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柔和,这样看起来他也只是一个俊美少年,看起来不会那么突出了。可惜因为刚睡醒,米乐有点忘了是在火车里了,忘了遮盖,只盼望那男生忘记才好。
坐起身,车厢里有些闷,米乐打开门走了出去,下午三点才能到达燕京,车厢里无人走动,从空间中取出洗漱用品,想了一下又从空间里拿了些水。有了空间,米乐觉的非常的方便,有用的没用的东西都装到里面,随身携带,他上了火车就趁没人时把大多行礼放到空间里,外面只留下一个小的旅行箱和背包,里面还没有多少东西,只是装装样子罢了。
回到车厢,对面那男生头靠里躺下了,米乐想着这小子不会是躲着我吧。这样正好省着还得小心不让他看见自己从空间里拿东西。从空间中拿出保温桶,里面是昨夜做的米粥,还有奶黄包,和一碟小菜,奶黄包放在粥的上面还热气腾腾,小菜是辣白菜和豆腐卷。米乐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从有这个空间开始,他就尝试着在里面种上各种作物,空间里面的东西基本上不用他管,只要种下去就行,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基本上吃的蔬菜米面米乐都种出来了。都非常美味。没事的时候米乐更是喜欢研究美食制作,为了父母能吃上好东西他也煞费苦心,每次抢着去买菜,并且走的时候还留下两百斤大米和白面。
食物散发着香气飘散在空气中,对面铺位的男生转过身来,“一起来一点。”米勒笑着邀请。
男生坐起身脸有些红“不—不用了。你怎么还带饭?”有些奇怪,哪有人出门带这么全的。肚子咕噜的叫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坐了几个小时火车看着热气腾腾的食物,也有些饿了。
米乐看出他的心思,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不锈钢的碗,用勺子将粥盛出一半放到对面的桌上,“来吧,我也吃不了。因为吃不惯火车上的东西所以才带的。”
男生看着米乐眼睛里没有早上那么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异常柔和,让刚离开家的他有些温暖,不自觉的拿起勺子喝了一口,略微有些甜味的米粥细腻柔滑,入口即化。
米乐看着男生有些狼吞虎咽的喝着粥,心里有些高兴,看着人这么喜欢吃自己做的东西还真是有成就感呢。
吃过早饭两个人坐在床铺边上,“我叫米乐,你也是去燕京上学吗?”
男生有些放开了“嗯,我叫张鑫池,燕京理工大学的,你是哪个学校的?”
“我去华景医科大学。”米乐将毯子叠了起来,靠在上面。
张鑫池有些羡慕“你可真厉害,华景今年录取分数线又提高了。录取分数线全国第一。”
米乐笑了笑没有搭腔,如果不是精神力的提高,恐怕他现在也就能考上普通的大学,而以他的性格恐怕会选择离家近的学校吧。
因为还有人在睡觉两个人没有再谈话,米乐拿出一本书慢慢看了起来。车厢里一时静悄悄的。
“我听说,华景大学今年九月十号开学,你这不是早了半个多月。”中午吃过午饭四个年青人都醒了过来,那个女生叫谢皎外国语学院的,男生叫周志文,菁华大学的大二学生,年轻人总是有共同语言的,没过多久就认识了。
“九月七号到十号报道,我要到燕京办点事,所以先去。”提前两个星期主要也是想提前看一下首都,而且确实有很多事情等着他。
周志文点点头“那有地方住吗?没地方我们宿舍能腾出一张床位。”
米乐笑笑“谢谢周哥了,已经安排好了。”
周志文没再说什么,这刚认识的学弟,温温和和的让人很喜欢亲近,想要结识一下,不过来日方长吗,两个学校离得那么近总能碰到的。
“周哥,听说新生军训挺狠的是吗?”张鑫池问道。
“呵呵,这不好说,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去年我们去军区训练,回来都脱层皮,反正每年军训就去那几个地方,运气好的话还能学打枪。”
“是吗?我们学校也不知道怎么样。”张鑫池有些向往。
谢皎撇了撇嘴,“我希望军训的时候能松一点,教官不要太严厉。”
周志文笑着说“你不用担心外国语学院女生多,应该不能太严,不过晒黑是一定的,你还是多准备点防晒霜吧。”
米乐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4
4、米乐童鞋进入四合院了 。。。
火车下午三点到燕京,首都的车站果真很大,人流也多,到处都是人,四个人交换了电话号码后就分开了,他们三人学校都有车来接,米乐一个人站在出站口寻找。很快他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他的名字,米乐快步走上前去,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站在那里。
“您好,请问您是秦叔叔吗?我是米乐。”秦征转过头看见一个一米八左右略瘦的大男孩。
将牌子放下,笑着伸出手去“你好我是秦征。本人跟照片里不怎么像啊。呵呵。”
米乐伸手握了握,“秦叔叔好,真是麻烦您了,这么热的天还要您到车站跑一趟。”
秦征笑着对米乐说“别跟我客气,我和杨老是忘年交,老朋友了,你爸妈也是这么多年了也不回来看看,也不怕我把杨老爷子的东西偷偷卖了。现在你来了我也能放下了。”这人性格挺好刚见面就开玩笑,还不让你感觉唐突,自然拉近关系。
米乐笑了一下,“我爸妈才没心思管这些,要不是姥爷遗嘱上写的明白,恐怕我父母当时都想捐了,本来在燕京还有姥爷让我妈惦记着,自从姥爷去世后,她就更不想回来了。”
秦征叹了一口气“是啊,这也是你妈的伤心地呀,行了不提了。这几天准备住哪?要不到我家去,家里有地方。”说话间就到了存车的地方,米乐没想到秦叔叔也了解当年的恩怨,也许是姥爷跟他提过吧,米乐没有追问下去,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现在母亲幸福就好。
“外公那里能住吗?我想还是住在那里吧。”
秦征将车发动起来“杨老那里虽然几年没有住人,但是一直有家政公司负责打扫。住人还是可以的。不过还要买些床上用品。”
米乐松了口气,他实在是不想住宾馆,更不能去打扰秦征家。
秦征边开车便给米乐介绍,“你外公住在老槐胡同,你小时来过一次是吧?”
米乐点点头,“五岁时来过一次,不过只在院子里住了几天就回去了。外公去世时正赶上我得了一场大病 ,没能过来。”米乐有些遗憾,外公去世有十年了,他因为得了痄腮,没能见外公最后一面,成为他终身遗憾。虽然母亲不怎么回燕京,但是外公经常到家里来住,米乐和外公的感情很好。
秦征岔开话题,“你外公在世,雇了一个人,叫林勇,是个退伍兵,身手不错,只是打仗的时候被人割了喉咙,虽然活了过来,不过嗓子有些障碍,基本上不怎么说话。这人不错,这些年一直靠着他看着房子才没什么事,屋子里的东西早就有人惦记了。早些年不少人打主意,都被林勇给收拾了,这两年倒是风平浪静的。他还有一个老婆是农村那边过来的,挺干净的一个人,你要是没什么意见的话,就让他们留下吧。有他在你住在这能安全点。”
米乐听说过这个人,父母闲聊时听母亲说过,外公是识人的,当初林勇因为说话问题没有人用他,人看起来也挺凶的,没想到这人人品真不错。“我没什么意见,我还要多谢他呢,这么多年过来挺不容易的。”
说话间车子开到老槐胡同,胡同里不能停车,秦征将车子停在外面,两人向胡同走去。青砖铺的地面,两侧都是四合院,两人走进去道口有几个老人在下象棋,这个时间正是老头老太出来买菜休闲的时候,能看见几个老人拿着菜篮子站在那里说着话,不是有人骑着自行车经过他们身边,米乐感觉到燕京的气息。
七十二号这是家里的门牌号,在胡同的中间地段,这块非常清静,因为在中间地界,除了路过的人基本上没什么人来,从东边过来看见一排倒座房,杨老的四合院挺大的,东西长有六十多米,南北长不到一百米,这将近六千平的四合院在燕京也是少见的,更何况保存的如此完好,可见米乐的姥爷费了多少心血。
漆红的大门占一开间的面积,檐枋下还有装有雀替和三幅云,后檐柱上装有倒挂楣子,门下两侧还有两个小的石狮子,小时听外公讲这门叫广亮门,这宅子最早住的是清朝一品大员,盖得房子很有讲究。后来清朝灭亡了,一品大员家里也败落了。宅子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