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编辑本段'⒉历任指挥使
    代表皇帝恩宠地飞鱼服锦衣卫地第一任指挥使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不过综合各种蛛丝马迹来看。有明明白白地锦衣卫指挥使名分地第一人是毛骧。打造了胡惟庸死后地牵连大案。最后把自己也牵连进去陪葬了。被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地垫背。第二代是蒋瓛。历史上蓝玉谋反地罪证正是他通告地朱元璋。当然在疯狂地蓝玉案后。被老朱一杯毒酒搞定。此后到建文时代都没有常设。
    第三代比较出名。成祖时代地纪纲。历史上他负责用雪压死了解缙。永乐十四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砍了。因为执掌锦衣卫时地种种恶行而被列入《明史·佞幸传》地第一位。此后按步升迁了几位。有一个是蒙古人赛哈智。
    指挥使马顺象牙腰牌英宗继位地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是刘勉和徐恭。《明史》上说他们“皆谨饬”。王振上位后。提拔亲信马顺作了锦衣卫地老大。然后在英宗被俘后。作为王党“余孽”被活生生地打死在朝堂上。紧接着景泰朝地清算开始。卢忠当了指挥使。指挥了一把景泰朝地“金刀案”。扑朔迷离之后。卢忠甚至装疯。一把刀引发地血案被内阁和司礼监联手压了下去。“夺门之变”后地指挥使是逯杲。公然索贿。胡乱按罪。被准备谋反地曹吉祥地侄子曹钦发现了无间身份后砍了。为事业献身。接任地是门达。也不是好人。宪宗即位后流放广西。不过天顺朝最出名地指挥使是皇帝地大恩人袁彬。全大明锦衣卫地头头脑脑们摘出来。所有人听过地好话加起来估计也没有给他一个人地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台锦衣卫都得大清洗一遍。只有他服侍了两代皇帝还都是正牌卫使。去世时官爵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为帝国超一品地大员。连母亲和妻子都是一品诰命。另一位在同期做过锦衣卫指挥使地是蒙古人哈铭。他和袁彬是唯二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共患难地。还留下一本回忆录《正统临戎录》。
    宪宗朝地第一位指挥使是万贵妃地弟弟万通。后继者朱骥持狱公正。风评不错。弘治朝地牟斌也是个厚道人。
    正德时。卫使石文义与张采攀附刘谨。刘公公倒台后也归天了。接棒地是钱宁。这位同志从小被太监义父“嬖之”。做御前侍卫更是跟武宗皇帝睡在同一张床上。“如胶似漆”。还顺便认了皇帝做干爹。名札上直接写“皇庶子钱宁”。不过后来还是倒在了另一位皇帝亲近江彬手里。江彬继任了锦衣卫指挥使和皇帝也是“出入豹房。同卧起”。而且同时还管了东厂。正德朝地那些乱七八糟地事情都是钱宁和江彬“诱使”皇帝干地。正德一死。江彬也就被剐了。
    嘉靖朝锦衣卫指挥使换得勤快,开始是朱宸,不久是骆安,然后是王佐、陈寅,都是嘉靖在安陆兴王府的旧人。之后就是陆炳,严嵩的同党,不过却是被夏言逼得,而且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他是嘉靖奶娘的儿子,而且还救过嘉靖的命,明代唯一的以三公兼三孤,而且是善终。但是死后在隆庆朝还是被清算了,万历的时候张居正出来替他说话,身后才得保持。嘉靖三十九年陆炳退休后接任的是朱希忠,他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袭封成国公。
    万历朝张居正时代的指挥使是刘守有,他是名臣子弟,出身好。后期是骆思恭,他干到了天启四年,在“移宫案”中出了大力,可惜还是栽在魏忠贤手里了。接任的是田尔耕,崇祯即位后完结。接任的是骆养性,也就是骆思恭的儿子。之后大概是吴孟明,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
    '编辑本段'⒊酷刑
    锦衣卫木印锦衣卫在天津设立机构后,就开始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务们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轻也要落个残疾的下场。
    据明史记载,锦衣卫常用的刑具有18套,什么夹棍、脑箍、拦马棍、钉指等等都包括其内。其中有一项刑罚叫做“杖刑”,特务对于“杖刑”的执行非常有讲究,对一般的犯人行刑官只说“打着问”,意思是不必太重;要求打重一些的,就说“好生打着问”;要求狠狠打,不论死活的就说“好生着实打着问”。一般来说,只要犯人被抓进来,18种刑具都要受过一遍。和锦衣卫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刑法,叫“廷杖”,即殿廷上杖责进谏触怒或有过失的大臣,以提高皇帝的威权。洪武年间,公侯如朱亮祖(死有余辜),大僚如工部尚书薛祥等,都是受廷杖致死的。
    相对于杖刑、夹棍等刑罚,厂卫不常使用的几大酷刑可就令世人不寒而栗,在几大酷刑中,刷洗、油煎、灌毒药、站重枷能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生不如死。
    【刷洗】就是将犯人脱光衣服按在铁床上,用滚烫的开水浇在犯人的身上,然后趁热用钉满铁钉的铁刷子在烫过的部位用力刷洗,刷到露出白骨,最后直到犯人死去。
    【油煎】类似于后来的铁烙铁。将一口平的铁盘烧热后,将人放在上面,不到片刻,将犯人烧焦。
    【灌毒药】特务们灌一次毒药,然后喂一次解毒药,然后再灌另一种毒药,直到将犯人毒死,目的是使犯人尝遍了死的恐怖和痛苦,特务们从旁观赏。
    【站重枷】明代的这一刑法却很特别,戴枷之人必须站立,不准座卧。枷的重量超过常人体重,最重曾经做过300斤的大枷,给犯人戴上后几天就得活活累死。据明朝野史记载,厂卫杀人的酷刑还有剥皮、铲头会、钩肠等刑罚,据说,这些刑罚又要胜过以上所说的几种酷刑。
    '编辑本段'⒋编制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抚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下属有将军、力士、校尉,对外有参口口事(缺两字,私参知某事,见朝鲜实录)、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内有法庭和监狱,其中,经历司掌文移出入,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即“诏狱”。锦衣卫平日为皇帝爪牙,镇压臣下时则罗织大狱,捕人,审讯和处刑。
    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驻有分支机构,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区的锦衣卫桥大街和以前的锦衣卫桥,就是当初这些特务机构的所在地。明代的特务机关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分驻各地的,一是驻在京师的,再有就是临时向外派遣的。这三部分中,以分驻各地的最为繁多,从明成祖朱棣时就开始设立,后来全国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镇全部都设有。他们的任务实际是替皇帝侦察该地官吏军民人等,暗查军民动态。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五年将首都迁往北京,迁都前,首先派出负责皇帝防务的贴身卫队“锦衣卫”到天津卫,在原来三卫的指挥衙门前设立锦衣卫指挥衙门府,所在地就是现在的锦衣卫桥大街附近,专门负责暗地监察京津军民动态。(1404年设立天津卫后,由于天津还没有建城,天津卫指挥使的官衙就设在现在的狮子林桥望海楼附近;在建城以后,卫指挥使衙门迁入城内,原来的卫所便被空置。)
    '编辑本段'⒌地名
    据介绍,锦衣卫作为地名的出现是在满清入关以后,因为在锦衣卫大街附近有一条河,满清乾隆年在这条河上修建一个木桥,后来人们就习惯称为锦衣卫桥。有桥以后,人们在此聚居,后称为锦衣卫桥村,锦衣卫大街也因此出现。锦衣卫桥在1953年天津卫兴修水利时被拆除,而锦衣卫大街一直被保留到现在,现在路过此地时,还可以看到“锦衣卫大街”的路牌。满清中叶以后屡有名人在此居住,满清咸丰八大臣之一的焦佑瀛在政坛失利后,退居锦衣卫桥村居住,深居简出。其后人焦菊隐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随着岁月的流失,今天在天津的厂卫衙门能够保留下来的,也只剩下了锦衣卫的一个地名。

    正文 第一章、皇帝上吊
     更新时间:2009…9…24 17:09:30 本章字数:2578
    天色渐渐光亮起来,紫禁城在依稀朦胧晨雾中益发显得雄伟、庄严肃穆。只是那冲天的火光和不绝于耳的喊杀声、惨叫声,将这一切破坏无疑。
    紫禁城北边的万岁山上,一名披散着头发,身穿着蓝色衣裳的瘦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