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努尔哈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主动帮助老人做事。张一化的三间草屋建在大山脚下,大河从屋门前流过,正是依山面水的好住宅。只是屋上的草有好几处已被风吹去,若不修葺,下雨会漏的。努尔哈赤见院里有现成的干草,便动手上房子去修理。那院子是用木棍钉起来的,有几处脱落了,风一吹东倒西歪,快要坍倒了。努尔哈赤砍来树棍,重新钉牢。他见院里烧柴也不多了,就拿起砍刀,去山上树林里砍树枝,不一会工夫,一大捆干树枝背回来了。傍晚时分,老两口打鱼回家一看,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笑得合不拢嘴。吃晚饭时,努尔哈赤跪在张一化跟前,恳切地说道:“大爷,我求你一件事,想请你老人家教我学汉文。”张一化看着努尔哈赤,笑眯眯地说:“起来吧,孩子。俺看出来了,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俺们同是炎黄子孙,汉满一家嘛!孔夫子说:”有教无类。‘你想学汉文,我一定教你。“从此以后,每天晚上张一化教努尔哈赤认识汉字,讲解华夏发展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讲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他盛赞西汉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贬斥当今朝廷腐败,奸臣当道的黑暗现实。一连几个晚上,张一化讲当年孙武子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女兵、孙膑帮助田忌赛马、马陵道的孙庞斗智、张良在桥上见黄石公、韩信胯下受辱等历史故事,努尔哈赤听得入了迷,使他大开了眼界。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丰富的战例,用兵的神奇,以及治国安邦的道理,都极大地吸引着他,并给他以极大的启示。
  由于努尔哈赤天生的聪敏、睿智,领悟力强,汉文学习大有长进,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能单独读书。张一化桌子上那一堆书,他都读过一遍,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书中的英雄好汉,都是他心目中的榜样。有一次他问张一化:“大爷,像汉高祖、明太祖,原先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后来都统一了天下,成为开国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张一化告诉他:“简单讲是他们能乘时而出,艰苦奋斗的结果。他们都能团结人,善于用人,终于成就了平定天下的大事业。”这些帝王将相的传奇事迹对努尔哈赤来说,不仅增广了见闻扩大了视野,也丰富了斗争经验,坚定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他以后成就大业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召唤。
  努尔哈赤向张一化夫妇辞别时说:“你们是俺的再生父母,俺当永志不忘!俺今年十三岁,十三年后俺来接你们。”张一化拉着努尔哈赤的手,动情地说:“姜子牙年过八十还登台拜师哩,俺今年五十有二,再过十三年,也不过六十五岁,还可以为你牵马提镫呢。”张一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说:“这点碎银带着留路上用,从这老河口再往南走一百五十里,便能看到大海,那九鼎山就在大海边上。”努尔哈赤又跪在两个老人面前,磕了三个头,站起来,接过银子说:“恭敬不如从命,请两位老人家多多保重!”张一化夫妇齐声说道:“俺们等着你!”
  努尔哈赤从老河口张一化家告辞出来,重新踏上去九鼎山的大道。离老河口很远了,他还在想着在那里的半年生活,学习,以及所受到的教育。他觉得张一化老人是他的第一个汉人老师,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将来想干大事业,需要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才。俗话说得好:独木难撑大厦。俺要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把萧何、张良、韩信、樊侩等那样的人才,都团结在自己周围;绝不能像项羽那样刚愎自用,连一个范增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这两个人就是俺的两面镜子,俺要终生以他俩为鉴。努尔哈赤想着,走着,不知不觉一百五十里路一天多就走完了。现在大海就在眼前,他又一口气跑上九鼎山,来到洞门前,使劲敲击着洞门。
  二、七星长老
  不一会儿,洞门“霍”的一声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个小和尚,冲努尔哈赤一作揖:“小施主,敲门有什么事?”努尔哈赤忙施一礼,说:“小师兄,俺叫努尔哈赤,是来学艺的,要拜见七星长老,请通禀一声。”“你稍等一会儿。”小和尚进去不大工夫,出来说:“长老让你进去。”努尔哈赤随着小和尚进了洞门,开始在通道里摸着黑走,约走了百十步远,便觉豁然开朗起来,眼前是一个偌大的院子,两边院墙高约丈余,后面还有两进深的大殿。原来那洞门是开在山脚,通道是从山肚里穿过,真是巧夺天工。他一边看着、想着,一边随着小和尚来到大殿里。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坐在上边。努尔哈赤慌忙走上前去,双膝跪倒,连磕了三个响头,说道:“长老在上,俺努尔哈赤不远千里,前来拜师学艺,请长老收下俺这个徒弟。”“你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找来的?”努尔哈赤听了长老的问话,又朝前爬了一步,赶忙说道:“俺是从阿朵里城来的。路上的情况,说起来真是一言难尽。”努尔哈赤便把一路上的千辛万苦从头到尾叙述一遍。长老听了后又说:“学艺不易呀,你小小年纪,能吃得了苦吗?”努尔哈赤扬起了头说:“请长老放心,俺不怕吃苦。为了能学到武艺,俺什么苦都不怕。”长老看看努尔哈赤,想了一会,说道:“那就试试吧!你先干些杂活,磨炼磨炼。”这就把努尔哈赤收留下了。
  再说七星长老本是燕王朱棣的一个贴身侍卫,名叫霍广全,以使一把七星宝刀出名。后来朱棣做了皇帝,听信奸人的挑唆,欲加害于他,为逃性命,他来到关外的九鼎山八宝洞投奔明性大师。数年后,大师圆寂以后,他做了住持。如今已九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宝刀不老。此人天文,地理,兵书,武艺,样样精通,算得上一个武林高手。这次努尔哈赤来投奔八宝洞学艺,长老见他心地虔诚,并未以他是满人拒之于师门之外,也想借此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后代,于是欣然收下这个关门徒弟。半年来,他见努尔哈赤什么活儿都干,打柴,种菜,烧香,敬佛,扫院子,没有他不干的,而且每样活都干得认真,令人满意。平日,安安分分,勤勤恳恳,从不偷懒。因此,他打心里喜欢这个徒弟。
  一天上午,小师兄告诉努尔哈赤:“师傅叫你去。”努尔哈赤来到后殿,忙给师傅行礼,说:“师傅喊弟子前来,有什么事吩咐?”七星长老说:“你来这里半年了,不能老是干杂活,也该学点武艺。这样吧,你先练练眼睛。”长老顺手拿来一粒谷子,放到努尔哈赤的手心上,对他说:“你回去就看这谷子粒,能把这谷子粒看到有土豆那么大,我再教你练别的。”努尔哈赤开始没日没夜地看那谷粒。正面看累了,就侧面看;站着看累了,就坐着看。他以不同的姿势,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距离看,也不知他看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久而久之,渐渐觉得那谷粒在一点一点地变大。虽然没有土豆那么大,差不多也有黄豆粒大小啦。他满心欢喜,认为有了收获,于是更加勤奋,又坚持练了一段时间,越看谷粒越大,到后来那小小的谷粒在他眼里竟变得足有鸡蛋黄大。有一天,七星长老问他:“练得怎么样啦?”“练好了。”“那就让俺考考你,看看你的眼睛罢。”人常说:艺高人胆大。努尔哈赤一点也不紧张,他两眼瞪得圆圆的,盯着长老看。只见长老从案头上拿来一把锃明闪亮的椎子,照准努尔哈赤的眼珠子就攮,差不多就要攮上了,努尔哈赤仍是两眼瞪得溜圆,一眨也不眨,好像根本没有这回事。长老一看,挺满意,就说:“是练得差不多啦。从明天开始,俺可以教你武艺了。”
  第二天开始,七星长老就教努尔哈赤学习十八般兵器。半年以后,长老看他进步不小,十八般兵器已练得滚瓜烂熟,又拿来几本兵书,教他布阵,打仗,用兵的战略战术。这样又过了半年,努尔哈赤问七星长老:“请师傅教俺造砲的方法。”长老答应以后就教他造榆木砲。先把榆木掏空,装上火药,试放几次,努尔哈赤觉得杀伤力不大。长老又教他造石砲。先将石头凿成砲筒,装进火药,又在火药外面再装上铁砟子,铁蛋子。这石砲能打几里路远,劲儿可不小,杀伤力比榆木砲大好多倍。可是努尔哈赤还觉得不如铁砲劲大,便请师傅教他造铁砲的方法。长老见他态度虔诚,学得认真,就把造铁砲的方法也传授给他了。
  就这样,努尔哈赤在九鼎山八宝洞跟七星长老学了三年,所谓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学会了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