这个消息,朱棣心中充满了得意。

这一切都是朱棣的策划!当日道衍提出清除羽翼之计,但因燕军实力有限,故只能舍辽东而取大同。但辽东与大同一样,都是燕藩肘腋之患,辽东实力仍存,将来决战之时朱棣又岂能安心?

不能力拔,便就智取!一番思谋,朱棣将目光瞄准了镇守山海关的吴高。

吴高是辽东军主将,世袭江阴侯。燕藩靖难后,吴高奉旨屯兵山海关,从东路威胁北平。吴高正牌子勋臣出身,其妹更是被建文废黜的齐王朱欂的王妃!有这么些因素在,这位世袭侯爷对削藩平燕自无甚兴趣。其出兵放马,亦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到山海关后,吴高一直龟缩不出,仅有的一次围攻永平,还打得勉勉强强,燕军主力一到,他便一溜烟儿逃回了山海关。对吴高这种消极心理,朱棣早已摸得一清二楚。本来,有这么个人物做辽东统帅,对燕藩其实是有利无弊,朱棣也犯不着去寻他的晦气。但现在的情况却逐渐起了变化。

李景隆是世袭曹国公,其在京城时便与吴高关系莫逆。且吴高之父吴良曾在李景隆之父李文忠麾下,两人关系亦是不错。李景隆继任北伐主帅后,曾数次致函吴高,请其鼎力相助,并从登莱等地经海路给辽东运了好些粮饷器械。吴高无论如何也抹不开李景隆的情面,便加紧整顿军马,准备明年开春后配合李景隆讨燕。山海关内的厉兵秣马自逃不过燕军密探之眼,这些消息悉数被传回到北平燕王府中。得知情况后,朱棣终于决定要除掉吴高。

西征大同前,朱棣亲写书信二封,分别送给吴高及他的副手——都督佥事杨文。在给吴高的信中,朱棣溢美之词跃然纸上,把他一顿好捧;而给杨文的信中却充满了诋毁与侮辱。待到信件发出之时,朱棣有意将两封信作了调换:给吴高的信“错送”给了杨文,而杨文的信则交到了吴高手上。

朱棣这一手并不高明。但此计妙就妙在:它牢牢把握住了朝廷与杨文的心。

杨文是辽东老将,当初耿璿调往真定后,他本以为下一任辽东主将会是自己,谁知耿炳文却派了个吴高来。而吴高到任后,一味的龟缩不战,这更让一心想在平燕战事中建功立业的杨文老大不满,总想找机会取而代之。接到朱棣“错送”的信,杨文自以为抓到了吴高的把柄,大喜之下,他当即拜发奏本,参吴高暗结燕藩,并将此信附上,派人直送朝廷。

吴高是勋臣,这样的身份本就不能让建文君臣放心。当初启用吴高时,齐泰还为此犹豫许久,只不过因着时任平燕总兵官耿炳文的一力保荐,才允其上任。现在耿炳文已兵败失势,继任的李景隆也连遭败绩处境堪忧,吴高在朝中已失了保人。待到杨文奏折一上,齐泰震惊之下深信不疑,当即劝建文将其罢免。建文本也不信任吴高,于是便下旨罢其官职,并夺其爵位,徒往广西安置,并令杨文接任其职。

吴高虽不是什么名将,但其人心思缜密,行事谨慎,辽东军在其手下虽无大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