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办法!”教导员脸上有些尴尬的说道:“牺牲的战士多,国家也有困难……”
  听着这话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接着没过一会儿就见教导员从屋里提着一大袋钱递给我……我不由吓了一跳……三千五有这么一大包?都跟现代几万似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时代的纸币最大面额只有十元,也就是五百元的话至少也得有五十张,再分成几个信封装好往袋子里一摞……就成了满满的一袋钱!(注:79年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十元,第四套人民币于80年发行。)
  “地址都在资料上面!”教导员交待道:“找着人的时候千万要核对一下,不要发错了!”
  “是!”我应了声,带着张帆去食堂胡乱的扒了几口饭就上路了。
  坐在吉普车的时候,我顺便就翻了翻那几名烈士的资料……资料右上角贴着他们穿着军装的黑白照片,都是些很年轻的战士……我对他们似乎有些眼熟,有一个我甚至还记得跟他说过话……但却不记得他是什么时候或是怎么样牺牲的了。
  反击战的战场……平均每天都有五千多人牺牲,这对于现代战争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时大家都在拼命,身旁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根本就没有心思去顾及身旁的战友怎么了,或是哪个战友受伤了。
  补充兵也是一批一批的补进来,再一批一批的牺牲……所以许多战友就像我手中拿着的这些资料和照片一样……我们曾经一起同生共死过,一起在一个连队跟越鬼子拼命过,但我却不知道他们是谁,甚至直到现在才知道他们的名字。
  张帆轻轻地握着我的手,似乎是想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但她却不知道,战争刻下的创伤,并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抚平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误会

  我负责的这几个烈士是山西大同方向的兵,距北京三百多公里……这如果是在现代的话不过就是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但这时代公路差,再加上半路上吉普车还出了一次故障,于是在第二天凌晨才到达第一个目的地。
  当然,这一夜我们就不得不在吉普车上渡过了,话说这时候虽然已经是七月了,但是在晚上还是挺冷的,特别这吉普车还是敞蓬的……这是为了作战方便,敞蓬车的好处一个是在碰到敌情时可以迅速跳下车做出反应,另一个就是在车上可以打枪,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加上一挺机枪或是无后座力炮什么的。
  只是这却苦了我们几个了,司机和警卫员在前头轮流开车,我和张帆就在后头冻得瑟瑟发抖……好在司机后来从后备箱里翻出了一件雨衣才挡住了一些寒意,同时这也给了我抱张帆一整晚的机会。
  不过也不知道是因为太冷还是因为心情比较沉重,那一整晚我都没有占张帆的便宜,纯粹只是躲在雨衣里头抱着互相取暖……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有点说不出来,在现代也是从没有体会过的。
  后来想起来,觉得这应该是因为我和张帆直到这时还没有性,也正因为没有性所以双方对彼此就会有更多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就会像催化剂似的使彼此的感情不断的升温,到了现在似乎双方都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但是我想,我跟张帆之间的感情之所以能够这样自然而然而又润物细无声式的成长。跟张帆的性格其实也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如果是陈依依……她的方式就是热烈、直接、大胆。这也许是战场培养出来的性格吧……战场上的许多东西都没法像和平世界里一样慢慢来,因为在战场上如果不及时抓住机会也许就意味着永远的失去。
  这会儿陈依依又会在哪呢?不知道她找到了她的妹妹没有,或者说现在也许已经在回国的路上了……我承认自己有点用心不专,在怀里抱着一个女人的时候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个女人,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却一点都没有罪恶感。
  终于在半睡半醒中……天边出现了一道日曙光,这太阳一出来先不说是不是真有热量洒在我们身上,看到这样火红火红的光线心里就先暖和起来了。
  这时司机小李把车停了下来,一边搓着手一边抽着凉气说道:“营长。太冷了,咱们在这休息下吧!我去问个路……”
  “嗯!”我点了点头,这时才注意到路边的田里已经有几个农民在地里干活了。
  乡下的农民在夏天时干活的时间一般比较早,为的是白天太阳太晒人,所以有些人宁愿避开阳光曝晒的时间段早点起床干活。
  这时张帆才猛然发觉天色已经亮了,赶忙从我怀里挣脱了出来。我笑了笑顺手就把雨衣给她披上,然后下车在路上搓着手跳了跳。
  “营长!”警卫员给我替上来两包压缩饼干,说道:“吃点东西吧,吃了会暖和点!”
  “嗯!”我接过了饼干顺手就给张帆丢了一根。
  警卫员小张看起来很有经验的,乘着这时间就在路边找了些枯枝枯草。再从后备箱里取出些柴油浇了点上去……要上战场的军用车一般都是选择柴油的,一方面是因为柴油机马力大。另一方面是柴油没有汽油那么易燃、易爆……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战场上的坦克才会由二战时普遍使用汽油机而改为现代的柴油机。
  我们两人受不了这火焰的诱惑,就连张帆也下车了,围在火堆旁一边吃着饼干一边取暖,然后小张再把水壶往那火堆里一架……不过一会儿就喝到热水了。
  “就要到了!”很快司机也加入了我们烤火的行列,他一边烤着火一边说:“听老乡说,就在前面几里远,不过奇怪的是……在我问到陈中奇(假名)家在哪的时候,老乡还问我们是不是来抓人的!”
  “我们像是来抓人的吗?”众人不由笑出声来。
  “什么意思?”我不由问了声:“老乡为什么会这么问?”
  “这个……”小李回答:“我也不知道……也许是看我们的样子挺吓人的吧!”
  这的确是,一辆吉普车四个军人,个个腰间别着手枪,而且警卫员还抱着56冲……这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的确有点吓人。
  但我却并没有就此作罢,我站起身来跑到另一边,冲着正在地里干活的农民叫道:“老乡,你为啥会以为我们是抓人的?”
  “陈中奇儿子当逃兵了嘛!”老乡回答:“村里头都传遍了……你们抓不着人,他儿子没在家!”
  “什么?”闻言我不由愣住了,明明是烈士怎么又会是逃兵?难道是上级搞错了?还是村民们搞错了。
  我再问的时候,老乡就回答:“我也不是很清楚,你们自个去问陈中奇吧,他就在村里靠马路那一排的第三间屋!”
  “上车!”我一回头就跳上了吉普车催促着,小李、小张动作娴熟的跳上车,等张帆上来坐定的时候就一踩油门直奔村里。
  “怎么了?”张帆疑惑的问了声。
  我摇了摇头没说话,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我就按老乡指的地点找到了陈中奇的屋子,敲开门的时候是个老态龙钟的老农,身上披着件破外套,像是刚起床的样子,看到身装军装的我们眼里马上就露出了惊异……
  “你们是……”老农嘴唇的声音有些颤抖。
  “伯父您好!”我说:“您就是陈中奇吧!”
  “是!”老农表情木讷的点了点头。
  “伯父!”我说:“我们是陈中和的战友,是来看看您的……”
  “唔!”老农闻言不由一愣:“你们……真是我儿子的战友?”
  “是的!”我说:“你儿子脸上这有颗痣……”
  其实这我也是看了相片才知道的。
  “快请进快请进……”老农当即就把我们迎进了屋里。
  虽然这时已经清晨,但屋里却还是漆黑的一片,所以直到老农点起了媒油灯我们才发现一位满是病容的老妇人挣扎着坐起身来。
  她一边咳嗽一边艰难的问道:“你们……真是中和的战友?”
  “是的伯母!”我点了点头,看着家里这个样子我眼泪都差点掉了下来。
  “那你们能告诉我……”老妇人喘着气说:“我家中和到底去哪了?是做逃兵了?”
  “为什么你们会以为他做了逃兵了?”我问。
  “唉!”老农布满皱纹的脸挤成了一堆,愁容满面的说道:“这打仗后就没了音讯了,我去县里问了几次,都没有下文……说是……‘失踪’。‘失踪’是什么……俺不大懂,县里的解释就是找不着。于是村里就传开了,说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