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时候,身处江西坐镇指挥的段祺瑞又传来很不好的消息:两江前线军心动荡,听闻河南大后方出现民乱,战士们担心后路有恙无心作战,请总统尽快解决此后顾之忧,否则两江战场很可能出现不受控制之变故云云……
袁世凯被一系列的变故闹得心烦意乱焦头烂额,心头涌起一股很无力的感觉,真真应了那两句老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袁世凯没有办法,加上身体又有伤,整日里处理这些烦心事让他疲累不堪,聘请的洋大夫连连发出警告,眼看着实在坚持不下去,他不顾袁大公子失望的神情,第一时间将段祺瑞召了回来主持军务大局,又将北洋之狗冯国彰派往河南负责平叛事宜。
两江战场上的北洋军是万万抽调不得,北洋军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可不能放弃。再说了,那么多大洋都砸下去了,如果没点成果就打了水漂的话,让国民党逃过一劫不说政治上太过被动,估计他袁世凯真会气到吐血!
湖北地区驻扎的北洋军也不能轻易妄动,湖北军政府巴不得北洋军早点从湖北滚蛋,还有光复军英山桂丹墀部,隐隐对入鄂北洋军有挟制之势。北洋政府看得十分明白,黎元洪这混蛋与安徽铁定有勾搭,起码也是与光复军英山桂丹墀部有秘密联盟之势!
别看黎元洪在北京屁都不敢随便放一个,那是因为老巢湖北军政府被入鄂北洋军吃得死死的。可北洋政府要是失去了对湖北的强力掌控,你看他还会这么老实不?他手下的共和派议员可是北洋极力争取的对象,在国会大选前夕绝对不能脱离掌控!
光这三个前线省份外加一个大后方河南省,就抽调了北洋十一个师的兵力。整个北洋军此时也不过才刚刚超过二十个师而已,除了前面耗费大量兵力的四个省份,还有北京、天津、河北等重要省份地区需要北洋大军维持,想要再抽调一些机动部队出来实在让人为难。
陆军部像挤牙膏一样,东挪西凑的好不容易拼凑出一个半师的机动兵力来,交给冯国彰紧急调派向河南平定民乱。说实话,河南民军虽然闹得轰轰烈烈攻势如潮,但还真的很难让北洋军上下看在眼里,关键是光复军参杂其中,这就不得不让负责平乱的北洋军将领们慎重对待了。冯国彰可是在王进手头吃过大苦头的,他对此可是最有感触……
北洋集团忙着调兵遣将扑灭河南民乱,河南境内那些声势浩大,占有一县到几县不等的民军首领们听到消息之后却是反应不一。有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认为北洋军也不过尔尔,河南眼下的形势就是最好的明证!
也有胆小怕事之辈,想着捞一票就走,对此消息倒是敏感异常。只不过他们打的却是‘见好就收’的主意,一旦北洋援兵赶到他们立马撒丫子开溜,根本就没有与北洋军放对的勇气。
当然民军首领之中也不泛那些野心勃勃目光远大之辈。他们知道凭手头这帮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北洋军的对手,河南之所以会闹成眼下这副摸样,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光复军商丘部出动拖住了河南北洋军主力部队,不然他们现在的处境绝对不会如此滋润。
明知不敌,有些人就想着接受招安成为真正的官军,但也有一些和北洋结了大仇或者不愿意屈就放弃兵权的,他们可不会甘心束手就擒,其中就包括舞阳民军领袖白朗。比起其它地区的同伴他更有地理优势,因为舞阳距离安徽地界实在不远……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来自河南的压力
秋日炎炎,原野上金色的稻浪滚滚,正是瓜果飘香收获的季节……
王进代表军政府亲自来到合肥郊外,督促各村稻田的收割与打谷晾晒事宜,顺便也与各村乡老代表们商量一下秋收之后,农闲时节村民们的副业创收之道。
目前的安徽经济发展得确实不错,各地工厂加大马力开工,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源源不断的填充着省内省外市场。往往产品还在生产线上,就已经被排队等候在厂房门口的采购人员预定,供不应求销售热潮火暴到了极点。
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从土地上转移到新兴的工商业上,不仅仅是各类工厂势头迅猛,其它各类行当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市面上繁荣了,对于各种物资和商品的需求量一下子爆发,各种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农民兄弟们手头也渐渐有了些宽裕。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王进的规划当中,安徽境内的所有农村都必须改变以往古旧的生活方式,热情的投入到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军政府也只能在公共基础设施花大力气和精力,至于按照军政府建设处规划好的样板房屋建造新家园,就得依靠村民们自己努力了。
所以王进和军政府一直都很关注农民兄弟们的副业收入,甚至还把带领帮助村民们发家致富作为基层官员们的考核标准之一。虽说不是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唯一要务,但是在基层经济建设中表现出色的官员,他们所能得到提拔升迁的机会更多更大却是不争的事实!
基层官员们也是绞尽脑汁,和当地村里有名望的乡老还有有本事的村人们共同计议,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收入水平玩出了不少花样。比如承包附近所有工厂的蔬菜肉蛋供应;利用他们自身的人脉替村民们找上工的机会,组织联系附近城镇的各种农副产品供应等等……
有需求就会有动力,王进一直坚信这一点。在基层官员们不遗余力的努力操持下,最起码整个合肥地区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每个村子都是整齐划一的二层到四层不一的漂亮中西结合小楼房,村里街道整洁干净种上了观赏改善环境的树木花草,让人步入其间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村子里的各类公共设施一应齐全,村立公共小学堂,起码一家规模不大最少有两名郎中坐镇的药铺,公共澡堂公共厕所,裁缝店理发店日用杂货铺粮油店还有一个露天的小型菜市场,再加上供奉祖先的祠堂等等设施,可以说麻雀虽小但却五脏俱全!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由于军政府在交通建设上舍得花大力气,使得安徽境内的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和进一步发展,随着各地区之间人员往来和交流的频繁,对于来往各地区之间交通工具的需求量猛增。
普通的牛马车应付应付普通乡民们出门还可,可是对于那些工厂主们却不怎么适用。他们要的是时间是效率,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和效率代表的可都是白花花的大洋,哪还有心情和你墨迹来墨迹去?不论是采购原材料还是尽快出货,没有好的交通运输工具怎么成?
军政府适机组建运输公司和客运公司,用卡车改装成长途客车,小三轮和拖拉机改装成往返于各乡镇的小客车。由于道路条件着实不错,各工厂也都基本建在交通便利之处,运输公司清一色的卡车在这个时代可以说奢侈之极。
军政府旗下客运公司刚一成立,立刻就受到了民众们的热烈欢迎,并且在很短时间内便成为了民众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最主要的是客运公司将票价订得非常便宜,民众们消费得起自然不会舍近求远再去雇慢吞吞的牛马车驾。
而运输公司的客车队也受到了工厂主们的热烈追捧,他们要的就是速度和这样大当量的载货工具,纷纷出钱长期预定下运输队中的某几辆卡车。倒也不是他们吝啬舍不得买车的一笔不菲金钱,关键是他们手头没有司机啊……
一连三天在郊外的调研成果让王进十分满意,可惜还没等他更深入了解的时候,吴楚已经心急火燎找上门来,将他一把拉回了军政府。至于督促郊外秋收事宜,自然有军政府专门负责农业的官员接手当纲,用不着他这个安徽老大费心!
“马的,北洋又有一个半师的兵力增援河南,看来咱们身上的鸭梨不小啊!”等到吴省长将河南最新情况详细介绍一遍,王进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摇头感叹。
“我说你有什么主意快点掏出来,前线王单南部的鸭梨不小!”吴楚有些急噪的说道:“在加上冯国彰带来的这一个半师,河南拥有的北洋军兵力超过了四个师,再加上豫督张镇芳手下的人马,起码有过十万兵力!”
“你安心就是!”王进轻轻弹了弹电报纸,语气平缓没有任何焦急变化:“除了北洋那四个师,张镇芳手下的人马不会跟着北洋一条心。再说了不是还有好几十瓦民军武装吗?只要咱们使用得当,也不是那么好啃的骨头。哈哈,这个白朗倒也有些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