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鬼子这么折腾一阵子就退下去了,只看得战士们个个目瞪口呆的张大了个嘴巴半天也合不拢……要知道这些越军的弹药可都在我们守的这高地里存着呢,这也就是说越军现在的弹药十分宝贵才对,可是他们却这样折腾……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许他们就是希望自己的弹药尽快的打光的吧,这样他们就不用再上战场了不是?
这时我就觉得有些奇怪了……从这一点来看,越军把这步兵第五师放到这么重要的主攻位置上似乎是错了。但想想很快就明白了……越鬼子大多数的军队还在柬埔塞没来得及撤回来呢,他们仅有的几支主力部队又在反击战中被我们给打残了,比如316a师,那现在能担任主攻任务的不给这第五步兵师还能给谁?
这也使得我们在这夜里有了一些准备时间。
首先就是机炮排的组建和培训……五门榴弹发射器我们抬出三门使用,两门用于直接投入战斗,一门做为备用。
之所以会这么决定,一是为了节省弹药……虽然岩洞中榴弹发射器的弹药很多,但我从马克思那知道这玩意的射速很快……后来我才知道这玩意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三百多发,这要是没有控制的让那些新兵打,不用半小时那整个弹药库的榴弹都会让他们给打光了。
另一个吧……则是因为我知道这榴弹发射器就是个宝贝,咱们国家没有不是?而且接下来我国就是强军政策,会大规模的学习和仿制国外武器来武装自己……这个其实很无奈,这时代的中国落后别国太多了,不学习不行。
所以……这榴弹发射器就留两门送回国去研究。当然,这得我们能够活着才行……我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我们没办法活着撑到援军到来的话,就把岩洞口炸了封死那个弹药库,这样越军一时也没办法,说不定援军就可以及时赶到得到这批装备。
这批装备里……我相信还有单兵无线电也会有研究价值,通讯设备一直都是我军的短板不是?至于那些m16、迫击炮什么的吧……这些应该没多大用处,我军走的是苏式装备的路线,从长远来看中美之间的合作是暂时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还是走苏式路线比较靠谱。
话说这马克思也的确有两手,很快就学会了榴弹发射器的用法……不过话说回来了,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其实都差不多,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难就难在其保养以及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注意事项……就像m16那样。
可这些却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事,反正我们只要坚守一天就可以了。于是战士们很快学会了这榴弹发射器的使用,而且还真就用上了……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操作,马克思让他们每人上去打了几发,那“突突”的一阵……就见阵地下方老远的地方就爆出了几团火花,只让战士们看了直咂舌。
“这玩意都能打这么远的!”就连马克思都有点意外。
后来我才从俘虏那了解到,这榴弹发射器的有效射程足有1500米,最远射程甚至可以达到2212米……比我这狙击枪打得还远得多!
接着就是工事的构建……
这同样也是针对这榴弹发射器的,战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威力大的装备就必然会是敌人的打击重点。比如机枪阵地,比如迫击炮阵地……这些地方肯定是敌人炮兵最先光顾的位置。
所以,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榴弹发射器也会是越军炮兵打击的重点。
原本我想把这榴弹发射器定点放在坑道口处……咱们建的坑道结实不是?越军远程火炮打不到我们这反斜面,而迫击炮的威力又很难把我们的坑道口炸塌,于是这生命力就强了。
但是想了想又觉得不妥……任何火力点要是没法移动的话,那就会成为敌人定点清除的对像……这就十分被动了,似乎只有等着敌人想到办法后来打,或者说还会被敌人火力压制得无法发挥作用。
另一个……就是这榴弹发射器并不是很重,连着三角架才一百多斤,两个战士一前一后的抬完全可以在战场上机动……这不利用起来就可惜了。
于是随着我一声令下,就把交通壕拓宽加深,并在重要部位再添上几道交通壕……为的就是方便这榴弹发射器在各坑道之间运动。
所有的这些准备做完后,就是战士们熟悉美式装备的问题了……我们基本是按照兵种配套的原则,也就是原来是打ak47的就学习使用m16,原来是打班用机枪就学习使用通用机枪……
也许有人会说,刚才不是还说要学会打这些武器并不困难吗?怎么岩洞里放着那么多的机枪、火箭筒就不用呢?
这能学会是没错,可是也要会打得准啊!比如习惯打冲锋枪的,一下让他打机枪或火箭筒……这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其后座力的。
而且机枪有机枪的好处,步枪也有步枪的好处……步枪的重量相对较轻、较短,可以在阵地和坑道间灵活的运动和转移,如果人人都抱着个机枪……好吧,这火力是猛了,可是整个部队就没有机动性、灵活性可言了,就连进坑道都得排队……那就等着越鬼子招来炮火把我们敲掉吧!
第五十九章 背靠背
雨季的越南,天色亮得特别迟,而且就算是天亮了也只是灰蒙蒙的一片。
但是……早就等得不耐烦的越鬼子显然已经等不及天色大亮了,于是在凌晨六的时候就对我们发起了进攻。
就像我料想的那样,越鬼子在夜里一直都没有进攻……就代表着他们天亮时的进攻会特别的猛烈,准备了一个晚上嘛,说什么也会表现一下吧!
首先过来的是一堆堆的炮弹……这炮弹是从几个方向同时过来的,正斜面是远程炮火,那是从越南方向射来的榴弹炮、加农炮,反斜面方向就是迫击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全都是照着咱们这581高地一阵乱轰……
有些人也许就会奇怪了,这正斜面干嘛也要炸的,那一面我军不是没占领也没修工事的吗?
那一面的确是没有占领也没修工事,正对着越鬼子的远程炮火呢……那是找死才去占领那一面,修工事也没用,再坚固的坑道也捱不起远程炮火的几炮,那老大的一个炮弹从老远的地方飞过来……物理里不是有学到物体的冲量的吗?冲量跟质量和速度成正比,所以毫无疑问远程打来的炮弹冲量要比迫击炮大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它的炮弹往往会钻进土里然后爆开,这对坑道的破坏效果是相当厉害的。
反之,炮弹小得多的迫击炮就起不了什么作用了,迫击炮主要是针对步兵,它的炮弹一般都是在表面爆炸……这样才能爆射出更多的弹片以达到杀伤步兵的目的。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其缺点就是炮弹对坑道的危害不大。
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装有时间引信的迫击炮炮弹……时间引信我们之前也有用过。就是延迟几秒后爆炸的。这种引信一般是用于轰炸丛林里的目标,用于对付坑道吧……就表现在它的炮弹不是在地表引爆,而是砸进土里之后才爆开。
这的确会给坑道带来一定的威胁,但一则越鬼子携带这种引信不多,二则迫击炮炮弹威力不大,所以对我们构筑的坑道工事的破坏十分有限。
这不……越鬼子各个方向的迫击炮朝我们猛轰了近十分钟,几乎就把表面阵地的土层给翻过一遍了,也只是炸坏了一个小坑道而已……
战后张作亮去看过那个被炸坏的小坑道。因为那里躲的是他的两个老部下也是他的老乡,他过去为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带回点什么遗物给他们的家人。
令他十分不解的是,那个小坑道是外面的结构还算好,而里面却被炸得一塌糊涂,很显然是从里面炸开的。
这坑道口是沿着斜面往下开的,这迫击炮炮弹怎么会打到坑道内部去呢?
后来想想……觉得可能是因为跳弹,也就是那一枚很有可能是装有时间引信的迫击炮炮弹,然后掉到地上的时候砸着了石头改变了方向,于是就弹射进了坑道在坑道里炸了开来。
这个慨率也许很小很小,但战场这个地方就是这样……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会成为现实。按张作亮的话说……就是命衰起来那是喝凉水也塞牙!
十分钟后炮声就缓了下来……其实炮声并没有缓下来。因为我军的炮兵这时也发威了,他们的目标当然就是越鬼子的炮兵。要知道我军在这个局部地区虽然炮火数量不及越军,但优势在于后勤补给线能够保证,也就是炮弹比越军多。更何况越鬼子的炮火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