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适道:“若这密使所供属实,那……那刚来的这宋使、夏使便是不怀好意了!”
    “他们不怀好意,那是很明显的了!”折允武道:“现在要紧的是弄清楚他们到底联手了未尝。若是联手,又将攻哪里,在哪里会师!宗弼的那个密使,必须赶紧召进京来,问个清楚。”
    郭浩沉吟道:“从奏报的内容看来,这个密使不但徐文审问过,就是曹帅也审问过。召他到塘沽来是应该的,不过也未必能问出什么新事情来。不过,从这个使者托出的消息看来,宗弼虽已决定联手,但赵宋未必已经答应。还有西夏那边,情况也未明。”
    折允武问道:“那使者明明说四家已经决定联手,郭大人为什么说宋夏不一定已答应?”
    “太子,我是从常理推断。”郭浩道:“从这个使者的口供看来,宗翰、宗弼答应对方的条件都十分具体,相比之下,宋夏二国的要求和宗弼宗翰对宋夏二国的允诺则显得十分宽泛,这分明是宗翰、宗弼还没有说服乾顺和赵构。”
    韩昉却摇了摇头道:“不然!这个使者从开封出发的时候,宗弼显然已和宗翰达成了默契,而宗翰、宗弼分别与夏、宋之间眉来眼去恐怕在更早之前就已经开始。那个使者又在河东兜兜转转了两三个月,因见成功无望才到徐文处告密,再由徐文转交到曹帅处,从曹帅转交到我们处,又要经过一段时间。就算这个使者出发时他们与西夏、宋室尚未谈妥,但这几个月下来,情况可就难说了。”
    几个大臣听了,都说有理,折允武问欧阳适:“四叔,这件事情,你看该如何应付?”
    欧阳适沉思片刻,说道:“现在我们的好钢好铁全用在漠北这把刀上,既要平定大漠,又要同时应付云中、河南、西夏、赵宋,那是万万不能!为今之计,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折允武道:“以不变应万变?”
    欧阳适道:“漠北那边用刚,我们这边就该用柔。漠北那边求胜,我们这边便求和。一切都等大哥回来再说。在这之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好,我们都应该求稳而不是求胜,只要我们能支持大哥打完漠北的仗,支持到他回来,便是成功。”
    韩昉、郭浩听了都点头道:“不错。”韩昉道:“陛下出发之前就曾说过,我们只需稳住局面,就是立了大功!”
    折允武道:“四叔的意思,是要向他们妥协?”
    “大丈夫能屈能伸。”欧阳适道:“治国谋国,讲究的是刚柔并济,量力而行。今日之屈,为的是明日之伸。”
    折允武道:“可我担心一味示弱,反而会招来他们的攻击。”
    “柔,并不代表示弱。”欧阳适道:“那只是交涉时的一种技巧而已。只要处理得当,就能暂时将他们稳住。我们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拖字!”
    郭浩闻言道:“元帅这个拖字,甚是点题。当下我们真的打不起仗,这仗一打,败了是社稷沦亡,就是胜了,也是惨胜。所以若能拖下去,最好还是拖下去,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
    韩昉也叹道:“不错,也只有拖了。”
    折允武环首看看几个大臣,见他们不是面色凝重地说话,便是低头沉思,心想:“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其实他也明白,军国大事,斗的是实力,是国力,并不是能像坊间的说书那样,能靠几个智谋之士脑袋一拍就解决问题的。不过他之前仍然期待着这几个大臣能想出更好的主意来,毕竟他们都比自己老辣,但讨论的这个结果,虽在他的预料当中,却让他稍微觉得失望。
    就在这时,门外传报,杨相来了,折允武心中一喜:“七叔来了,他素来奇计百出,不知他有没有什么妙计!”
    门推开,杨应麒跨了进来,烛光之下只见他脸色有些苍白,比半年之前瘦削了不少,嘴唇上长着两颗显眼的毒疮,果然有几分病夫的模样。
    欧阳适见到他这个样子,惊道:“老七,你是真病了?”原来他来塘沽后兄弟俩竟一直没见过面。
    杨应麒瞪了他一眼说:“你以为我装病么?”声音颇不自然,好像咬到舌头一般,其实是因为他舌头上也长了个小疮。
    折允武忙请杨应麒坐,将密奏递过去道:“七叔,你快看看,宗翰、宗弼、赵构和嵬名乾顺四家要联手了!”
    杨应麒脸上也没有多余的吃惊,也不看折允武递过来的密奏,反而从怀中取出一份公文来,折允武一看,心道:“我糊涂了,我这边接到密奏,七叔那里自然也收到公文。”心想杨应麒来之前,多半已看过公文了。
    杨应麒道:“刚刚让大家等,真不好意思。事情我知道了,我来之前,大家可商量出什么结果没?”
    几个副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一会,才由张浩道:“四将军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尽量拖延。”
    杨应麒点了点头说:“四哥说的没错,目前来说,只有如此。”
    折允武却还希望杨应麒有更进一步的主张,因此问道:“七叔,现在的形势对我们很不利,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打开一点局面?”
    杨应麒摇了摇头道:“没有。现在我们的实力处于下风,没法主动出击,只能见招拆招。现在他们都还没出招呢。”
    他大概因为嘴唇上长了两颗毒疮的关系,说话时尽量不让嘴张得太大,因此话音听起来不免有点有气无力,加上脸色有些焦黄,这几句话说起来便让人觉得一点气势也没有,压不住场子,服不了人。折允武显然对杨应麒的回答不甚满意,说道:“我是怕等他们出招时我们再拆招,会来不及!”
    杨应麒道:“可是现在内外局势还不明朗,这时候就胡乱出招的话,恐怕反而会添乱。再说,无论是居庸关、晋北,还是夏边,黄河,军方能准备的早已经准备了,我们中枢如果要做什么动作,那就是重新调动,那样反而可能容易露出破绽。还是先看看吧,就像四哥说的,以不变应万变。”
    这个星期最后一天啊!大家有贵宾推荐票的多支持几张啊!在榜上吊车尾的感觉真郁闷。
    晚上还有一节。
第三一一章 主动被动(上)
    欧阳适想拖,郭浩认为拖得越久对汉廷越有利——这不但是汉廷的看法,也是宗翰、宗弼的看法。如今漠北只是一盘散沙,折彦冲动用数十万人北上征伐,无论是宗翰宗弼还是嵬名乾顺,都认为折彦冲就算不能一举平定漠北,取得阶段性战果后顺利班师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他们知道,他们要行动,绝不能拖!
    如果说赵构还在顺汉袭汉之间徘徊,那嵬名乾顺就是很想袭汉而一时下不了最后的决心,至于宗翰、宗弼,他们要攻击汉廷的意图则更加坚决。从高庆裔那里得知西夏的态度后,宗翰马上调动兵马,他让谋士计算着西夏使者到达塘沽的路程,并敲定在西夏使者到达塘沽之日向燕京方向发动进攻。
    宗翰的谋士在计算路程方面出现了一点偏差,可也没偏差得太远。就在折允武接到河内传来的火急密报的第二天破晓,居庸关上的双烟点燃了!
    居庸关告急,古北口告急,西山告急!从四处敌踪的情况看来,宗翰不仅要直取燕京,甚至企图截断折彦冲的补给线!燕京西北的山脉虽然有助于防守,但绝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第一流天险,当初宗望就曾轻而易举地突破居庸关,所以居庸关防御线在塘沽民众的心目中不不算一道强大的堤防。
    居庸关上点燃的狼烟,一开始的目的是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军情,但这时却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让塘沽的普通百姓也因此知道宗翰兴兵来犯了!
    只半日间,塘沽的市井便有了反应,酒楼茶肆,市民见面多噤声交换战讯,一些富贵人家听到消息后更是准备着乘舟入海往辽南、流求去,虽然市面还没有乱,但塘沽这个临时行政中心在平静的表面下已透露出市民们——特别是富翁们惶惶不安的担忧。
    “唉——”杨应麒在府中叹道:“塘沽的民众,似乎不如津门的民众坚强呢。”
    当初津门所面临的情况,比塘沽要恶劣得多,但津门在经过一段必不可免的惊扰之后,很快就稳定了下来,尤其让杨应麒等安慰的是,津门市民面对北面压下来的大军都展现出了背城一战的勇气,许多市民甚至做好了打巷战的准备。但在塘沽杨应麒却感受不到这种氛围。这两年来塘沽的经济由于成为行政中心以及商道的刺激而一举超越了津门,但将这座城市的经济搞活起来的人里面,投机商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