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势中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个小时后,刘邓的全班指挥人马到达太行前线。上党大胜。蒋介石签订《双十协定》。刘邓创作了“解放战争序曲”这一杰作。
  在时间和空间上所赢得的东西,对于军事行动是多么重要啊!
  眼下,再不会有美国的飞机把部队运往大别山了。
  邓小平拂袖,出门钻人雨中。
  野战军司令部设在一座地主的院落里,房屋高而宽大。李达面前七部电话机,拿起这个,响起那个。
  李达从抗日战争开始就一直襄助刘邓,不离左右。刘伯承历来主张司令部要精干,他的“袖珍司令部”是出了名的,四位主管干部没配一个秘书。大大小小的战役从战前计划到战斗组织实施、战后总结部署,都由李达亲自动手、动腿、动嘴。在野战军司令部各级干部中,李达是休息最少的一个。他谦诚执著,多年来又耳儒目染刘伯承“心细如发”、“周全慎密”的作风,所以事必躬亲,部队每到一处就带着军政处处长杨国宇检查群众纪律,甚至连部队的临时厕所挖的地方对不对、掩埋得好不好都要过问。
  过黄河以来,部队在战斗间隙还休整过一两天,李达却像上了套一般连轴转;拿下羊山,部队休整了,他反倒更忙。往后方转送的,从后方调运的,车、马、人、物、吃、喝、拉、撒、住,哪一样想不周全都会出问题。最费精力的是南下大别山的战略展开构想。作为野战军的参谋长不能“上了轿才缠脚”,他需要在兵马未动之前,给统帅部提供一份完备的战略蓝图。
  李达被超负重荷压得头发一把一把掉,眼圈烂了般的殷红。他没有烟酒嗜好,实在难以支持了,就嚼一口大葱,喝一口醋,厚厚的嘴唇吧嗒一阵子,说不出什么道理,那疲惫到了极度、僵硬得失去韧力的神经在辛辣和酸涩的刺激中渐渐又恢复了弹。
  早上,刘伯承让卫士长“押”着李达去睡觉。刘伯承前脚刚走,他又偷偷溜回司令部。未料,刘伯承转了几圈又回来,一眼瞅见抱着电话机的李达,实在是火了:“啷个搞的嘛!这个时候,你要是病倒了,不是要我的命吗?”
  李达憨笑着摆摆手,对着话筒喊:“不行!赶快把那里的电话线架通!随时报告水情。不行,20分钟必须架通……”
  刘伯承无可奈何。
  邓小平匆匆走进来。
  刘伯承忙问:“堤上情况怎么样?”
  “不好。”邓小平转过身又对李达说,“险情不减,再拉两个团;上去,多备一些麻袋、草包。”
  情报处处长柴成文走进来报告:“现在又有桂系两个师往这里调,加上从陕北、山东调来的五个师和原有的东、南、西三面围敌,一共是13个师,30个旅,35万人。从所得情报看,敌可在两天内完成合击之势。”
  刘伯承沉思。
  李达说:“11纵报告,今天进入梁山以西、郓城以北。各部队都在想办法迷惑敌人——用石灰粉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撒上问北的标志;在能通过部队的徒涉场、渡口,用高粱杆搓成向北的箭头;有的部队还沿途不住地打空枪。敌人不知所措,真的以为我们要北渡黄河。从徐州、开封调来的敌军尾追他们向北去了。”
  “好!”刘伯承站起来,“让他们动作再大些,一定要造出主力北渡黄河的声势,吸引敌人越多越好!”
  邓小平:“必要时,可使一部渡河,彻底消除敌人的犹豫、访惶!”
  李达:“11纵新组建不久,我想让冀鲁豫军区配合他们向黄河佯动,牵制敌人。”
  刘伯承:“很好,就这么办。”
  李达匆匆离去。
  邓小平点着一支烟。
  刘伯承摘下眼镜擦拭。
  走?留?
  10万大军面临抉择。
  战场局势不测如阴阳,难料如鬼神,贵在临期应变。大帅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刘伯承:“邓政委,我们马上开个会。”
  邓小平:“打破常规,除各纵队领导,把司、政、后机关各部处的同志都请来!柴成文,通知他们,速到!”
  会议气氛热烈、活跃。
  天气闷热,陈再道解开衣扣,撩起衣襟扇风:“我的意见是再打它一两仗再走。虽然连续作战,部队疲劳,但我们是胜利。师,士气旺盛;而且现在华东野战军的五个纵队已经到达郓城巨野地区,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完全有能力、有把握歼敌一路或两路!”
  杨勇上来烟瘾,烟头对烟屁股,一根接一根:“敌人数量虽多,但一部分是败军,一部分是长途奔袭,他们到了鲁西南,地形不熟,又没有群众支持,成了聋子、瞎子,我们在内线作战则如鱼得水。抓住时机再干它几个师,既甩了包袱,又吃了肉,何乐而不为!”
  杜义德说:“到嘴的肉不吃是可惜。如果顾及黄河决堤,或蒋介石炸坝,也可到豫皖苏地区寻机再打几仗,那样对于打开豫皖苏的局面、扩大战果都非常有利。”
  陈锡联向来决策果断,思维敏捷,心直口快,素有“陈大炮”之称。此时,“大炮”却引而不发。都讲了,他才开口道:“你们说得都有道理。我来放一炮。蒋介石一桌一桌给我们送酒席,我比你们还想吃。我块头大,容量也大嘛!”
  陈锡联夸张地拍拍肚子。
  大家笑起来。
  “可是还要考虑到我们毕竟是连续打了一个月的仗,部队的休整、干部的调整、俘虏的补充和训练等问题都没有解决。这不可忽视!我认为,不管内线作战或立即南下,都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建议,还是按原计划休整到8月15日左右,尔后视情况再定。”
  刘伯承、邓小平讲话不多,中神贯注地听着。偶然插上一两句、提出些问题,把大家的思想引向深处。间伯承拿起放大镜,走到敌情标图前,反复审视敌人的兵力部署,并详细向参谋人员询问敌军各个部队的主官姓名名、部队实力、装备状况、作战特点等情况。他又走到南下地图前,放大镜从东起连云港、徐州,西到伏牛山,北起黄河,南至长江边,一点一点地移动着……他的眼睛随放大镜又从鲁西南、陇海路向南移动、再移动,直到长江边;转而注意力又集中到津浦线的徐州、蚌埠,向南到合肥、南京、安庆,再西移到平汉路的武汉三镇和信阳、许昌、郑州诸点
  时间很快过去了,李达宣布休会,吃午饭。
  作战科同志匆匆吃过午饭,齐集作战室议论着上午的会议。
  作战参谋王文帧说:“整个上午,我的精神都紧张到神经末稍了。从首长的讨论中能学到许多东西。以前只是背地图、熟悉地图,可是地图在今天不再是一张纸,活了!”
  张生华说:“没有全局在胸,没有深思远虑、切磋琢磨和丝丝人扣的思维,想使地图复活是很难的。”
  章安翔轻轻拍着桌子说:“可惜呀!诸位当中如果有一位是文学家,上午的事就可以写一篇很好的特写或小说。”
  作战科科长笑了:“参谋官们,抓紧时间干咱的活儿,文学家会有的!”
  大家停上闲谈,开始工作。
  邓小平走进作战室。
  “已经开始工作了?好嘛,参谋人员应该这样!你们注意,要立足一个‘早’字,要做好随时南下的一切准备。小张,你告诉1号(刘伯承),请他休息一下;我到3、6纵队看看,顺便再到河堤走一走。”
  邓小平离去不久,刘伯承就来到作战室。他又驻足在地图前,先是用放大镜从东到西、从北到南移动,不时用拇指和中指比量陇海线至长江边、津浦路到平汉线的距离,最后他把注意力集中到陇海路、黄泛区、涡河、洪河、汝河、淮河……
  刘伯承自言自语:“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全局得势,譬之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统帅的决心是统帅的智慧和意志的体现,是统帅运用其渊博学识、丰富经验,发挥其预见性和洞察力的产物。即便是再伟大、再高明的统帅,定下决心的过程也是高度紧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痛苦的过程,犹如胎儿躁动于母腹之中。
  忽然,刘伯承转过身,问参谋们:“你们是啥子意见哟?”
  没有人敢回答,都知道这个问题太重大了。
  “你,小张,你的胆子大,敢于发表意见,摆摆看嘛。”
  张生华平素是敢于提建议的,但事关战略决策,他不敢贸然开口。
  “怎么?问题大,把你们都吓住了?参谋么,就是要敢参与、善谋划,多谋善断嘛。”
  刘伯承轻松而爽朗地畅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