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联队付竹内彬梗着个脖子嚷嚷,“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中国部队哪怕是一个连队的战斗力也非常惊人,要相信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刚才乌克兰炮兵能开火的只有一个75mm野炮营而不是一整个炮兵团,现在我们哪能半途而废,撤下来这仗就彻底打输了,日后怎么向菊池旅团长阁下交代?武藤信义的步兵第23旅团可正往这儿赶呢,难道佐佐木大队付出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我们最后居然把胜利果实拱手让给步兵第23旅团?这绝对不能接受!联队长阁下,要撤你带一个中队撤,我带青木大队剩下的2个中队上去增援,务求当面击破乌克兰人,要不然孤悬在敌人侧翼后方的松下雪太郎的三个中队也回不来,这怎么行?”酋崎正刚被竹内彬的这么一说可真不好再打退堂鼓,这厮便同意联队附竹内彬带青木大队第3、第4中队上去增援佐佐木大队,留下青木带步兵第1中队捍卫联队部和炮兵大队!

如果不是松下雪太郎带领3个中队在乌克兰步兵第3团的第二道阵地后方打响的话,正面阵地上集中了6个半中队日军的竹内彬进攻部队,在兵力上依然处于下风,对面4个营的乌克兰步兵足足2200多人,而作为进攻方的日军不过是1400多人,当然,机枪和迫击炮的数量,竹内彬指挥的日军此刻要多于防守方的乌克兰民族军。

可即使这样,地形有力凭借既设阵地防守的乌克兰人的阵地也并没有那么容易突破,竹内彬在伤亡了1个半中队的兵力之后,也不过就占领了对方不到200米宽的右翼阵地,杀红了眼的乌克兰民族军显然把在中国装甲部队跟前受的气全撒到了日本步兵第18联队的进攻部队身上。

双方甚至一度为了一个连级规模的阵地拼起了刺刀,在日俄战争中日本陆军当初可是被沙俄老毛子的刺刀挑的魂飞魄散,当然乌克兰民族军之前多数出身于缺少训练的游击队,可是人一旦杀红了即使是乌克兰二毛子也是背水一战悍不畏死,加上兵力上占有优势,双方搅合到了一起之后,日军的迫击炮优势反而投鼠忌器无法进一步发挥。

当然,一直担心对方河对岸的炮兵团重炮开火的竹内彬指挥下的日军也是死战不退,压根不敢放松或者拉开距离,要不然这时候一顿105mm口径的榴弹炮击砸过来的话,那步兵第18联队的主力将不复存在,仗到了这份上谁都不敢轻易言退。

事实上,督战的克拉夫申科也是心急火燎一个劲的往电话里喊要求师长米列夫斯基炮火支援,可炮火支援不但没来,日本炮兵大队剩下那5门炮转移阵地后再次发威开始轰击克拉夫申科的阵地,而且日本炮兵相当自信和大胆,炮弹的炸点距离日军占领的那段阵地甚至只有50米的距离都敢开火!

1918年7月30日12:30哈尔科夫东北十五公里处哈尔科夫河畔森林战场日本第三师团步兵第5旅团第18联队和背水一战的乌克兰民族军步兵第1师主力激战之时,早已泅渡并潜伏到了哈尔科夫河右岸的中国装甲团薛驹汝带领的那个连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由于乌克兰步兵第1师炮兵团的4个炮兵营借助浮桥渡过哈尔科夫河后,在高耸的河岸阻碍下滞留在河滩上较长的时间,而紧接着对方师部带领骑兵连、辎重营居然迅速也沿着浮桥渡过了河。

这样加上原来的炮兵团、工兵营的乌克兰民族军,猬集在哈尔科夫河右岸河滩上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兵力超过了5000人,虽然战斗兵不到三分之一,可工兵营、炮兵团手里并不是全都是赤手空拳,基本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兵力身上可是背着莫辛纳甘步枪,薛驹汝再托大,也不敢轻易就用100多号兄弟去招惹人家几千人的队伍。

薛驹汝只能率部继续在500米外的灌木丛中潜伏观察着渡了河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部队的动静,同时用电台跟河对岸的团部请示,要求联军航空队返回战场后第一时间空袭摧毁敌人的浮桥,要不然别说是乌克兰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就是步兵第1师那三个主力步兵团都很有可能撒丫子撤过河跑了。

联军航空队迟迟不来,这边薛驹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米列夫斯基指挥工兵营抢筑了上岸的便道,人推马拉的把4个炮兵营一一拉扯上了河岸,几次想要打响却又觉得这寡不敌众的没法打,自己这100多号人生死事小,因为一旦打响,很可能彻底惊动了敌人,对方三个步兵团没准蜂拥而至就撤过来了,到时候团主力或者增援上来的步兵第18联队抓不住敌人可就糟糕了。

薛驹汝干脆把装甲第1营第2连的三个排一分为三,以排为单位,分别远远的跟住上了河岸后分三个方向疏散的乌克兰炮兵部队,并且告诫部下,在联军航空队空袭摧毁对方的浮桥之前,尽量避免开火暴露目标。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炮兵部队在师长米列夫斯基渡河后整个行动速度加快了不少,而且为了避免被联军即将返回的航空队发现和空袭,米列夫斯基把3个75mm野炮营和1个105mm榴弹炮营居然分三个方向向着哈尔科夫河东岸的密林里转移,由于乌克兰民族军的炮兵部队和德国步兵师里的炮兵一样,都是用德制军用卡车作为炮车拖拽大炮。

而这会儿因为道路和浮桥承载能力的限制,米列夫斯基的4个炮兵营是临时靠人推马拉弄过了河,原本拖拽大炮的卡车都被迫留在了哈尔科洛夫左岸!

第七百一十章(一)出现了伤亡

所以米列夫斯基这4个炮兵营虽然上了岸,进了森林,但在林间推进的速度却相当缓慢,直到联军航空队返回并开始空袭摧毁浮桥时,米列夫斯基的炮兵部队只有最先上岸进入森林的那个炮兵第1营的12门75mm克虏伯野炮在河岸以东1公里的位置隐蔽并布置好了炮兵阵地。

而其余2个野炮营和中型炮兵营还在距离河岸500米到800米不同的位置使劲的往森林里推,哈尔科夫河右岸因为人迹罕至,林深树密行动相当不容易,但这也为乌克兰步兵第1师过了河的部队创造了隐蔽疏散的最佳环境,联军航空队在摧毁了浮桥之后,对哈尔科夫河两岸森林地带的空袭带着一定的盲目性,虽然薛驹汝的电台也为头顶的DH4战斗轰炸机大队的带队长机指示了目标。

但是薛驹汝亲自指挥的这一个排的部队也不过盯住了对方的左翼疏散的那个75mm炮兵营而已,联军航空队隔着森林巨大树冠的遮蔽进行的投弹只摧毁了这个营的大概6门大炮而已。

事实上,米列夫斯基最早布置好阵地的那个炮兵第1营的12门75mm克虏伯野炮在联军航空队返航后迅速向哈尔科夫河左岸的日本进攻部队开火之时,薛驹汝刚刚指挥装甲第1营第2连的1排收拾掉了自己跟前的那个剩下了6门大炮的炮兵营,战斗短促而激烈,刚被联军的空袭炸的魂飞魄散的乌克兰炮兵们被密林深处看不见的子弹击中和倒下,接着迫击炮、M1伽兰德半自动和勃朗宁班用机枪的声音响了起来。

乌克兰步兵第1师炮兵团炮兵第2营的炮手们只略抵抗了一会儿,便在敌情不明的恐惧和对方火力炽烈的攻击下撒丫子向南四散而逃。

薛驹汝带着第1排三十多名战士冲上去缴了6门75mm克虏伯野炮,打死打伤了三十多人,俘虏了近五十多人,炮兵第2营和帮着推拉大炮的辎重营的一个连剩下的更多乌克兰民族军们则向南边溃散而去,虽然他们自己也未必清楚师部在哪主力在哪,但是敌人从北面来,哈尔科夫在南边,这点倒都是清楚。

在薛驹汝的第1排干掉了对方一个被空袭炸残废了的炮兵营之后,乌克兰人在最东面最远的那个炮兵第1营则展开了和几公里外哈尔科夫河左岸林间大路附近的日本炮兵大队之间的激烈炮战,薛驹汝一边骂着娘,一边留下半个班的战士看守俘虏和大炮,自己领着剩下的20多名战士向着北面炮声最激烈的地方摸了过去。

装甲第1营第2连连长符二柱上尉的运气就没有薛驹汝带的一排这么好,这厮带领第2排近40号人,跟着对方的另一个75mm野炮营后头,乌克兰人这个炮兵第3营疏散的位置是介于最东面的炮兵第1营和被薛驹汝敲掉的炮兵第2营之间,勉强算是朝着东北方向在走。

由于躲过了空袭,乌克兰人的炮兵第3营4个连12门大炮都完好无损,帮着推炮的除了辎重营的一个连之外,还有工兵营的一个连,加上炮兵第3营,这一路的敌人兵力超过了800人,战斗力虽然不能和步兵团相比,但也不是纸扎泥捏的一戳就破。

在东面一公里外的乌克兰炮兵第1营打响后,这个炮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