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忌,放不开。”
    欧阳适道:“你怎么这么说!咱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在这里只会让我办起事情来更加顺畅。”
    “是吗?那……那我便多留两个月吧。反正我觉得大嫂让我变粮食出来根本就是在无理取闹。”
    欧阳适的口风马上就转了:“两个月?这不大好吧。虽然我很想你留下,但北边现在正打仗,少了你主持,让杨朴总领后方大伙儿总感到不够踏实。”
    杨应麒和陈正汇闻言大笑,杨应麒对陈正汇道:“陈兄,流求这里便交托给你了,不过大流求的政务也己经上了轨道,如果你抽得出时间,希望你到津门一行。”
    陈正汇道:“我也早有此意。待我准备准备,争取今年内北上一趟。”
    杨应麒又道:“你孤身在这里办事终嫌寂寞,嫂子和正方侄子远在福建,不如便派人接过来共聚天伦吧。”
    陈正汇正色道:“不可。老母在堂,需要拙荆服侍。”
    杨应麒又道:“那不如连陈老夫人也一起接过来。”
    陈正汇摇头道:“不行不行。家母己经上了年纪,怕经不起风浪。再说家父也一定不会同意。”
    杨应麒微感失望,却不再多说什么,正要登船,忽然回头对欧阳适道:“四哥,有件事情我差点忘记了。”
    欧阳适便问何事,杨应麒道:“我们辽南养马的地方不大够了!自从刘介得了那么大一片地方之后,许多有钱有力的大户都来求我,把我烦死了。但咱们辽南地方本来就小,哪里还能在辟出地方来}”
    欧阳适皱眉道:“你是想在流求开牧场么?”
    “不是。”杨应麒道:“这里的气候,用来种植米、茶、蔗更为合适一些。我是想另外开辟一些地方。”
    “另辟?我们出了辽南和流求,还有什么地方?”
    杨应麒道:“有的,在东海极东极北之地,东海女真以东,有两个大岛似乎还处于蒙昧无主状态,那里应该可以用来牧马。”
    欧阳适道:“你是说被你叫做库页和虾夷的那两个地方?那里太远了!”
    杨应麒笑道:“这件事情还有些难处,不过从长远来说终究是要办的。我也不是说现在就要去那里,只是请四哥你先放在心上。”
第九十九章 棋局谁是先手(上)
    杨应麒的座船消失在海面上以后,欧阳适赞陈正汇道:“老七这趟南下虽然出人意料,但他的如意算盘,却都己经被你算中。他自以为一切都在他控制之中,谁不知我们另有棋局。”、陈正汇微微一笑道:“我们的心思,七将军未必就完全猜不透。如今事情进行得这样顺利,也许只因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欧阳适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无论如何,继续推荐我们的人到津门任职的事情你要好好干!我希望咱们北上的时间不用等太久。”
    “这个正汇自然会努力。可是……”陈正汇道:“可是四将军你也得开始埋一些伏笔了“伏笔?什么伏笔?”
    “自然是北上的伏笔!”陈正汇道:“我们汉部几位首脑里面,狄将军近来身体不是很好,开始休养了。其他七人各有重任!四将军你负责的是海上事务,若是格守本职,永远得在东南游荡,如何进中枢去?所以得寻个由头。”
    欧阳适问策道:“由头?你认为该寻什么由头?”
    陈正汇道:“四将军要以东南大吏的身份进入汉部中枢,必须是中枢发生关系整个汉部、又少不了四将军的大事才行!而且还不能是像押运粮草、荡平海盗这样的常态事件,而必须是突变的大事件!否则的话,其他几位将军会认为四将军逾越本分。”
    欧阳适问道:“突变事件?”
    “嗯。”陈正汇道:“四将军,眼下天下间最大的事情一一连整个汉部都势必卷进去的事件是什么?”
    欧阳适道:“若说最大的事情,自然是金宋两国准备联盟灭辽!可这都是陆上的勾当,和我们关系不大。”
    “关系不大,但我们若有心,也可以扯上关系!”陈正汇摊开地图,指着燕云十六州的位置道:“这里,可以让四将军有个常驻北方的由头!”
    欧阳适讶异道:“你不会想让我去攻打大辽南京吧?这可不是我们的份内事!再说,我们和大宋约好了,这个地方将来是归大宋的!”
    “四将军摩下的精锐以水师为主,当然不适合去攻打燕蓟!再说这是海上盟约中说好要归还大宋的,我们如何能去打它的坏心思?”陈正汇指着宋金界河入海口的位置道:“但我看过几副七将军用过的地图,在这个地方有针孔和反复抚摸造成的痕迹,看来他对这里很感兴趣。我一时还没想到他要干什么,但这里临海靠河,正用得上水军!我们朝这个方向想,同时在界河北边的燕蓟,以及界河南边的沧州多下些功夫,总不会有错的。”
    欧阳适点了点头道:“有道理。”
    陈正汇又道:“大宋负责北伐的官员,若有机会四将军也当留心,哪怕只是太平时节的点头之交,将来临事时或许也能生奇效!”
    当欧阳适在陈正汇的怂恿下开始打大辽临海疆土的主意时,折彦冲却己经班师回辽口。
    金军北线沮兵之后,折彦冲、曹广弼也撤除了对中京的威胁。该时候,辽金两国并没有形成稳固的边界,可以说是谁的兵力强些,谁就向前推进,谁的兵力弱些,谁就向后退缩。
    边界附近的城池州县,对辽金两国也是一时倒向这边,一时倒向那边,这就是辽金两国边界的软性现状。
    折彦冲后撤时,无论是奚部部族军、中京宫帐军还是汉儿报怨军都不敢来追。折彦冲指着中京大定府的方向道:“大辽难道就剩下一个耶律余睹了么?”
    曹广弼道:“名将与名臣,都是要靠机遇才能崭露锋芒的,在萧奉先节制下,就是比耶律余睹强十倍的人也别想成就功业!”
    傍晚扎营后,西边沙尘滚滚,一小队人马奔近,却是折彦冲几日前派去中京给萧奉先下书的使者队伍。林翼看见忙入主帐报知:“邓先生回来了!”
    折彦冲听说后松了一口气道:“还好,没被扣住!”
    曹广弼冷笑道:“萧奉先如此懦弱,怎么敢扣留我们的人!”
    说话间两个人掀起帐幕走了进来,正使呈上萧奉先的回书,退了下去,副使邓肃却留了下来。
    曹广弼对萧奉先的书信不感兴趣,却问邓肃:“中京一游,见闻如何?”
    邓肃为了不显得太过书生气,故意不剃胡子,摘下军冠,与折彦冲、曹广弼叙话,说道:“大辽对看守外使的定制是很严格的,可惜执行的人办事不利,我花了几个小钱,就和孤山寺派往中京圣昭寺的和尚接上了头,听到了许多消息。”
    曹广弼问道:“他们对耶律余睹之事如何反应?”
    邓肃道:“中京民众大多不知。大小官吏知道的也不大敢提,想必是有什么人暗中作梗折彦冲这时己看完了那书信,丢在桌边,说道:“本来辽人望胜己久,这次的事情本可用来加倍渲染,以振民气军心。但萧奉先和耶律余睹一个是拥立秦王的,一个是拥立晋王的,两人水火不容!萧奉先哪里会让他出风头?”
    曹广弼也道:“君昏臣俊,将相不和,这是亡国之兆!”
    林翼忽然插口道:“大将军!既然辽国内部有此罐隙,不如我们就趁机而入,立个大功曹广弼支颐不语,折彦冲道:“这事再说吧。”
    邓肃眼神闪了两闪,说道:“阿翼说的这事,我看可行。”
    折彦冲看了曹广弼一眼,曹广弼也点了点头。折彦冲问他道:“中京、燕云的密子,是你和应麒该管吧?”
    曹广弼道:“应麒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我因主西路战事,所以也有临机调动之权。”
    折彦冲道:“既然如此,反正这事也不太急,就等应麒回来再说。”
    林翼还想说话,却己被邓肃眼神止住。两人出帐后,林翼于无人处忍不住问邓肃道:“邓大哥,我的提议有什么不妥么?”
    “没什么不妥。不过……”邓肃道:“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由什么人做都是有讲究的!你刚才表现得有些急躁了。”
    军马东归,一路都有边寨接应。望见辽河后,杨开远来接,原来阿骨打要调一个汉部将领询问辽南兵粮储备情况和中京疑兵接战情况。最适合北上听询的自然是折彦冲,但他听说杨应麒正往辽口赶来,有意和他相聚交换信息,因此便让杨开远北上。杨开远对中京一行的情况不甚了解,折彦冲便调邓肃这个新任参军跟杨开远同去。
第九十九章 棋局谁是先手(下)
    不知什么时候,津门的民众对杨应麒在不在津门没有之前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