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克农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平将军战后所撰写的《在志愿军总部》一书中,给了这些充满疑虑的美国人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们谈判代表团的分析会经常开到深夜。平时每一天这样的预备会,大都由乔冠华主持。会上大家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分析敌人明天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最后由秘书处的几个同志整理综合,经李克农过目后,连夜向上级汇报。待上级答复后,即打印成文,参加谈判的正式代表每人一份。每天到会场都是拎一大叠纸条。这样,不管对方提什么问题,我们都能有条不紊地给以答复或者批驳。如果敌人提的问题,我们事先没准备,这也不要紧,就向对方提出暂时休会,在电话上与李克农或乔冠华商讨对策。   
    可见,这位使美李代表心神不宁的“隐形巨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克农。他,就是这场特殊战役的中朝方面的直接总指挥。紧张的谈判期间,李克农家事纷繁,有忧有喜。   
    赴朝不久,他收到了老父亲不幸去世的电报。当时,大家正在议论工作,坚强的李克农没有告诉别人,他强忍泪水,将电报揣进了口袋。夜晚,李克农独自走到帐蓬外,在黝黑的天空下,面对着西南方鞠了3个躬,以遥祭父亲的在天之灵。想起自己一生在外奔波,全家老小跟着受了不少苦,1946年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北平军调部紧张地工作。这次父亲病逝,他又远在异国他乡。想着想着,泪水不禁夺眶而出,从此直到谈判胜利结束,素爱整洁的李克农没有刮过胡须,以此纪念自己的父亲。   
    喜事也有,1952年8月,他的孙子平安出世。   
    也许是开城留给他的印象太深了,他给孙子起名就叫“凯城”(开城谐音)。据说,南日大将听说李克农添了孙子,特表祝贺。李克农请他给孩子起名,南日说:“我们舌战在开城,就叫开城怎么样?”李克农觉得这名字很有意义,当即同意。谈判夹杂着战争,战争推动着谈判。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到了1953年7月27日。这一天,板门店外格外热闹,世界各地记者云集会场,朝鲜停战的签字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双方首席代表南日和哈里逊从东西两侧走进会场,这两个充满敌意的军官彼此未说一句话,也没有正眼看对方一眼,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各自签字完毕便扬长而去。   
    长达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至此终于落下了帷幕。   
    为防异外事端发生,确保签字成功,早在7月26日,李克农就提出:双方司令员不到现场签字,而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生效,然后再各自向本方司令官送签互换文本,因为从汉城传出消息,李承晚很可能派人来板门店搞刺杀活动。美方对李承晚似乎也有点不太放心。因此,这一锦囊妙计被双方接受。   
    彭德怀司令员是在开城签字的。7月28日上午9时30分,身材高大、面色黝黑的“彭大将军”,倒背着双手,大踏步地走进开城来凤庄签字大厅,胡子刮净的李克农领着杜平、乔冠华、张明远、肖全夫、李逞瑞等人跟随走进会场。 
日内瓦会议的会前工作     
    中共中央赋予的朝鲜停战谈判这一重大使命胜利完成了,而李克农却陷入极度疲劳和虚弱之中,他两鬓雪染,面容消瘦,已有垂暮之兆。   
    1953年2月7日,负责中共中央领导保健的卫生部副部长傅连璋专门就李克农的病况向周恩来递交了一份报告,称:   
    李克农自1943年起,即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病状,每年发作一二次。去年则加重了,每月发作五六次,今年返京后,每天都发作,昨晚并曾晕倒,昏迷了五六分钟才清醒。今早苏联大夫和黄树则同志会诊,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及“过度疲劳”。建议到医院检查治疗,李克农尚未同意。安眠药平常服量为0。2毫克,他竟服过0。8毫克,我已再三劝他不能这样用,如此下去有中毒的危险。   
    周恩来闻讯十分焦虑,他立即将报告转给毛泽东。3月4日,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尚昆同志:   
    克农这样对自己病状的处理是很危险的,请你劝他遵医嘱休养,并决不可那样服药法。毛泽东三月四日   
    李克农的病状,显然引起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与不安。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以后,美国和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仍然不断在朝鲜战争遗留问题上制造事端。同时,美国还力图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印支战争,是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达到重新控制印支地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印支战争的结果,使法国损兵折将,伤亡惨重,政府内阁频频更迭。美国则利用法国的窘境,混水摸鱼,加强对印支战争的干涉,逐步代替了法国在印支的地位。朝鲜战争后,印支战争便成为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主要事件。为讨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措施,苏联政府建议召开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五大国会议,讨论印支问题。   
    1954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发表声明,表示赞同苏联的建议,并宣称:“许多重大问题,首先是亚洲问题,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解决的。”苏联的建议和中国的声明,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要求迅速结束印支战争的呼声日高。在这种情况下,1954年1月至2月,美、英、法、苏四大国外长在柏林召开会议,决定举行由苏、美、英、法、中及其他有关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   
    这次会议对中国来说,非比寻常,因为它是新中国在国际会议上第一次展示出自己的形象。   
    李克农———这位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果敢的外交才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外事活动家,自然被中央列入参加会议的主要人选之中。   
    而李克农却提出,不参加会议,其理由有三:一是“情报部门的三个部门年计划刚通过,需贯彻实施”;二是自己“无国际知识,不懂外文”;三是“身体不健康”。   
    但中央还是决定:李克农参加由周恩来率团的中国赴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看来,这次会议不能没有李克农。   
    周恩来决定:会前的准备工作,由李克农抓总。关于代表团的人选,“告李副部长先行讨论,3月2日上午提出名单”,关于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请李副部长决定”,关于会议对策、编印资料、业务分工等,“请李提出方案”。另外,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人选,均由李克农全权决定。在3月3日到4月19日这一短暂的时间里,李克农投入了紧张的会前准备工作。   
    日内瓦会议将要讨论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李克农对会议可能涉及的各种问题、各种情况,分别列出详细的预案,报送周恩来审定。他还指示有关人员就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拟出29篇发言稿,作为周恩来在会议上发言的依据。   
    此外,李克农还组织外交部、对外联络部、军委联络部、军委情报部、外贸部等单位,就朝鲜问题、印支问题、中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内外政策等,编写了长达1700多万字、共计12大本的资料。这些资料,在以后的会议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的还被提供给了苏联、朝鲜、越南代表团。   
    3月初开始,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随行记者相继到北京集中,进行培训。李克农又指定专人向大家介绍外交礼仪,介绍瑞士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为加强保密工作,李克农还亲自给大家作了有关报告,对译员、机要员、打字员、速记员等都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对未出过国的司机也作了相应的培训。 
抱病出席会议     
    原国民党外交部起义人员刘泽荣提出,应注意全权代表证书的格式和应设立代表团对外发言人。这一建议被李克农采纳,李克农组织代表团发言人黄华、随行记者以及当时常住北京的外国友好记者贝却敌等,多次举行模拟记者招待会,做到心中有数。会议在日内瓦召开,李克农特别指示中国驻瑞士使馆为周恩来及代表团主要成员预租一座别墅,为一般人员预租旅馆,并安装了由日内瓦到国内的电传打字机,保证通讯联络迅速、安全、畅通。代表团工作员共有200多人,安全问题显得格外重要,马虎不得。公安部为确保周恩来的安全,特地  准备了一批小白鼠,被周恩来发现后,他吩咐从飞机上搬走。但李克农还是安排了侦保、化验人员随同前往。   
    医务人员除保健医生黄树则外,还有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