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攻如何?”“嗯,就这么办,叫喀山步兵第7师做好准备,另外,给哥萨克第1骑兵师和第2骑兵师发报,询问他们目前的位置,按他们有没有找到布琼尼的骑兵军!”过了几分钟,双方的炮战渐渐平息了下来,显然,在没有发起攻势需要掩护步兵时,长时间炮战的弹药消耗对双方都是个考验和划不来的事情,因此双方的炮兵指挥官都留着一手,不能把底牌全部打完,依着76MM山野炮的射速,在十分钟内能打光整一个基数60发炮弹,到时候弹药供给不上,这炮兵就成了无米之炊连烧火棍都不如。
不过再过了2分钟不到,自卫军阵地上的大炮再一次轰鸣了起来,成群的炮弹向着喀山步兵第6师对面的苏俄红军阵地飞了过去,把对方的阵地和堑壕打成了一片火海,而约一个团的自卫军步兵,则跃出了战壕,开始猫着腰以散兵线的形势向着对面的苏俄红军阵地摸了过去,两千多人漫山遍野的样子倒也气势十足。
而配属给第6师的一个三套马拉重机枪营则夹杂在进攻的部队中向前移动并争取抢占有力地形,准备冲入有效射程之后,再调转车头向着对方的阵地,以便倾泻弹雨为步兵们提供支持。
对面的苏俄红军的炮火在沉寂了几分钟后再度响了起来,一部分(〃文〃)炮弹落入(〃人〃)了进攻的自(〃书〃)卫军步兵阵(〃屋〃)线中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另一部分炮弹则飞向了自卫军的炮兵阵地,显然是希望能压制住自卫军的炮火。
进攻的那个自卫军步兵团的队形则分散的更开,士兵们在炮火的间隙中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向前挺进,由于还没有进入马克沁重机枪的有效射程,所以苏俄红军阵地上除了火炮在轰鸣,并没有响起重机枪的射击声。
由于双方阵地间隔在2·5公里左右,这使得进攻的路线相当漫长,正常人就是跑2500米也得喘成牛,何况全副武装的士兵头顶是不断呼啸而过后炸开的炮弹,不停的趴下又爬起来,苏俄红军阵地上的重机枪显然没能沉得住气,当自卫军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进入1500米的距离之后,马克沁重机枪终于响了起来。
当然,喊着乌拉迎着扑面而来的弹雨发起肉—弹冲锋是苏俄红军的专利,自卫军士兵可没有那么一根筋,往往是对方机枪一响,这边抱着脑袋趴了一地,找弹坑的找弹坑,直接从身后拽下小铲子往下挖单兵掩体的就开挖了,手头没有工兵铲的,小布袋里掏出茶缸饭盒子就地刨起了土。
由于这时双方使用的绝大部分莫辛纳甘步枪上安装的已经不是早期的可拆卸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刺刀,而是可以折叠却不能拆卸的枪刺,所以用刺刀掘土的情况并不多见,何况这枪刺座兼客串了准星的用途,真要拆下来只怕射击时可就有点找不着北。
苏俄红军阵地上的重机枪火力点的暴露显然正合自卫军指挥官的意,不多时自卫军的山炮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成串的扑向苏俄红军战壕里的重机枪火力点,由于黑斯廷斯一下子把12个炮兵连全部投入了炮战,并且不吝惜炮弹的消耗,力求在火力上压制住对方。
大炮是战争之王,俗话说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这会儿交战的双方却都是老兵,苏俄红军的机枪数量本来就不占上风,在自己的炮兵受到自卫军的炮火的压制之后,重机枪火力点则成为自卫军炮兵重点打击的对象,很快苏俄红军阵地上的机枪火力点一个一个哑巴了下去。
而自卫军负责发起进攻的这个团,在付出了300多伤亡的代价后,慢慢接近了苏俄红军阵地前方约1200米的位置,而躲过了苏俄红军炮火的马拉重机枪则欢快的冲上了几个适合的小土坡,调转马车后又往后退了一点,这使得自卫军安装在马车车厢后部的重机枪在小土疙瘩后头尽可能多的隐蔽起了自己的身形,只露出枪口。
第六百七十章(三)必须沉住气
很快,伴随步兵团进攻的重机枪营剩下的十七八挺重机枪开始喷出火舌舔向1200米外的苏俄红军第一线阵地战壕,封锁着每一个可疑的机枪火力点的射口,而趴在地下的自卫军步兵们则呼啦一声爬了起来,在营连长们口中哨子的催逼下开始小跑着向前冲击,但依然是散兵线分散的相当开。
苏俄红军当面的阵地其实也就是一个团的阵地,不少沉不住气的红军战士开始漫无目标的射击,莫辛纳甘虽然是一款不错的手拉拴动步枪,并在后世被改装成安装了瞄准镜的狙击步枪使用,但那是在有瞄准镜辅助的情况下,才有800米的有效射击距离。
至于使用刺刀座充当的机械瞄准具射击时,莫辛纳甘步枪真正的有效作战距离不过400米而已,还得是神枪手才有可能命中,因为即使是400米的距离,目标如果是趴在地面的敌人的话,在射手视野中的横截面也远小于准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神枪手靠的是感觉而非视力,向400米外的敌人射击,那是真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此时苏俄红军阵地上此起彼伏的步枪射击声只能被视为已经有点乱了阵脚,当然,团级规模的散兵线进攻,对参加了3次察里津保卫战而成长起来的苏俄红军第10集团军的将士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悲催的是,吉季斯已经率领集团军的5个主力步兵师南撤,留在阵地上撑场面的是集团军参谋长巴甫洛夫指挥的卡梅申步兵第1师和步兵第42师。
当然,最主要的是阵地上苏俄红军机枪火力点被对方密集而准确的炮火一个个定点拔除,而自己后方的炮兵阵地在对方的火力急袭下也彻底哑了火,一部分火炮已经被揍的散了架,炮手们血肉横飞伤亡惨重,剩下那部分正在拼命的转移阵地,这会儿是一个真空时段,苏俄红军完全失去了炮火的支援和掩护,而对方的马克沁重机枪却在1200米外用长点射压制着自己的防线。
这边自卫军步兵团的士兵们显然意识到了对面阵地上的苏俄红军居然不是传说中的南方面军主力部队,瞧着慌手慌脚在1000米的距离上就胡乱放枪的架势,没准是临时抓壮丁扩编而成的菜鸟部队,趁着对方的跑兵哑了火,这边1800多自卫军将士呼啦爬起身提着枪猫着腰快步的向前扑了过去。
身后马拉重机枪沉闷的射击声则像鼓点一样伴随着自卫军冲锋的脚步,很快自卫军冲到了对方阵地前方500米的范围内,这个时候,自卫军后方阵地上的炮火却出现了断档,显然,自卫军的炮兵不知什么原因也在转移阵地,好在马拉重机枪依然在后面旋风般泼洒着弹雨压制着苏俄红军阵地上排枪射击的火力。
由于接近到了500米内的距离,苏俄红军阵地上的排枪射击开始获得了战果,一个又一个冲锋中的自卫军士兵被子弹击中倒了下去,当然,苏俄红军战壕里趴着射击的红军战士在对方的机枪火力覆盖下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参谋长,敌人用密集的机枪火力压制166团的阵地,第42师部队伤亡不小,战士们有点吃不住劲了,166团团长请求指挥部炮兵连炮火支援!”一个作战参谋放下手里的电话,对着端着望远镜在掩蔽部的瞭望窗口观察前线战场动静的集团军参谋长喊道。
“命令166团沿着交通壕撤离第一线阵地,转移到500米后的第二道阵地上防守,用马克沁重机枪封锁住交通壕,等敌人全部进入我们第一线战壕后,炮兵连全线开火!让自卫军尝尝我们的拖刀计!”巴甫洛夫虽然只有21岁,这位年轻的集团军参谋长却像个老谋深算的家伙一样头也不回的下着命令。
之前由于对方的炮兵比自己多了差不多一半,在损失了3个炮兵连的大炮和炮手之后,指挥作战的巴甫洛夫下令炮兵连转移到预备阵地,准备避开敌人的炮火攻击后,在新阵地用突如其来的齐射狠狠打击对方的炮兵阵地,务必把损失挽回来!
至于对方进攻的这个自卫军步兵团,巴甫洛夫并不放在心上,因为对方后续部队并没有投入攻击,他认为黑斯廷斯不过是在试探自己的防守强度罢了,所以他准备放对手攻上自己的第一线阵地,然后用转移阵地后的炮火急袭打击对方这个步兵团,当然,之前先要用齐射削弱对方暴露了阵地的那些大炮。
1918年7月29日1918年7月29日9:20布因斯克西北十公里自卫军南下主力东集群司令部“奇怪,苏俄红军居然放弃了当面阵地?”自卫军东集群前敌总指挥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黑斯廷斯看着望远镜展现出来的一切有点纳闷,这时候一个作战参谋在身后捂着电话报告,“报告总指挥,喀山步兵第6师师长哈希克来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