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东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太子今时今日的威望,二姐以为,谁还能真的动得了太子的地位?饶是皇上,如今想要换太子,怕也必然会伤筋动骨。且,皇上根本不想换太子,皇上喜欢太子,看重太子,这次的吐蕃之行,既是皇上对太子的考验,也是对其他皇子妃嫔的考验,二姐你真的想要彻底被幽禁么?若你再走错一步,饶是宁家军功厚重,也保不了一个对皇上看重的太子有杀心的皇后。”

    宁君迟道:“二姐,你且珍重。”转身就要离开。

    皇后却喊道:“你站住!”

    宁君迟果真停了下来。

    皇后道:“你就不怕,我将你的心思,说与皇上听?皇上若知晓了你的心思,他岂会仍旧让你去接太子?”

    “二姐错了。”宁君迟转过身,平静的看向皇后,“若皇上知道了我的心思,定会力排众议,一力让我去接太子。因为,我心中倾慕太子,才会将太子的安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是等我回了长安,皇上就容不得我继续留下来了。”

    帝王之心,岂能容下他的那种心思?可是,正是帝王之心,却又能容他活下来。只是,到时候,宁君榆会被从战场召回,而他则会被派上战场,一生不得回长安。

    “二姐是希望,君榆继续执掌兵权,还是,一个倾慕太子的人,远赴边境,执掌兵权?”宁君迟看向皇后,淡淡道,“二姐,还是好好想清楚,再去告密罢。至于十二皇子……二姐当真以为,他小了太子十二岁,还能坐上那个位置么?二姐莫非不曾想过,一旦太子暴毙,那么,下一个要死的人,就是十二皇子了么?”

    历朝历代,夺嫡之争,何其凶险?

    如今天元年间,夺嫡之争不甚明显的缘故,一是棠落瑾是“中宫嫡出”,身份正,太皇太后、太后和皇上都对他极其看重,二来,则是棠落瑾比起其他年长的皇子要优秀上太多,其余皇子才迟迟不敢动手。因为他们自己心中清楚,自己一旦动手,就必须要让棠落瑾彻底死掉,他们才有机会活下来夺嫡。

    而棠落瑾一旦死掉,那么,另一个占着嫡子位置的十二皇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就算宁家会护着十二皇子,然而深宫之中,手段诸多,宁家当真能防得过来么?

    可惜皇后早早就被皇储的位置迷了心窍,连自家大姐都能利用,又如何会看得穿这一点?

    宁君迟缓缓离开清宁宫,抬头望着湛蓝而一望无际的天空,微微闭目。

    良久睁开,回了府中,就瞧见了急冲冲赶来的小厮。

    “公子,公子,二公子的亲随提前到了,说是明日,二公子就能进长安城啦!”

72|68。67。66。1

    到了第二天,宁君远果然进了长安城。

    宁君迟提前让人往宫里递了消息,今日要和兄长一道入宫——天元帝素来喜欢他,闻言就准了。

    因此他一大早就等在了城门口。

    宁君远一行人到的时候,他直接迎了上去。

    自从九岁那年从边境离开,宁君迟就再也不曾见过自己的父亲和兄长。

    数年一别,今日终于得见。

    饶是宁君迟,再见到掀开车帘的马车里的人时,也是稍稍一愣。

    宁君远亦是如此。

    当年对岳云容的喜欢和纵容,让他一下子就失去了最敬佩的长兄,年幼的三弟宁君迟亦是因他之故,九岁稚龄便带着重要证据,被几波人连续追赶着,绕道往长安城去,只为要给宁家洗清冤屈。

    对着这个弟弟,宁君远何尝没有愧疚?

    “君迟?”宁君远看着眼前已然长大的三弟,目光微微一顿,开口叹道,“你长大了。”

    宁君迟目光落在宁君远腿上的毯子上,目光一黯,上前一步,张了张嘴,也只喊出一声:“二哥。”

    十六年未见,长兄的死又和宁君远有关,饶是宁君迟明知那件事情并不能全怪宁君远,他此刻竟也不知该说些甚么。

    宁君远自是猜得到宁君迟心中所想,招手让人和他一起上了马车——他刚刚从边境回长安,并不能立刻回家,而是要先往宫里去,见过了皇帝,才能回家。

    宁君迟上了马车,就和宁君远相对而坐。

    宁君远年长宁君迟十岁,脾气更温和一些,见宁君迟只沉默着,不知如何开口,他心中叹气,面上只絮絮的说些边境之事。

    “……父亲原本也想回长安一趟。他多年不曾见过你和小妹,心里也是想的。只是,边境的战事,没有一时是真正停歇的。父亲唯恐他当真要回来的话,君榆一人,不能在边境支撑住。父亲无法,虽思念家人,却始终离不开。”

    宁君远道,“不过,父亲说了,君榆在带兵打仗上颇有天赋,想来再过个三四年,父亲就能告老回长安了。”

    而那个时候,因种种事情,不能去战场一展才华的宁君迟,才能一赴边境。

    宁君远知道,宁家男人,都是生来打仗的。他的三弟自小就战场和长安两处奔波,打仗的天赋比之长兄都不差。可惜就可惜在,当年宁家被奸人冤枉,宁君迟小小年纪,几番周折,在几波追杀他抢夺能让宁家平反的证据时,尚且能顺利逃脱,并把那个前山西知府千金,岳云容给活生生绑到长安城,其心机和能力,自是非同一般。

    当初他小腿被斩断,沦为残疾。父亲写信,让宁君迟和宁君榆成亲生子,其实是意在宁君迟,希望宁君迟能“重回正道”,不要再喜欢甚么男子,而是应当规规矩矩的找个女子成亲生子。

    可惜他这个三弟没有动作,四弟宁君榆却是匆匆娶妻纳妾生子。虽说嫡妻跑回了娘家,可是七个妾室都怀了孕,如今更是生下六子一女。宁山也好,宁君远也好,都不能再开口说,让宁君迟来替换宁君榆的话了。

    宁君迟闻言,却不置可否。

    虽然宁家男儿,都渴望上疆场,保家卫国。

    可是,如今在宁君迟的心里,却有了更加需要他保护的人。上战场一事,若此生能一展抱负,自是最好;但若是一展抱负之后,就是长长久久的留在战场上,不得返回长安,那,宁君迟宁可不去战场。

    男儿壮志,保家卫国,本事应有之事。

    然而守着自己的心上人,莫非就不是应有之事了么?

    宁君迟心知自己和棠落瑾之间的重重障碍,更知晓自己一旦去了边境之地,若棠落瑾彼时对他真正上了心,或许他还能安稳的在那里等到回来的时候;若是棠落瑾彼时犹如现在,他大约就只能戍守边境一生,再无返回长安的机会。

    而棠落瑾,大棠的太子,大概就会如同历朝历代的太子一般,娶妻纳妾生子,将他忘得远远地。

    “父亲老当益壮,若是喜欢,继续在战场上多待上几年,圣上也只有高兴的。”宁君迟道,“若是为了我,父亲才要回长安,这却大可不必。”

    宁君远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提起了旁的事情。

    比如太子。

    宁君迟眼睛里都透着温暖:“小七很好。他自小聪慧多思,心怀天下,行事颇有君子之风。等我去把他接回来,二哥瞧了,就知晓他有多么适合太子这个位置。”

    宁君远闻言,含笑点头。心中却在想,这话与君榆所说的差不多,只是,君榆说这番话时,神色间颇为沉重,可君迟说这番话时,神色间却格外心喜。

    宁君远一时分辨不清,这二人到底谁是真,谁是假,只待去见一见天元帝,等太子回来,好好见一见太子再说。

    天元帝每日政事繁忙,只是对宁家人,他到底看重,闻得宁君远归来,特特让人不必拘泥,让他坐着轮椅进来就成。

    君臣二人十六年方得一见,心中俱是格外复杂。

    天元帝看着宁君远空荡荡的小腿,叹道:“宁卿为大棠,付出良多,宁卿,受委屈了。”

    宁君远道:“臣是大棠人,保家卫国,本是应分之事,何来委屈之说?”

    天元帝询问了宁君远边境的诸多事情,听得宁君远说,边境之地,因有了太子的“对战”的法子,着实发现了不少带兵打仗的能人。宁家人支持太子要做的事情,将发现的能人,都聚到一起教他们读书识礼学兵书,如今已有几人,可以重用。

    天元帝笑:“宁卿不曾见过太子。朕的太子,任是谁都比不上的。”

    宁君远的回归,并未给朝廷的局势带来什么改变。

    毕竟,宁君远虽是太子的“嫡亲舅舅”,但宁君迟不。良于行,面容被毁,看起来颇显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