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互相看看,谁也不动。匈奴人虽然脸上有些挂不住,却也只能装作没听懂。在座的人都清楚,匈奴人就是现成的例子,就是被汉人打得奄奄一息之后才成为汉人的看门狗的。只是历代大汉君臣没有一个像刘辩这样把话挑在当面,说得这么难听。
不过,让他们走,他们也没这胆量。他们甚至不敢保证自己能安全的走出这个大帐。
识时务者为俊杰,和刘辩作对,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至少目前不是。
“既然没有反对意见,就去执行吧。”刘辩顿了顿,“所有的鲜卑人只发一天的干粮,让他们带队去扫荡各部落,攻击弹汗山的时候,也让他们做敢战士(敢死队),不听命令的,杀!”
“唯!”众将轰然应喏。
一天之后,刘辩在雪狼湖留下了一千多具尸体,和两千多只左耳,飘然远去。
弥加接到斥候回报,吓得半天没说话,脸色白得像女人的屁股。
身为东部鲜卑大人,他一直以为白马将军公孙瓒是汉人中的另类,现在他才知道,公孙瓒根本不算什么,大汉的皇帝陛下刘辩才是最凶残的那个。
杀俘,割下俘虏的耳朵,这就意味着刘辩根本不在乎鲜卑人的反抗,也不指望收容鲜卑人,如果有可能,他更愿意将鲜卑人赶尽杀绝,一个不留。如果鲜卑人想报仇,他求之不得。
遇到这种对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杀了他,要么离他远一点。
弥加不愿意和这种人做对手,但是他没有选择,因为刘辩离开了雪狼湖,正在赶往东部鲜卑。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和刘辩交战,刘辩已经决定把战火引到他的领地上。
弥加向诸部大人通报了结果,不出所料,诸部大人和他的反应一样,先是沉默,然后异口同声的要求追击。如果不追击,他们的部落会落得和虎部落、黑雕部落一样的下场,被刘辩杀得血流成河。
决定了追击,又一个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追上刘辩?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新鲜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是一个新鲜问题。以前都是汉军追鲜卑人追不上,因为汉军不熟悉草原,骑兵也少,大量的步卒和辎重让他们行动缓慢,跟不上鲜卑人的速度。现在刘辩全是骑兵,基本上不带辎重,全靠打劫鲜卑部落补充给养,速度比鲜卑人还快,鲜卑人反而追不上刘辩了。
在自己的草原上作战,鲜卑人不可能靠打劫其他部落生存。
十几个大小部落的大人们面面相觑,叫苦不迭。这个问题太让人难堪了。
商量到最后,弥加只得将人马分为两半,一部分携带十天的干粮,负责追击刘辩,一部分落在后面,负责押送牛羊、粮草。为了避免被刘辩各个击破,任何一部分的兵力都不能太小,因此弥加只能将四万多大军一分为二,以保证任何一部分遇到刘辩都有一战之力。
做出决定之后,弥加立刻率领两万大军出发。在动身之前,他给柯最送出消息,刘辩已经向东去了,请柯最立刻率领大军向东,和他汇合,一起追击刘辩,以确保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与刘辩决战。
……
柯最看着余烟袅袅的牛羊、毛皮,看着那些被北风吹得纷纷扬扬的灰烬,气得两眼通红,钢牙咬碎。
这些汉人太可恶了,听说鲜卑大军追来了,从各部落劫掠来的财物、牲口无法带回塞内,干脆一把火烧了,骑着马和骆驼,向着汉境边塞一路狂奔。
只要进了塞,没有了这些牲口,他们照样有饭吃,没有了这些皮毛,他们照样有衣穿。可是鲜卑人就不同了,被汉人打劫之后,他们将迎来一个缺衣少食的冬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冻死。
那些被刘辩杀死的人或许会感到幸运,因为他们不用面对长时间的绝望,他们死得不怎么痛苦。
那些被汉人掳走的鲜卑女人也会感到幸运,因为她们不用像草原上的鲜卑人一样忍饥挨饿,只要侍候好她们的汉人丈夫,至少有一口饭吃。
柯最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在这个样子?几十年以来,不都是鲜卑人闯入汉境抢劫么,为什么现在刘辩会跑到草原上来打劫。一个堂堂的大汉皇帝,放着洛阳的皇宫不住,非要跑到草原上来做强盗?
真是个疯子。
柯最不愿意和疯子打交道,所以他决定不去和弥加会合,他要攻破汉地边塞,把那些损失抢回来。否则,不管鲜卑人会怎么样,他的部落肯定会从草原上消失。
柯最下令,攻击定襄。
第212章 后继有人
董卓坐在凭几内,宽大的凭几被他的一身肥肉塞得满满得,一点空隙都没有。他的肚子太大,以至于想伸手去拿案上的军报都有些困难。
“文优,给我念念。”董卓试了几次都未能如愿,只得对李儒勾了勾手指,喘着气说道。
“喏。”李儒应了一声,拿起军报念了起来。他刚从关中赶来,向董卓汇报了关中的明争暗斗。得知王允正在计划和刘焉、韩遂等人里应外合,攻取长安,董卓气是一掌拍坏了一面结实的案几。
对王允的背叛,他非常气愤。
他做过并州刺史,当时就对王允很看重。正因为如此,刘辩让王允到长安来配合他的时候,他还非常高兴。到了长安,他几乎是对王允言听计从。王允说娶马氏对他有好处,能解决他的麻烦,他就信以为真了。没想到王允包藏祸心,居然把他当刀使,而真正的目标居然是天子。
他落到今天这个结果,都是王允害的。现在听说王允很快就要被贾诩收拾,他心情好了许多,觉得就算是战死也值了。当然了,如果能在死之前听到王允的死讯,那就更好了。
李儒读了两句,忽然眉毛一挑:“董公,有大喜事。”
“大喜事?”董卓有些意兴阑珊。军报上的大喜事,无非是刘辩又打了什么大胜仗了。可是他是个快要死的人,又是待罪之身,这种事跟他没什么关系。
“董白悟了命,破了境,还收了一头雪狼做本命兽,现在是狼骑假督……”
没等李儒说完,董卓一跃而起,大手一挥,从李儒手中抢过了军报,一边走一边看,一边看一边笑:“哈哈哈,不愧是我董卓的孙女。好啊,好啊,将门虎女,果然是将门虎女,十三岁做骑督,这也算是大汉国头一份了吧?”
董卓太过兴奋,用力过猛,全然没有注意到一张凭几已经被他挣碎,只剩下一圈扶手套在他的腰上,像一条玉带,随着他的肌肉上下晃动着。李儒见了,忍俊不禁,上前去掰扶手。
“何止是大汉国头一份,就是华夏有史以来,也是独一无二的。”
“那是,那是。”董卓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他看看李儒:“你搞什么呢,在我身上摸来摸去的?”
“董公,你把凭几挣裂了,只剩下一圈扶手,我想替你拿下来呢。”李儒挣红了脸,却怎么也没法将半圈扶手董卓身上取下来。董卓低头看了看,只看到自己的肚子,愣是没看到陷在肉里的扶手。他伸手摸了一下,轻轻一扯,结实的扶手就像一根烂绳子一样断开了。他撇了撇嘴:“你们这些书生就会耍心眼,真要上了战场,连只鸡都杀不死。”
李儒笑笑:“我哪能和有苍熊命的董公相比。可惜,董公悟得迟了一点,和董白比,可就差远啰。”
如果李儒说董卓不如别人,董卓少不得要啐他两句,可是说他不如董白,他却眉开眼笑,乐得合不拢嘴。他拍着李儒的肩膀:“废话,有几个能和我那乖孙女比?我董家这鸡窝里啊,可是飞出了一只金凤凰……不,小白可不是凤凰那种只有一身漂亮羽毛的东西,小白是……是……”
“董白是雪狼啊。”
董卓眨了眨眼睛:“不错,是狼。既然是狼,将来就要吃羊,依我看,骚扰我大汉百年的羌乱可能就要以我这乖孙子的手上终结了。哈哈,我和羌人打了半辈子交道,现在要看我家小白发威了。可惜,老子看不到了。”一念及此,董卓大为恼怒:“王允这混蛋,不得好死。”
李儒哭笑不得,董卓这思维跳跃得也太厉害了,聪明如他也有点跟不上啊。
荀攸走了进来,见此情景,不由得一愣:“太尉,这是……”
“啊,是公达啊,快来快来。”董卓松开李儒,脚步轻快的走到荀攸面前,献宝似的拿出军报:“你看,你看,我孙女……”
荀攸扫了一眼,立刻明白了:“哈哈,贺喜,贺喜。太尉,这可是大喜事啊,太尉要好好的庆贺一下什么时候摆酒?我一定到。”
“竖子,居然想打我秋风?”董卓眉毛一挑,随即又仰天大笑:“应该的,应该的,我要请全城的百姓喝酒。”
“那我可就等着了。”荀攸笑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