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方的通事,听了两人无意中的对话,掩口而笑。李鸿章发觉,忙拉了许应骙一把,许应骙这才自知失态,敛容端坐,不再声张。
窦纳乐此时站起身来,伸出右手,指着地图,从深圳湾一挥而下,一直到大鹏湾,然后说:“本公使认为,从这条线以南的全部地区,都应该划归大英帝国,才足以保证香港的安全。”
李鸿章吃了一惊!他实在没有料到窦纳乐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这么一片地区,不仅囊括了香港周围的大屿山以及大大小小的离岛,包括了整个九龙半岛,向大陆大大推进,将新安县地界割去三分之二,总面积超过香港本岛的十倍以上!
许应骙也张口结舌:“这……这……”
张荫桓忧虑地看着李鸿章:“中堂!”
李鸿章面有愠色,松弛的泪囊微微抖动,两眼定定地看着窦纳乐。尽管他事先对英国人有所警惕,仍然估计失误,他感到自已被窦纳乐耍了!
各人心里一本账。窦纳乐的那本账,远非李鸿章所能看透的。
自从英国相继割占香港和九龙之后,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放弃继续扩张的企图。
早在1863年,港英官员就曾提议在扼守维多利亚港东部入口的鲤鱼门设立炮台,英国有关当局认为这对于巩固军事立足点很有价值;1884年,萨特金少将曾要求英国战争部攫取整个九龙半岛,扩展到北面的山岭和一些海岛;1886年,萨特金的继任者曾马伦上将又旧事重提;1890年,第十任港督德辅向英国殖民地部报告,把中国为修筑广九铁路所作的初步勘察工程说成是中国打算在吐露港修建炮台,俯视英国殖民地,以此作为拓界的借口……
这些提议、要求、报告,都未能实现,当然不是英国和香港政府不想拓界,而只是因为时机还未成熟。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节节败退,隔岸观火的第十一任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调整和扩展本殖民地”的机会来了,他在1894年11月9日致函英国殖民地大臣Ripoa:
……我请阁下注意下列事实:加普礁和横澜岛及其上面的两个有价值的灯塔属于中国。港口的东、西进口鲤鱼门海峡和青洲水道属于中国。鲤鱼门要塞是中国领土。海港北岸方圆二英里之外属于中国。九龙城属于中国。距维多利亚港只一英里左右的鲤鱼门水域属于中国。
中国本身,或是同中国或英国开战的另一个国家可能登陆珠江北岸或鲤鱼门海峡外的大鹏湾,南下九龙半岛,这不仅对我守军不利,而且很容易从中国领土炮轰维多利亚港,截断粮食供应。
窃以为,香港边界应该推至大鹏湾,从那里沿伸到深圳湾,至少也得像威斯特利走向那样,从东北面鲤鱼门海峡伸展到九龙背后的山顶,包括珠江口及汲水门在内,以确保女王这块有价值的属土的安全。再者,加普礁、横澜岛、大屿山和所有香港三英里以内的海岛均应割让给英国。否则,一旦爆发战争,本殖民地将难以防守。
如果女皇陛下政府有意在适当时候介入中日战争,我冒昧地祈求上述建议受到仔细考虑。这算不上大计,但在中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之前,应当施加压力。
威廉·罗便臣在信中还附了驻军司令柏加的一封信,信中强调中国军队控制港口对香港英国统治的不利因素,甚至连墓地和九龙城的存在也包括在这种因素之内。
数日后,威廉·罗便臣又发出第二份文件,还把香港巨商遮打的一封信转给殖民地大臣Ripoa。遮打在信中说:
如果说割取对岸大陆的一角并完全控制邻近水域,对本殖民地安全和应付欧洲敌人是非常必要的话,更不用说对付中国了。
中国的国力现在正处于最低点,但考虑到日本的进步,五十年之后,也许二十年,中国可能成为一处军事强国,具备足够的技术知识开发她的自然资源。到那时候,如果香港边界仍像现在一样,中国的舰队停泊在九龙湾,周围的山头和岛屿都为中国所有,我们往哪里躲?只有靠人家发慈悲……
1860年的争议现在又旧事重提。我们现在的要求正是当年的要求;那就是对殖民地安全所必需的东西。由于武器的改进和战争形式的变化,当年足够的,现在已不够了,我们必须多要些……
目前的大好时机一纵即逝。不管日本今天的成功有多大,不管中国的屈辱有多深,中华帝国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她不会长期安于现状。日本对华战争将激起全面起义;二十年后的中国将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想做就立即去做,时不我待。
遮打的信还要求“赶走九龙城的中国混蛋”,赶走中国海关,包括它的派出所、税收站、收税员、侦探、特务,这样就有地方容纳更多的人士,工业上将获得土地和水源,在家禽、蔬菜方面可以不依赖广州……
威廉·罗便臣对遮打的要求给予极力支持,因为在他接任港督之前,香港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站的地位已经被后来居上的上海所取代,香港的经济在威廉·罗便臣的任期内全面衰退,所以这位港督迫不及待地希望扩展他治下的殖民地,以摆脱困境。但英国政府当时仍然对此顾虑重重,外交部仅仅将罗便臣的报告“记录在案”,殖民地部次长爱德华。温菲尔德提醒罗便臣,他的献策超越了他的职责。
1895年4月,战败的中国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俄、德、法随之哄起,“干涉还辽”,并以此为由,向清政府索取种种利益,与老牌的殖民霸主英国争雄,“日不落帝国”在远东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5月,英国海陆军联合会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份报告,从英国的战略考虑,建议在香港“展拓并调整界址”。报告说,适当地保卫香港的安全,不仅需要完全控制香港与大陆之间的水面,而且有必要控制其南面和北面的海洋。南面的海岸已由英国掌握,而北面的海岸仍由中国管辖,必须夺过来。这份报告得到了英国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赞同。
1895年8月三日,福建古田发生教案,英国传教士死伤多人,伦敦和香港的英商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拓界的极好时机,遮打代表香港立法局非官守议员并取得香港总商会的支持,再次致函港督罗便臣,希望借此要求中国开放江西并展拓香港界址。与此同时,英商中华社会香港分会也提出同样要求,该会主席克锡并且在11月6日具体提出,香港界址应“扩大到包括大鹏湾和九龙半岛”。
1896年10月和11月,英国殖民地防务委员会两次提出备忘录,敦促政府采取行动。
1897年1月,新任殖民地大臣张伯伦致函索尔兹伯里首相,指出:德国似乎决意要占领中国的一些领土,“我们除了照此办理,将别无选择。”
1897年11月,德国果然强占了胶州湾,俄国随后在12月强占了旅顺、大连,更在英国本土和香港殖民地引起轩然大波。12月3日,英商中华社会香港分会致电伦敦总部:“如果德国或其他任何强国取得中国领土,希望英国在香港拓界一事上能有所成就。”12月14日,也就是俄国军舰占领旅大的当天,威廉·罗便臣也催促英国殖民地大臣张伯伦立即采取行动。张伯伦本来就主张在列国竞争中采取坚决态度,坚持帝国的扩张,否则将永远失去机会,对首相索尔兹伯里的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极为不满。在英国和香港军、政、商各界的压力之下,面对德、俄在华步步得逞的严峻现实,索尔兹伯里不得不承认他幻想“在一个竞争的时代保持垄断时代的既得利益”政策的破产,在1898年年初把他兼任的外交大臣职务交给强硬派贝尔福代管。
1898年3月7日,法国在俄国支持下,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并要求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保证: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作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于3月17日向伦敦报告了这一最新势态,提醒英国政府:如果法国的这些要求得到满足,那么香港的拓界将成为不可能了!此时,任满回国的威廉·罗便臣也再一次呼吁政府向中国攫取土地。3月28日,英国政府正式指示窦纳乐,要求他从中国政府取得保证,如果法国租借广州湾,英国随时可以要求展拓香港界址。
至此,早就按捺不住的窦纳乐总算得到了“尚方宝剑”。他根本不满足于两广总督谭钟麟许诺借给香港一小块地方修筑港口、炮台,而且认为香港政府和军界、商界先前曾提出的拓界理由也过于琐屑,什么墓地啊,靶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