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所以欧洲人能够依靠严密的西班牙方阵作战。而东方军队作战时,却向来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让士兵们排成西班牙方阵作战,会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呢?
再说了,东西方的战争方式也明显不同。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因此西班牙方阵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若是将他们的敌人换成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东方游牧民族军队时,那么“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严整”的西班牙方阵大约会迅速遭到淘汰。
既然西班牙方阵不行,那么戚继光的鸳鸯阵呢?
戚继光的鸳鸯阵很适合在江南水网地带小兵团战斗。每个鸳鸯阵的单位由两个十人队组成,两个战牌(可以理解为较大的盾)并列在阵前,手持狼牙棒的士兵各跟一个战牌,每个战牌两边都有两支长枪保护,持有短兵器的士兵在后边紧紧跟随。
朱棣对这个鸳鸯阵的修改方案是:用狼筅代替战牌,用上有刺刀的火枪代替战牌两边的两支长枪。
狼筅是用长有许多枝叉的长毛竹制成的,在节叉末端包上铁刃,带有直钩,敷有毒药。狼筅长为1。5丈,9—11层支叉。它虽是防御性武器,但也有不俗的攻击力,因此战斗性能远远超过战牌。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狼筅形体笨重,只有身强体壮、训练有素的士兵才能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妨碍自己人的行动。
火枪与长枪相比,缺点是在肉搏战中上有刺刀的火枪毕竟不如长枪好使。尽管众多“发明”已经大幅改进了火枪的综合性能,但当作冷兵器肉搏使用时,它那十多斤的重量仍然太重——或许未来火枪会越来越轻吧,但是冶炼技术有了质的进步之前,朱棣对此不抱太大的希望。不过,修改型的鸳鸯阵至少增加了远程攻击能力,也算是丰富了它的攻击手段吧。
历史已经证明了鸳鸯阵在江南水乡的威力。但是它能够用在一马平川的北方平原吗?
PS:十六章开始就不是数据型的内容了。另,下午还有。
第十五章 火器应该怎样应运(下)
显然不行!
若是将鸳鸯阵运用在平原上,这种小兵团部队会迅速被骑兵冲散。
戚继光成名于抗倭,后期也曾前往北部边疆。那时戚继光对付游牧民族思路是使用车、骑协同战阵:若敌骑进攻,车列方营,鸟铳、火箭、佛郎机轮番施放。如敌不退,火箭车大将军车上的火器齐发。这众多威力较强的火器轮番施放,可以终日不停。这种情况下,敌马惊乱,鲜有不败退的。如敌逼近,附车的步兵分队则出车列成鸳鸯阵,藤牌手在前,次钯手、次长枪手、次鸟铳手与敌人厮杀。然后有秩序地退回车内。如敌败退,则出骑兵进行追击。
同一时代有些官员认为这种战法有很大的缺点。使用车、骑协同战阵,一旦敌骑从平原阔野袭来,用来自守或许可以,但用来攻敌却不足。抛开战车不利于进攻不谈,使用战车更大的问题在于:若一车被突破,则整个战阵都会迅速崩溃。更糟的是,边防之地不是山涧就是砂石,在这种路况下必须在人力的帮助下才能前行。若是仓卒之间被攻击,想要布成车阵岂是容易的事?也就是说,若是在不宜迅速布防的地域遭受突袭,战车一点用都没有。单纯从防御骑兵突袭考虑,还不如使用“拒马、鹿角、攒竹、长牌”等物。
不过朱棣却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脑袋进了水。
首先,所谓“用来自守或许可以,但用来攻敌却不足”,只是因为当时戚继光麾下没有足够的骑兵。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无论采用什么战法都会“攻敌却不足”,这并非车骑阵本身的缺点。
其次,所谓“若一车被突破,则整个战阵都会迅速崩溃”更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任何战阵若被突破,则整个战阵都会迅速崩溃。
再次,所谓“仓卒之间被攻击,想要布成车阵岂是容易的事”同样是废话。通过山涧、河流等特殊地段时如果突然遭受攻击,车营阵固然无法迅速布成阵势,但其他兵种组成的部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难道就很容易迅速布成阵势吗?退一步说,即便普通步兵布阵的速度比车阵要快一些,那也是不同兵种的特性所造成的。现代化的坦克师想要完全展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远比普通的步兵师要多得多。而且,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比如说山区、沼泽,坦克师的作用同样不如步兵师。但难道能够因此说坦克师不如步兵师吗?
所以,朱棣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戚继光的思路,使用车、骑协同战阵来对付敌对的游牧民族。
若是与游牧民族进行野战,因为战场一般而言是在草原上,因此理论上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当探马发现敌情后,自然立即布置车阵,每两辆之间设拒马枪一架,填塞间隙,车架上下用棉絮布帐围之,并在车阵之前布置拒马、鹿角等物。
待敌人发起冲锋时,先是射程最远的火箭炮发射,然后是射程为200米的火枪开火,接下来弓箭手、迫击炮、手榴弹次第发威,进入肉搏阶段后,以前是怎么作战现在就还是怎么作战——在经历了火箭炮、子弹、手榴弹、弓箭的打击之后仍然能够击溃大明军队的骑兵,并不是说没有,但至少这个时代的蒙古骑兵还不够班。
在这一瞬间。朱棣还做出了另外两个决定。
首先。他打算逐渐用火枪兵取代长枪兵。而不是取代弓箭手。道理很简单。既然火枪地“理论杀伤力指数”暂时无法超越弓箭。那又何必用“削弱军队战斗力”地代价去拔苗助长呢?
其次。朱棣不打算组建专门地掷弹兵。而是准备将手榴弹分配给每个参加战斗地士兵。欧洲之所以会成立专门地掷弹兵种。那是因为当时地铁壳手榴弹太重。非身强体壮者不能运用自如。可朱棣发明地手榴弹即便装上陶制弹套后重量也有限。普通士兵就能够投掷到足够地距离。
思考完毕。朱棣便将决定告诉朱高炽。顺便又强调了一下军队中配置一定数量火枪兵地必要性:“若论发射速度。弓箭自然大于床弩。但是因此而取消床弩却是一件极为愚蠢地事。同样地道理。火枪发射速度虽然远逊于弓箭。但它射程远。容易操作。不费人力。因此必须在军队中保持一定地数量。”
顿了顿。想到今天太子地表现很不错。朱棣便顺口表扬了他一番。得到父亲地表扬。朱高炽高兴得眉毛、鼻子、眼睛全都挤成了一团。
“父皇。儿臣还有一个疑问——这些发明在献宝大会上公布于众。如果被敌对势力得知了怎么办?”
朱棣不禁失笑。“之前朕没让你参与政事,你这身子骨也不方便出宫微服私访,所以你不知道也不为过。朕之前已经规定过了:凡是与军事相关的,都不允许在献宝大会上公开出现,而是由一个秘密的军事评审会进行秘密评审。所以,那些军事秘密是不会在献宝大会上泄秘的。至于说民用技术,除非将先进的技术保密不让民众知晓,否则便无法彻底阻止技术的扩散。既然不能因噎废食,那自然只好捏着鼻子认了——顶多也只能加强一下技术方面的保密工作。”
“朕刚才对你十七叔说的十多项发明,除了黑火药的最佳配方以及湿制法之外,其余的都没办法长期保密。刺刀只需要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能够弄明白,其余的发明只要缴获了实物,也迟早能够弄明白其中的奥秘。不过还好,火器的威力最主要还是取决于火药的威力。只要能够将那两项发明保密,那么大明帝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会保持着明显的军事优势。”
朱棣不知道威尼斯的镜子技术和瑞士的巧克力制作技术是怎么保密的,他只知道这两项技术在被盗之前为原主人产生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保密的时间也不算短。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又想到中国工匠和西方工匠地位的差别,朱棣便充满了信心。
“朕已经将新式火药的生产制作集中在一个内湖的小岛上。岛内及岸上均派大量的士兵守卫。除运输物资的人员外,岛上之人不得出岛,岛外之人不得入岛,违者杀无赦。为了保证隔离政策的成功,岛上之人都穿着奇装异服,而且发型奇异……”
说到这里,朱棣忍不住吞声一笑。
所谓的“奇装异服”,其实是现代社会的狱警服以及囚服,而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