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砂堋⒎⒄箍炻雀拍睿蛭庑┒家稍惫け救似兰邸J乱捣⒄故歉鋈宋锏绞乱的勘甓龀鼍霾摺⒏吨钍导墓蹋乱倒婊歉鋈硕灾耙怠⒆橹⑼揪兜难≡瘢乱捣⒄褂牍婊歉鋈瞬欢涎扒蠊ぷ饔肷钪柿柯獾亩胶夤獭�
为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应先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员工有不同的培训需要:职业探索性阶段(刚开始工作~25岁)的员工希望了解不同的工作来选定自己一生将从事的职业,主要培训的是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可根据员工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培训;立业与发展阶段(25~44岁)的员工已选定职业,他们特别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企业可以提供帮助他们实现事业成功的培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都应更深入;职业中期阶段(45~58岁)的员工已有了一定事业,他们更希望维护已有的成就,因而需要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免落后被淘汰,可根据他们现有的工作进行更新培训;职业后期阶段(58岁以后)的员工即将退出企业,他们更关心今后的生活,可以减少培训,但要注意他们对其他员工的影响,甚至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培训其他员工。根据员工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帮助员工发展各种能力,向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又是协助员工计划今后的工作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首先是要尊重员工的选择,根据员工的意愿和能力安排工作、提供培训。员工是通过实现企业目标来实现个人目标,企业也可通过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目标来实现企业目标,因此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发展计划相结合,是实现员工、企业共成长、共荣辱的关键。只有当二者的目标一致,企业才能提供符合双方需要的培训,员工才能珍惜培训,最后达到培训目的。
很多百年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传统,这些培训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其中包含了许多百年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通过培训,可以了解组织,更容易与组织融合;可以增长知识和技能,更容易处理工作;可以与组织互动,促进双方沟通。除正规的培训外,员工还可以在工作中边干边学,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培训形式。百年企业的精髓不能通过简单的阶段培训让员工领会,所以很多百年企业会制定一套培训方案,让员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学习到知识和技能、了解更新信息、增进感情。
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和结果进行考察、测定和评价。
每个企业都会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但是由于在评估内容上有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同,可将绩效评估分为品质导向型、行为导向型和效果导向型。品质导向型绩效评估侧重于考评员工的个人特性,以忠诚度、主动性、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为主要内容。这种评估看重员工是什么样的人,而不重视员工的工作成绩。虽然这种评估方式简单易用,但是评价标准往往不具体、不明确,特别是一个人的个性与工作成绩之间并没有某种确定的关系,这种评价忽视了员工贡献。行为导向型绩效评估侧重于员工的工作行为,特别适合一些不好量化评估的工作。这种评估利于让员工改进行为,但是对工作成绩考虑仍然不够。虽然这种评估方式可以帮助改进行为,但并不可能评价到所有相关行为,而且各种行为与工作成绩之间的关系并不很明确。效果导向型绩效评估侧重于员工的工作成绩,特别适用于从事具体生产操作的工人。这种评估方式关心员工的贡献,有可量化的标准比较,可以客观地评价成绩。虽然这种评估可以直接、量化、客观地评价员工成绩,但是过于看重结果、忽视员工的个性和行为,而且成绩往往不仅仅是努力的结果,这种评价难以区分哪些属于员工贡献,哪些属于外在贡献。三种绩效评估各有偏重,但是如果过于依赖某种方式评价,会出现一些弊病,因而提倡综合评估,尽量考虑到员工的方方面面,做到尽可能的公平。
绩效评估的作用是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发扬、哪些方面需要完善、哪些方面需要改正,但是简单的评估结果还不足以令人信服,评估是否做到公平合理才是关键。当员工被评估时,他首先关心的是这种评估方式是否合理,能够真正地评价出工作的态度、行为和成果。衡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会完全不同。兔子和鸭子比赛,如果比谁跑得快,那是兔子胜,如果比谁游得快,那就是鸭子胜。不同岗位的员工不可能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否则就会出现“鸭子永远是落后者”的错误结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标准不同,科研人员和销售人员的标准也不同,只有用合理的方式评估,才能让员工心服口服。同时,评估的公平性也深受员工关注。在评估过程中,员工很关心评估是否被公平地实施,是否会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当一些评估标准难以量化时,更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在设计绩效评估时,要尽可能地设计合理,并且容易被公平地实行。
在实际运用中,绩效评估有很多种方法,如排序法、量表法、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表法、行为瞄定评价法、目标管理法、评语法等,都是较常用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应根据要评估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是否能准确、有效地评估员工,直接关系到员工将来工作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影响工作成果。百年企业在绩效评估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共性,但是他们的评估一般能够让员工满意,否则就不可能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能够让员工满意的绩效评估必须满足两点,一是评估应该合理,能够评价出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成果;二是评估应该公平,可以公平地比较员工之间的差距。如果这两点能够达到,员工就会接受评估结果,并有意地改进工作。
生存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2)
就业保障
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低级需要主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美国心理学家Herzberg将一些较低级的需要归结为保健因素,认为这种因素的激励作用小,但是如果缺乏会引起员工的强烈不满。就业保障属于安全需要,并且是保健因素。安全需要是人们寻求自我保护、免受心理与生理侵害的一类需要,只有当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员工才能安心地工作、生活。就业保障可以让员工感到工作有一定保障,可以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可以安心、放心地在企业里工作。并且就业保障不可缺乏,否则员工会认为工作没有保障,不但不能安心工作,甚至还有跳槽的危险。但是不能用就业保障激励员工,因为收效甚微。
提高就业保障方面的安全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机制。就业保障机制可以保护员工免受失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员工不至于为工作的得失担惊受怕,可以在工作中自由地发挥个人能力。第二,建立正规的员工辞退制度。明确的辞退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辞退行为,避免辞退员工任意化、主观化。员工心理有数,一是可以规范自身行为;二是免受不必要的担心。第三,不断培养员工。员工失业有三种情况,一是企业倒闭;二是员工自身工作态度恶劣;三是员工能力有限。前两种情况是少数,而第三种情况是员工失业的主要原因。很多员工在进入企业时符合企业需要,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员工的能力渐渐不适应企业需要,最终被辞退。员工担心自己有一天被企业淘汰,企业应该帮助员工消除顾虑,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员工提高能力。不断培养员工,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增加员工的信心,更安心地在企业中发展。
除了稀缺人才、高级人才,一般人才市场上是供过于求,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就是已有工作的人的潜在竞争者,随时有可能取代在岗员工的位置。在这种情形下,人们的工作安全感很低,希望能在工作安全感较高的企业工作,因此能够提供较高就业保障的企业往往受到青睐。在这种企业工作的人,具有较高的归属感,愿意在企业中长年服务。如果企业的就业安全感很低,企业的员工终日惶惶,生怕有一天自己就是下一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