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东晋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殿上首,天子司马德宗依旧面带着孩童般的纯真笑容,左顾右盼自娱自乐,皇后王神爱也挂着招牌式的淡漠表情,人前人后,她始终是一副冰山女神的模样。
    下方的大臣们却议论纷纷,嗡嗡声不绝于耳。
    “好了!请诸位安静!”司马道子看了看四周,突然大声道:“今rì是五月十四,据叔平(王凝之表字)表述,孙逆至迟于五月九rì从海岛开拨,六天过去了,会稽形式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发兵救援,多说又有何益?”
    “哼!”这话刚落,司马元显就冷哼一声:“去年于山yīn城下,明明可以一举荡平孙逆,但辅国将军纵兵劫掠财货女子,以至平白错失良机,后又由于在山yīn受了羞辱,竟负气撤回京口,使得孙逆及其羽党从容退往海岛,今年能卷土重来,皆此人之过也!”
    众人大为愕然,这时候追责刘牢之有什么用?剿平孙恩还要靠他出力呢。
    右将军谢琰无奈的摆了摆手:“世子言之有理,但辅国将军负气出走也情有可原啊,今次不妨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请朝庭下诏,命其率北府主力增援会稽,同时老夫再领禁军出征,以防他两方又生龌龃,影响到大局。”
    刘牢之虽然不可靠,却只能如此了,司马道子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了王神爱,王神爱机械式的轻启朱唇:“准!”
    准字才脱口,殿外已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黄门手捧绢册,大声唤道:“禀陛下,北府辅国将军有加急表文呈上!”
    “呃?”百官们相互看了看,心头均是生出了一丝疑惑,刘牢之主动给朝**表,在王恭没死之前是不可能,摆脱了王恭的控制也从未有过,司马道子迫不及待的喝道:“快,呈进来!”
    黄门趋步入殿,把绢册奉上了司马道子的案头。
    司马道子细细看去,顿时,面sè剧变!“砰!”忍不住重重一拍几案,怒骂道:“恶奴安敢如此?”
    所有人的心脏猛的一揪,都意识到了不妙!
    要知道,朝庭内外无论对刘牢之如何不满,当面背后一般都称他为辅国将军,以示礼貌,除了卫风等有限几人,几乎没有谁直呼其名,更别提朝堂上当场咒骂了,由此可以看出必有大事发生,司马道子的愤怒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连王神爱的冰山玉容都略有融化,唯一不变的则是司马德宗,他饶有兴致的打量起了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连忙问道:“父亲,究竟出了何事?”
    司马道子连连深吸了几大口,才勉强压抑住怒火,沉着脸道:“刘牢之以南燕寇边为由兵发下邳,称于今晨率步骑五万开拨,诸位都看看罢!”说着,向黄门示意,黄门赶紧捧起绢册向下递去。
    绢册依次传递,传完一边又传到另一边,殿内的每一个人,心均是沉到了谷底,还伴有怒火在滋生蔓延,政坛摸打滚爬了数十年,谁会看不出这是刘牢之耍的花枪?南燕去年才定都广固,怎么可能今年就犯我大晋?
    琅琊王司马德文向上拱了拱手,怒道:“刘牢之简直反了天,因小怨不顾大局,目中还有没有朝庭?臣请陛下下诏,令其回驻京口,并着宫中宿卫揖拿问罪!”
    尚书令王珣摇了摇头:“琅琊王不可急燥,刘牢之既已开拨,岂肯半途而回?若是陛下下诏,他置之不理,岂不是再无转圜?如今形势危急,切不可多事啊,刘牢之此人,平了孙恩再慢慢计较罢。”说着,转头向谢琰问道:“瑗度(谢琰表字),禁军能战者可知其数?若是没有北府,仅凭朝庭与会稽联手,能否击溃孙恩?”
    “这。。。。”事关国本,谢琰也不敢乱下保证,凝神细思了好半晌,才不确定道:“朝庭原有两万禁军,后因征发乐属,如今人数已达三万五千,经rì夜cāo演,可堪为一战,而会稽有两万兵力,听说会稽都尉卫风亦是勤于练兵,料来能挡住孙恩一段时rì。
    这样罢,老夫领两万五千军出征,连同会稽军,便有了四万多,虽不及孙逆半数,但孙逆皆为乌合之众,又由海岛而来,必然缺粮,只要不急不躁,有效阻止他四处劫掠就食,当可令其军心动摇,或是不战自溃,或是与会稽配合发起总攻,当可一举破贼!
    老夫后rì开拨,一边行军,一边派出斥候打探会稽情形,根据情况随时作出修正,总之,小心行事,绝不给孙逆可趁之机,同时,老夫出征之后,京城空虚,请相王调西府兵力暂时协防建康,万一有事也可随时增援!”
    王珣捋须赞道:“瑗度不愧为沙场老将,安排从容合理,有此良策在手,破去孙逆理当探囊取物,哼!也教刘牢之睁大眼睛瞧瞧,朝庭并不是缺了他便束手无策!”说完,向上施了一礼道:“请朝庭即刻给伯道(豫州刺史司马尚之表字)下诏,速领豫州军拱卫建康!”
    司马道子向四周看了看,众人纷纷称善,一时之间,一股乐观的气氛在渐渐弥散,于是,向上拱了拱手:“请陛下下诏!”
    立刻有黄门端起笔墨玺印奉于王神爱案前,王神爱面无表情,提笔书写。


第一四七章 不听劝告
    两rì后,也就是五月十六rì,谢琰与他的长子谢肇、次子谢峻领两万五千禁军出征,留三子谢混看守门户。
    按预定行军计划,是出建康东门,南下经义兴、吴兴、过浙江入会稽,经十rì疾行,全军于五月二十五rì抵达了浙江北岸的钱塘县,谢琰立刻下令伐木造伐,自已则领着两子来到了江边眺望南岸。
    浙江宽只宽在喇叭口,钱塘一带的江面宽度约为两到三里之间,因此晴天可以很容易看到江对面。
    父子三人运足目力,竟隐隐约约看到对面的江边农田里有农夫在劳作,谢肇不由疑惑道:“父亲,您看到了没?莫非孙恩还未到此?他怎会行军如此之慢?”
    谢峻接过来道:“难道是王世叔谎报军情?不可能啊,这对他有何好处?朝庭岂能不下诏罪责?”
    在父子三人的料想中,孙恩该是兵围山yīn,rì夜不停攻打,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四处抢粮就食,但浙江南岸的那副农家乐模样令他们生出了不解,要知道,钱塘县论起土地的肥沃,还要超过山yīn、上虞一带,孙恩没可能不派人来。
    谢琰眉头一皱,怔怔盯着对面不说话。
    “父亲快看!”谢肇突然向前一指,江面上有一叶扁舟渐渐地出现在了视线里,随着距离接近,可以分辨出这正是派往南岸打探消息的斥候。
    不多时,斥候上了岸,飞奔到三人面前,施礼道:“禀将军,孙逆大军被会稽都尉卫将军以一万五千人拖在余姚城下有将近半月了,其间虽有数次寻机分兵袭取山yīn,却都能未成功,卫将军请您早rì过江,与他两面夹击,共击孙逆!”
    “哦?”谢琰与两子交换了个不敢置信的眼神,就连忙问道:“快把详情述来!”
    原来,被困了三两rì之后,自觉军中士气得到了恢复,孙恩试图分营包围余姚,可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他八万大军被卫风俘虏了七千,只剩下七万三千人,而卫风把俘虏全部收为已用,兵力扩充到两万三千军,作为守方来说,以两万对七万,虽然在人数上仍居于绝对下风,却不是那么被动了。
    何况孙恩军动,卫风的骑兵也动,同时辅以上万步卒,以围堵、sāo扰、夹击等诸般手段,逼使孙恩不得不收兵回营,而孙恩试图派小股部队往各地就食的努力也未能成功,派出去就被骑兵追上一阵砍杀,又白白损失了近两千人,只能暂时困守原地。
    随着斥候的讲诉,父子三人均是大为动容,谢峻拱了拱手:“王世叔与姑母果然独具慧眼,这姓卫的还是有些本事的,父亲,您应下令让将士们再快一点,速速过江合兵共击孙逆,立下不世奇功!去年咱们来迟一步,被徐道覆抢先循走,只接收了几座空城,寸功未得,今年可不能错过了啊,万一那姓卫的独自击溃孙恩,功劳没了还不打紧,咱们陈郡谢氏的脸面往哪去搁?”
    谢琰略一沉吟,却摆了摆手:“不忙,卫将军打的主意应与为父不谋而合,乃是拖垮孙逆再寻机出击,孙逆既然敢来,必是预备了至少能支撑到下月月底的粮草,而会稽的军情并不过于紧急,是以用不着太早过江,为父担心的是,孙逆见会稽无机可趁,或会转战吴郡就食,咱们手头又没有船只,到那时,只怕追之不及啊!”
    谢肇想想也是,于是附合道:“还是父亲考虑周全,那咱们不如先往嘉兴,再派人过江随时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