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问题不弄清楚,这里我们不能再住下去了,必须迅速离开。”事情到了这一步,宋季仁只好将实情和盘托出。李克农听毕,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动情地说:“上海这地方,是洋人、阔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推车的瘪三要给巡捕交‘拔头’,推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样的世界,总有一天我们要叫它底朝天!”不久,经中共党组织安排,宋季仁进入中共地下党开办的新华印刷所当排字工,生活算是有了保障,不过晚上的时间仍然给李克农跑交通。
李克农初到上海的这段时间,正是党的秘密工作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时期。
“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机关从武汉陆续迁到上海。
1928年早春的一天,上海云南路与四马路交叉的447号一处二层小楼房里,一家“福兴字号”的商行开张了。这幢楼的楼下,是沿街面的私人诊所,“福兴字号”则租用了楼上的三间大房。“老板”熊瑾玎是位经营湖南土布的行家。半年后,“老板娘”朱端绶也被从汉口接来。在上海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里,“夫妻”二人苦心经营着自家的买卖。
这里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的秘密处所。熊瑾玎的真实身份是中央机关的会计,朱端绶则在机关里担任显影、抄写、传送中央文件和处理机关里的事务等工作。熊、朱二人实际上是一对假夫妻。从1928年11月到193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几乎都在这里举行。周恩来差不多天天来此办公,邓小平、邓颖超、瞿秋白、李立三、任弼时、邓中夏、彭湃、陈赓、李维汉等中共领导,也都经常在这里开会或研究工作。
离此不远的浙江中路112号二楼,是中共中央军委的联络点。戈登路善庆里的一座小楼和1141弄的一个地点,则是中共中央领导看文件和起草文件的地方。
在敌人的眼皮底下,遭受重大损失和严重破坏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终于重新建立和恢复了起来。中共中央的心脏在上海跳动起来。这里是远东第一大都市,地广人杂,便于隐蔽;帝国主义列强在此设立了庞杂的租界,不查户口,易于找住房,对设立党的中央机关、开展秘密活动十分有利。这,是一个任苍龙遨游的大世界。
成为“红色特工”
然而,上海毕竟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中心,是国民党反动派政治、经济、外交的重要阵地,国民党政府驻有许多军、警、宪、特机关,黑社会势力也相当猖獗。这,又是一个险恶之地。中共中央要在敌人的虎口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治保卫工作。
蒋介石也把目光盯向了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的蓬勃发展,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他一面组织大军对中央苏区这一“心腹之患 ”反复进行“围剿”,一面积极筹建他的秘密特务组织,企图利用各种特务手段,搜索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欲将其一网打尽。蒋介石的阴谋是毒辣的,绝不能让其得逞!
1928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一个由周恩来、向忠发、顾顺章组成的特别任务委员会,专门负责中共中央的安全保卫和秘密工作。这个特别任务委员会直接领导“中央特科”。中央特科先后设有总务、情报、行动和交通四个科,其中,情报科由陈赓负责,其任务是利用各种关系打入敌人的心脏,掌握敌人动向,保卫中央安全。行动科初由顾顺章负责,下设红队(也称“打狗队”),专门负责镇压叛徒和国民党特务。不久,中共中央又作出决定:派遣一至二名忠实的同志,到国民党党部以及某种反动机关,做侦探和情报工作。
李克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身于党的秘密战线,成为一名“红色特工”。
不过,李克农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还得从钱壮飞说起。钱壮飞,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先在北京长兴街挂牌行医,后在京绥铁路附属医院工作,并在美术学校兼课。钱壮飞睿智多才,除精通医术外,还擅长书法、绘画,并能写剧本和当演员。
1925年,钱壮飞与好友胡底经过他同学的弟弟、安徽桐城人张暹仲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遭到国民党当局通缉,从北京流亡到上海。
在上海,钱壮飞几经周折,终于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被编入中共法南区委所属的法租界支部,他的一位朋友、安徽舒城人胡底也在这个支部,此时在上海的一家电影公司任职。
钱壮飞初到上海时,没有找到工作,一家老少六七口人,生活难以维持。到了1928年下半年,钱壮飞在上海国际无线电管理处找到了一个职业,从事画广告画和招揽生意等业务。
这个无线电管理处,原是国民党建设委员会官办的一个对外营业机构,专门替住在上海的外国人收发国际来往电报。1928年冬,时任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秘书长的CC派头子陈立夫,为了扩充势力,培植党羽,很快将手伸向这里。他将原来的头头排挤走,把自己的同乡、表亲又是留美同学的徐恩曾安插进去。徐恩曾,号可均,浙江省吴县双林镇人,1896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兼资本家的家庭。徐恩曾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后到美国西屋(Westing House)工厂实习,后又进康奈杰大学(Co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研读工厂管理。1922年回国,初在上海南市自来水厂任总工程师,1927年转至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翌年主持建立了首座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同时受国民党政府建设委员会委托,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无线电台和国际无线电台。
以徐恩曾所学,本来是可以成为中国一位出色的电机工程师的,但他却倚仗和陈立夫、陈果夫的表亲关系,一头钻进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
徐恩曾中等个头,方脸,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平时喜欢穿中山装或西服,外表斯文,一口普通话夹杂着浓重的上海方言,英语说得很流利,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他城府很深,善于钻营,对上司能投其所好,特别是在手握实权的二陈面前,更是态度谦恭,小心翼翼,张口闭口“立兄”、“果兄”。二陈乘车,他亲自开门,二陈交办的事情,他办得滴水不漏,二陈对他非常信任和赏识。
手下人不敢直呼其名,都尊称他为“徐先生”。
正是这位文质彬彬、道貌岸然的“徐先生”,曾把持中统这个国民党庞大的特务组织达14年之久。
“徐先生”儒雅风度,颇能欺人于一时,从中学到大学,和他同班同学的邹韬奋先生,在其《抗战以来》这本书里写道:徐先生的仪表和他担任的职务,似乎完全不配合,他的表面上看来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他无论穿西装或中装,都漂亮整洁,在学校时,他的房间布置得最整洁讲究……
“龙潭三杰”的首次相聚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当面亲热地称邹韬奋为“老同学”、“老朋友”的“徐先生”,为了弄清邹韬奋的政治面目,曾派特务跟了老同学七年之久。
一次,徐恩曾甚至当面直接警告邹韬奋:不当国民党就是共产党,其间没有中立的余地,无所谓民众立场。你们这班文化人,不加入国民党,就是替共产党工作!
邹韬奋面对徐恩曾的威胁,大义凛然地说:我不是共产党,但我愿意投共产党的票,愿意说赞成他们的话,按照法律我有这个自由!说完,愤然拂袖而去。徐恩曾的特务嘴脸可见一斑。
钱壮飞和他同乡,都是吴兴人。国民党的官场似乎更注重同乡之谊。因有这一天然的关系,钱壮飞一到无线电管理处,便受到徐恩曾的另眼相看;而钱壮飞又是如此精明能干,这就无怪徐恩曾对他器重无比,信任有加。
不久,徐恩曾发布命令:任命钱壮飞为他的私人秘书。
这关键的一步棋,自认为聪明的徐恩曾走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1929年11月的一天,钱壮飞到一家电影公司去找老友胡底。在一间摄影棚里,认识李克农的胡底,介绍钱壮飞和李克农见了面。胡底,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胡马,1905年生于安徽舒城。1923年胡底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后经同学介绍结识了钱壮飞,两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