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囊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
[评]
二事皆一时权宜,可为吏役之法。
【译文】
赵从善刚任命为京城百官长时,宫中宦官想让他难堪,就将皇帝下令设醮,道士设祭坛祈祷…所需的三百张红桌交给他筹办,并限令一日内要办齐。赵从善派人到京城中各酒楼。茶馆搜购式样相仿的桌子三百张,清洗干净后,桌面糊上白纸喷上红漆,圆满交差。
又有一次,皇帝及太后驾临聚景园,晚上将路过万松岭,需要三千支火把照路。赵从善立即派人到各妓院取来竹帘,涂上油脂卷起后用绳拴牢,绑在万松岭道路两边的松树上,点燃后如同白昼般明亮。
高宗南渡后以临安为都,想盖一座宫殿,但不仅欠缺瓦材。偏偏又逢大雨,郡守与漕司(漕运官)都烦恼不已。有一名小官建议道:“不如多派些士兵拿着钱,分别到城外的商家向他们借屋瓦,至于屋顶的漏空则用钱俵补,等一个月新瓦运到后再如数赔偿给他们。”郡守照这方法,果然解决了殿瓦的难题,
辛弃疾在长安时,想在后花园搭一座塔楼赏中秋月,这时已是农历八月初了,小官说:“塔楼在中秋前完工没有问题,只是塔顶瓦片可能运送不及,影响进度。”辛弃疾命人到街市宣布:“凡借瓦二十片给钱一百,愿意者限两日内携瓦片至郡守。”于是郡府前的瓦片堆积如山。
[评译]
两件事都是为一时权宜之计,但仍可做为具体办事人员参考。
649、周忱
【原文】
正统中,采绘宫殿,计用牛胶万余斤,遣官敕江南上供甚急。时巡抚周忱以议事赴京,遇诸途,敕使请公还治,公曰:“第行,自有处置。”至京,言“京库所贮牛皮,岁久朽腐,请出煎胶应用。俟归,市皮还库,以新易旧,两得便利。”王振欣然从之。
时边事紧急,工部移文,索造盔甲、腰刀数百万,其盔俱要水磨。公取所积余米,依数成造,且计水磨明盔非岁月不可,暂令摆锡,旬日而办。
【译文】
明英宗正统年间因缮修宫殿,预计需一万多斤牛胶,命人传令江南立即筹集。当时江南巡抚周忱因公进京,途中巧遇使臣,使臣请周忱立即返回江南,周忱却请使臣先行,他自有打算。周忱来到京城后,便求见王振(宦官首领,深受英宗宠信),说:“京城库房中所贮藏的牛皮已有多年,其中多半腐朽,不如清理出来煮炼牛胶,等下官回到江南,立刻买新牛皮归还库房。”就京库而言是以旧换新,就周忱而言是节省时间,圆满交差,双方相互得利,于是王振很高兴的答应周忱的请求。
有一次边境发生动乱,工部下达紧急命令,需打造数万具盔甲和腰刀,并注明头盔要用水磨打造,周忱认为用水磨打造耗费时日,因此下令选用锡材,不到十天,就完成工部所需的数量。
650、张恺
【原文】
张恺,鄞县人。宣德三年,以监生为江陵令。时征交趾大军过,总督日晡立取火炉及架数百,恺即命木工以方漆桌锯半脚,凿其中,以铁锅实之。已又取马槽千余,即取针工各户妇人,以棉布缝成槽,槽口缀以绳,用木桩张其四角,饲马食过便收卷,前路足用。遂以为法。
[述评]
后周文襄荐为工部主事,督运大得其力。嗟乎!此监生也,用人可以资格限乎?
【译文】
张恺是浙江鄞县人,在明宣宗宣德三年以监生(明朝学校有国学,凡入国学者称监生,可任命为官)任命为江陵县令。有一批出征交趾的军堆路过,总督日晡急催着要数百具火炉及架子。张恺于是命木工把方桌桌脚锯去一半,再把桌面中央挖空,中空部分刚好可放置铁锅,就轻易解决军士煮饭的炉灶问题。
后来又要马槽千余,张恺下令会针线的妇女把整匹棉布缝成槽状,槽口系上绳索,四边用木条架起,成为简便马槽,喂过马匹后,就可将槽架折叠后收起,便于行军使用。由于方便省时,所以一直沿用下来。
[述评译文]
后来周文襄(名忱)推荐张恺为工部主事,对漕运总督帮助甚多。唉!张恺虽是以监生任官,但表现不凡,不免让人感叹。人才的选拔怎能以资格来界定呢!
651、张彀
【原文】
张彀为同州观察判官,是时出兵备边州,征箭十万,限以雕雁羽为之,其价翔踊,不可得。彀曰:“矢,去物也,何羽不可?”节度使曰:“当须省报。”彀曰:“州距京师二千里,如民急何?一有责,下官任之。”一日之间,价减数倍,尚书省竟如所请。
【译文】
金朝时张彀(伯英)同州观察判官(察使僚属)。时边境军情紧急,向同州征收十万支箭,并且规定箭羽一定要用雕雁的羽毛,一时雁羽价格暴涨。彀认为:“射出去后就不能再回收,什么鸟的羽毛不可以?”节度使却认为若不按规定,恐怕有抗命之嫌,必须先向中书省报备。张彀说“同州距京师有二千里远,军情紧急已不及禀报,万一怪罪,下官一人承担。”
不用雁羽的消息传出后,一日之间价格下跌好几倍。后来尚书省竟也同意张彀的做法。
652、陶鲁
【原文】
陶鲁,字自立,郁林人,年二十,以父成无事,录补广东新会县丞。都御史韩公雍下令索犒军牛百头,限三日具。公令出如山,群僚皆不敢应,鲁逾列任之,三司及同官交责其妄,鲁曰:“不以相累。”乃榜城门云:“一牛酬五十金。”有人以一牛至,即与五十金。明日牛争集,鲁选取百头肥健者,平价与之,曰:“此韩公命也。”如期而献,公大称赏,檄鲁隶麾下,任以兵政。其破藤峡,多赖其力,累迁至方伯。
[评]
本商鞅徙木立信之术,兼赵清献增价平籴之智。
【译文】
明朝人陶鲁,字自立,郁林人。二十岁时因父死,递补广东新会县丞职位。
有一回,都御史韩雍下令手下官员三天内要备齐一百头牛犒赏军士。韩雍一向令出如山,官员们因没把握,没人敢答腔。只有陶鲁自告奋勇的愿意越级负责这个任务。三司(明朝时以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为三司)及行省各文武长官和他官员都交相责备陶鲁的鲁莽。陶鲁说:“绝不牵连各位。”
陶鲁在城门张贴告示说:“买牛,一头五十金。”有人牵一头牛来到县府,陶鲁立即给人五十金。第二天县民争相牵牛前来,陶鲁仔细挑选一百头健硕的牛只,按市价买下,并声明这是韩公所订的价钱。
由于韩雍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也就欣然接受,于是陶鲁如期交牛。韩雍对陶鲁的机智大加赞赏,于是正式辟召陶鲁为幕僚,掌理兵政。韩雍攻藤峡,陶鲁出力甚多,后官至布政使。
[评译]
陶鲁的做法,是借用商鞅搬木建立公信力的计谋,也兼采用赵清(明朝人,善用兵,官至北平都指挥使)用平粜法救荒济急的智慧。
653、守边老卒
【原文】
丁大用征岭南,京军乏食,掠得寇稻,以刀盔为杵舂。边鄙老卒笑其拙,教于高阜择净地,坎之如臼然,燃茅锻之,令坚实,乃置稻其中,伐木为杵以舂,甚便。
【译文】
丁大用征讨岭南时,因军粮短缺,只得抢夺蛮人的稻谷,士兵用刀为杵,以盔为臼来捣米。有位长年守边的老兵看到士兵们这样的捣米方式,笑他们愚笨,老兵教士兵选一块干净的土地,凿成臼的形状,然后烧茅草使土块更坚硬结实,谷子就可放在土臼中,只要砍根树干作杵就可以捣米。士兵照老兵的话去做,果然轻松无比。
654、韦丹
【原文】
韦丹任洪州,值毛鹤叛。仓卒无御敌之器,丹乃造蒺藜一千具,并于棒头以铁钉钉之如猬毛,车夫及防援官健各持一具,其棒疾成易办,用亦与刀剑不殊。
【译文】
韦丹在洪州时,碰到毛鹤人作乱。由于事出突然,州内没有足够御敌武器,韦丹命人砍蒺藜,削成棒状,并在棒头钉上许多铁钉,好像刺猬毛一样,车夫及守卫军人各一棒,由于制造简便,一千支的蒺藜棒很快就造好,而使用起来效果和刀剑不相上下。
655、李允则
【原文】
宋真宗时,李允则知沧州。虏围城,城中无炮石,乃凿冰为炮,虏解去。
近时陈规守安州,以泥为炮,城亦终不可下。
【译文】
宋真宗时,李允则(字垂范)治理沧州。有一次胡人围城,城内空有大炮,没有炮弹,李允则命人凿冰块为炮弹,结果击退胡人。
近时陈规(字元则)守安州时,用泥为炮,也守城成功。
656、太宗卒
【原文】
太宗以北兵渡淮,时无一苇之楫。有人于囊中取干猪脬十余,内气其中,环著腰间,泅水而南,径夺舟以济。
【译文】
宋太宗率北方兵渡淮河,找不到渡河的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