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缟纾壹曳缬曛 钡染洹=窬悴患都小J瞧渖⒇醵唷H簧L罗什一,犹可考见崖略。谨厘为八卷,而仍以李邴、周必大、周紫芝序三篇冠之卷首,以存其旧焉。
  △《横塘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许景衡撰。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宣和中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高宗朝至尚书右丞。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卒谥忠简。事迹具《宋史》本传。景衡虽源出洛学,而立身刚直,不与贾易诸人嚣争门户。其文章坦白光明,粹然一出於正。在徽宗时,即极言财力匮乏,请罢花石纲运,为王黼所中而去。及从高宗在扬州,又与黄潜善不协,借渡江之议,斥逐而死。虽厄於权倖,屡起屡踬,而终始不挠。今集中所存奏议,如《论童贯误国》、《辨宗泽无过》、《论王安石当自便》、《乞宽恤东南》诸劄子,皆诚意恳挚,剀切详明。其他亦多关系国家大计。虽当时不能尽用其说,而史称“既没之后,高宗每念其遇事敢言,追思不置”。亦足见其忠爱之忱,有以感孚於平素也。至其诗篇,乃吐言清拔,不露伉厉之气,如“玉樽浮蚁一样白,青眼与山相对横”诸句,殊饶风调。胡仔《渔隐丛话》谓:“寇准诗含思凄婉,富於音情,殊不类其为人。”今景衡亦然。盖诗本性情,义存比兴,固不必定为濂洛风雅之派,而后谓之正人也。《宋史·艺文志》载《横塘集》三十卷,《书录解题》亦同。自明以来,传本久绝。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裒缀,以次排纂,厘为二十卷。《朱子语录》尝称陈少阳事,其详见《许右丞哀词》中,今已不睹是篇。则钜制鸿裁,佚者不少。其幸而存者弥宜宝贵矣。
  △《西渡集》·二卷、《补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洪炎撰。炎字玉父,南昌人。元祐末登进士。官至著作秘书少监。炎与兄朋、刍,弟羽,号曰四洪。皆黄庭坚之甥,受诗法於庭坚。羽元符中以上书入党籍,不幸早卒,篇章散佚。故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中仅列刍、炎、朋三人。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云羽集不传,惟载朋《清非集》一卷、刍《老圃集》一卷、炎《西渡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并同。自明以来,《清非》、《老圃》二集并佚。近乃从《永乐大典》复裒辑成帙,惟炎集仅存,而亦无刊版。此本为浙江鲍氏知不足斋所藏,惟分上、下二卷,与陈氏所载少异。然《老圃集》陈氏亦称一卷,而今日掇拾残賸,尚非一卷所能容。则或《书录解题》传写之讹,《宋志》因之,均未可知也。炎诗酷似其舅。今全集岿然独完,殊足宝贵。卷未所附朋诗九首、刍诗二十四首、记二篇,不知何人所辑。观其所引之书,如《宋元诗会》、《辟疆园宋文选》,皆康熙中人所集,则亦出近时人手矣。二人诗集已别著录。此为复赘,故删之不录焉。
  △《老圃集》·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洪刍撰。刍字驹父,南昌人。绍圣元年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谪沙门岛以卒。刘克庄《后村诗话》曰:“三洪与徐师川皆山谷之甥。”龟父警句,往往前人所未道。然早卒,惜不多见。驹父诗尤工,陆游《老学菴笔记》亦极称其《窜海岛》诗“烟波不隔还乡梦,风月犹随过海身”句。盖当时文士颇重之。
  然刍之窜也,《枫窗小牍》谓坐为金人括财太峻,颇称其冤。今考王明清《玉照新志》所载,则刍实於根括金银之时,入诸王邸中,以势挟内人唱歌侍酒。得罪名教,殆不容诛。当时仅斥海滨,殊为佚罚。其人如是,其诗本不足重轻。特其学有师承,深得豫章之格。但以文论,固不愧酷似其舅之称。录六朝人集者存沈约、范云,录唐人集者存沈佺期、宋之问。就诗言诗,片长节取,亦古来著录之通例也。《宋史·艺文志》载《老圃集》一卷。久佚不传。《宋诗纪事》仅从诸地志、类书中捃摭数篇,不及百分之一。惟《永乐大典》所载尚得一百七十首,殆当时全部收入欤?以篇帙稍多,谨厘为上、下二卷,以便循览焉。
  △《丹阳集》·二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葛胜仲撰。胜仲字鲁卿,丹阳人。绍圣四年进士。又试学官及词科,俱第一。官至华文阁待制,知湖州。绍兴元年乞祠归。十四年卒,谥文康。事迹具《宋史·文苑传》。据其婿章倧所作行状,称有文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初刊版於真州,兵燹残阙。隆兴甲寅,知州事宋晓修补之,自跋其后。淳熙丙午,知州事姚恪又为重鋟,中书舍人王信为之跋。自明以来,传本遂绝。今据《永乐大典》所载,以类裒辑,得文十五卷、诗七卷、诗馀一卷,又附录行状、谥议为一卷,共成二十四卷。王信跋及章倧行状并称:“宣和北伐之时,胜仲贻书蔡京,力言其不可。”然《宋史》本传不载此事,集中亦无此书。又称“由兖州教授入为太学正,时上幸学,多献颂者,胜仲独献赋。上命中书第其优劣,胜仲为首”。今集中亦无此赋。他如本传所载《论郭天信不当提举议历所》、《论僖祖庙增置殿室不必毁》,其奏议并佚不存。又所称官谕德时为仁、孝、学三论献太子者,今惟存《孝论》、《学论》,而《仁论》竟无可考。则其散失者已多。然观其四分之一,亦足以见其大凡矣。胜仲为太府少卿时,能拒盛章之援引。知汝州时,能拒李彦之括敛。知湖州时,能拒朱勔之求白雀、鸂鶒。其气节甚伟。历典诸州,皆有幹略。再知湖州,遭逢寇乱,复有全城之功。其宦绩亦足以自传。
  本不尽以文章重。即以文章论之,在南北宋间,亦褎然一作者也。欧阳修尝辑建隆至治平故事为《太常因革礼》一百篇。胜仲官太常卿时,复手续其书为三百卷。
  故於当代典制最娴。官谕德时,尝纂历代太子事迹为《承华诏美》。又考论诸史为《评古篇》。故於古今成败最悉。崇宁三年居父丧,尽阅释氏《大藏经》。故所著作,往往阐明佛理。惟青词、功德疏、教坊致语之类,沿宋人陋例,一概滥载於集中,殊乖文体。流传既久,姑仍其旧,付诸无讥之列可矣。
  △《毗陵集》·十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张守撰。守字全真,一字子固,常州晋陵人。崇宁元年进士。高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绍兴中历官参知政事,兼权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知建康府。
  卒谥文靖。事迹具《宋史》本传。所著《毗陵集》,见於陈振孙《书录解题》者五十卷。其本久佚。故遗文世不概见,仅《前贤小集拾遗》中载其诗一首而已。
  今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蒐辑编缀,约尚存十之三四。谨校订排次,厘为一十五卷。而以娄机等所作谥议文二篇附之於后。史称守家贫好学,过目不忘。故所为文,具有体幹。而论列国家大事,是非利害,如指诸掌。卓有经世之才,尤非儒生泥古者所可及。本传载其建白诸事,如《论防淮渡江利害》、《论金人侵淮有四路,宜择帅捍御》、《论大臣宜以选将治兵为急,不急之务付之六曹》、《论幸蜀十害》、《论宰相非人》、《论敌退后措置二事》。今其文具在集中。他如《论守御事宜》、《乞以大河州军为藩镇》、《乞修德》诸劄子,史所不载者尚多。无不揣切时势,动合机宜。其大旨在经营淮北以规复中原,而不欲为画江自守之计。虽其时宋弱金强,未必尽能恢复。要其所言,不可不谓非一时之正论也。
  至其荐汪伯彦、秦桧,颇乏知人之明。则瑕瑜不掩,亦不必曲为之讳矣。
  △《浮溪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汪藻撰。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登崇宁二年进士。历官显谟阁大学士、左太中大夫。封新安郡侯。事迹具《宋史·文苑传》。藻学问博赡,为南渡后词臣冠冕。其集见於晁公武《读书志》者仅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始载有《浮溪集》六十卷。而赵希弁《读书后志》又增《猥稿外集》一卷、《龙溪文集》六十卷,共一百二十一卷。《宋史·艺文志》并著於录。然赵汸跋《罗愿小集》,谓《浮溪》之文,再更变故,失传颇多。则明初已非完帙,其后遂亡佚不存。后有胡尧臣者,别得《浮溪文粹》十五卷,刊行於世。而其原集终不复可见。今检勘《永乐大典》所载,视《文粹》所收,不啻倍蓰。虽未必尽符原数,而什可得其六七。统观所作,大抵以俪语为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