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妄为附会经传,音译舛讹,遂以鄂敦塔拉之潜行复见者,指为河源。以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即古积石山者,指为昆仑。《元史》因而采入《地理志》中。耳食相沿,混淆益甚。我国家德威遐播,天山两道,尽入版图。月竁以西,皆我户闼。案图考索,知河有重源,笃什所访,仅及其伏地再出者。而河水之出葱岭于阗,注盐泽,潜行至积石者,则笃什皆未之见。伏读御批《通鉴辑览》,考核精详,河源始确有定论。斯同此书,作于康熙之初,核以今所目验,亦尚不尽吻合。然时西域未通,尚未得其实据。而斯同穿穴古书,参稽同异,即能灼知张骞所说之不诬,而极论潘昂霄等之背驰骛乱。凡所指陈,俱不甚相远。亦可谓工於考证,不汨没於旧说者矣。录存其书,益以见睿鉴折衷,超轶万古也。
  △《两河清汇》·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薛凤祚撰。凤祚有《圣学宗传》,已著录。凤祚虽亦从讲学者游,而其学乃出鹿善继、孙奇逢,讲求实用。故其算术受於西洋穆尼阁,以天文名家。国初言历法者,推为独绝,梅文鼎《勿庵历算书记》所谓青州之学也。而亦究心於地理,故能详究两河利病,以著是书。卷首列黄河、运河两图。一卷至四卷为运河修筑形势,北自昌平、通州,南至浙江等处,河、湖、泉、水诸目,皆详载之。
  五卷、六卷则专记黄河职官、夫役、道里之数,及历代至本朝治河成绩。七卷则辑录前明潘季驯《河防辨惑》、国朝崔维雅《刍议或问》二书。八卷则凤祚所自著也,曰《刍论》,曰《修守事宜》,曰《河防绪言》,曰《河防永赖》。书中援据古今,於河防得失,疏证颇明。惟《海运》一篇,欲访元运故道,与漕河并行,盖犹祖邱濬之旧说。则迂谬而远於事情,遂为白璧之微瑕,无是可矣。
  △《居济一得》·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伯行撰。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乃伯行为河道总督时相度形势,录之以备参考者。前七卷条议东省运河坝闸堤岸。及修筑、疏浚、蓄泄、启闭之法。於诸水利病,条分缕析,疏证最详。后附《河漕类纂》一卷,则仅撮大概。盖伯行惟督河工,故漕政在所略也。大旨谓河自宿迁而下,河博而流迅,法宜纵之;宿迁而上,河窄而流舒,法又宜束之。徐邳水高而岸平,泛滥之患在上,宜筑堤以制其上;河南水平而岸高,冲刷之患在下,又宜卷埽以制其下。又有三禁、三束、四防、八因诸条,皆得诸阅历,非徒为纸上之谈者。伯行平生著述,惟此书切於实用。迄今六七十载,虽屡经疏浚,形势稍殊。而因其所记,以考因革损益之故,亦未为无所裨焉。
  △《治河奏绩书》·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附《河防述言》·一卷(内廷藏本)
  国朝靳辅撰。辅有《奏疏》,已著录。是书卷一为《川泽考》、《漕运考》、《河决考》、《河道考》。卷二为《职官考》、《堤河考》及《修防汛地埽规》,河夫额数、闸坝修规、船料工值皆附焉。卷三为辅所上章疏及部议。卷四为各河疏浚事宜及施工缓急先后之处。其《川泽考》所载,於黄河自龙门以下,至淮、徐注海,凡分汇各流,悉考古证今,颇为详尽。於注河各水及河所潴蓄各水,亦缕陈最悉。其《漕运考》亦然。《河道考》於临河要地及距河远近分条序载,较志乘加详。至於堤工修筑事宜,则皆辅所亲验,立为条制者矣。辅自康熙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凡三膺总河之任,故疏议独多。其专以治上河为治下河之策,虽据一时所见,与后来形势稍殊,然所载修筑事宜,亦尚有足资采择者。与张伯行《居济一得》,均尚非纸上之空谈也。
  又《河防述言》一卷,为张霭生所撰。皆追述其友陈潢之论,故曰“述言”。
  潢字天一,号省斋,钱塘人。为辅之幕客。辅治河,多资其经画。康熙甲子,圣驾南巡,辅以潢功上闻,特赐参赞河务按察司佥事衔。其书凡十二篇,一曰《河性》,主於顺而利导之。二曰《审势》,谓凡有所患,当推其致患之所以然。三曰《估计》,谓省工省料,其坏必速,所费较所省为更大。四曰《任人》,主於慎选择,明赏罚,而归本於正己以率属。五曰《源流》,谓河水本清,其淤涨由挟中国之水。六曰《堤防》,主潘季驯以堤束水,以水刷沙之说,而尤以减水坝为要务,七曰《疏浚》,主於溃决之处先固其两旁,不使日扩,乃修复故道,而借引河以注之。八曰《工料》,工主於核实,料主於豫备。九曰《因革》,言今昔形势不同。十曰《善守》,谓黄河无一劳永逸之策,在时时谨小慎微,而归重於河员之久任。十一曰《杂志》,述治河之委曲。十二曰《辨惑》,则驳当时之异议也。其言往往中理,与靳辅书足相发明。今录附辅书之末,以资参考。书前冠黄河全图,乃霭生自作。虽不及钦定《河源纪略》之明确,而远胜笃什等之所记。又靳辅《奏疏》一篇,虽专为潢而发,然颇足见当日治河之始末,今亦并存之焉。
  △《直隶河渠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陈仪撰。仪字子翙,号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充霸州等处营田观察使。是编即其经理营田时作,所列凡海河、卫河、白河、淀河、东淀、永定河、清河、会同河、中定河、西淀、赵北口、子牙河、千里长堤、滹沱河、滏阳河、宁晋泊、大陆泽、凤河、牤牛河、窝头河、鲍邱河、蓟河、还乡河、塌河淀、七里海二十五水,皆洪流巨浸也。虽叙述简质,但载当时形势,而不详古迹。又数十年来,屡经皇上轸念民依,经营疏浚,久庆安澜。
  较仪作书之日,水道之通塞分合,又已小殊。然仪本土人,又身预水利诸事,於一切水性地形,知之较悉。故敷陈利病之议多,而考证沿革之文少。录而存之,亦足以参考梗概也。
  △《行水金鉴》·一百七十五卷(通行本)
  国朝傅泽洪撰。泽洪字穉君,镶红旗汉军。官至分巡淮扬道、按察司副使。
  是书成於雍正乙巳。全祖望作《郑元庆墓志》,以为出元庆之手。疑其客游泽洪之幕,或预编摹。然别无显证,未之详也。叙水道者,《禹贡》以下,司马迁作《河渠书》,班固作《沟洫志》,皆全史之一篇。其自为一书者,则创始於《水经》。然标举源流,疏证支派而已,未及於疏浚堤防之事也。单锷、沙克什、王喜所撰,始详言治水之法。有明以后,著作渐繁,亦大抵偏举一隅,专言一水。
  其综括古今,胪陈利病,统前代以至国朝,四渎分合,运道沿革之故,汇辑以成一编者,则莫若是书之最详。卷首冠以诸图。次《河水》六十卷,次《淮水》十卷,次《汉水》、《江水》十卷,次《济水》五卷,次《运河水》七十卷,次《两河总说》八卷,次《官司》、《夫役》、《漕运》、《漕规》凡十二卷。其例皆摘录诸书原文,而以时代类次。俾各条互相证明,首尾贯穿。其有原文所未备者,亦间以己意考核,附注其下。上下数千年间,地形之变迁,人事之得失,丝牵绳贯,始末犁然。至我国家,敷土翕河,百川受职。仰蒙圣祖仁皇帝翠华亲莅,指授机宜,睿算周详,永昭顺轨,实足垂法於万年。泽洪於康熙六十一年以前所奉谕旨,皆恭录於编,以昭谟训,尤为疏瀹之指南。谈水道者观此一编,宏纲巨目,亦见其大凡矣。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齐召南撰。召南字次风,台州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历代史书各志地理,而水道则自《水经》以外无专书。郭璞所注,久佚不传。郦道元所注,详於北而略於南。且距今千载,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诸水,亦多非其旧。国初馀姚黄宗羲作《今水经》一卷,篇幅寥寥,粗具梗概。且塞外诸水颇有舛讹,不足以资考证。召南官翰林时,预修《大清一统志》,外藩蒙古诸部,是所分校。故於西北地形,多能考验。且天下舆图备於书局,又得以博考旁稽。乃参以耳目见闻,互相钩校,以成是编。首以海,次为盛京至京东诸水,次为直沽所汇诸水,次为北运河,次为河及入河诸水,次为淮及入淮诸水,次为江及入江诸水,次为江南运河及太湖入海港浦,次为浙江、闽江、粤江,次云南诸水,次为西藏诸水,次漠北阿尔泰以南水及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