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李鸣钟那个师的旅长!

跟随师部行动没捞上仗打的第二十七旅的旅长也不简单,还是一个江西人,江西吉安人刘峙,熊式辉保定二期步兵科的同学,这厮今年才26岁!刘峙出身农民家庭,由祖父养育。

年幼时受私塾教育,曾东渡日本,适值日本驱逐中国留学生而回国。之后入读湖南陆军小学,进入武昌陆军中学。1914年底入保定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毕业后到广东,先于岑春煊部下任参谋,之后又到云南滇军朱培德部下任连长。

这厮却是被熊式辉一起拉了到参战军投的军,年纪虽然轻,却智勇双全,领兵打仗好动脑子耍谋略,所以尤其得师长李鸣钟亲睐,放在身边跟随师部行动,算是半个参谋长!

所以参战军第九师是32岁的河南籍师长李鸣钟,手下三个江西老表正经的保定军校科班旅长,熊式辉才25岁、刘峙26岁,就是贺维珍比李鸣钟小几个月,32岁。

王庚这参战模范军的师旅长们年纪普遍比较轻,旅长们多数有保定军校或者日本士官学校的教育背景,反倒是师长们很可能只是讲武堂毕业从16混成旅靠实战打出来的本事。

博尔贾是俄国外贝加尔边疆区的第三大城市,位于博尔贾河(黑龙江支流)沿岸,首府赤塔东南349公里处,这里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赤塔折向中东路满洲里支线的第一个铁路枢纽,往西南则有一条公路通往外蒙古的东北,当然,在1918年这条路还只修了一半。

博尔贾往北方向,则有公路通向北面200公里之外的尼布楚,那也是李鸣钟师的目标之一。

博尔贾的居民人口不多,大概13000人不到的样子,这让中国参战军官兵见识了啥叫地广人稀,1918年的西伯利亚人口,能上五千的就是大城市,当然,这里除了商人之外,最多的移民是当年被沙皇发配到西伯利亚之后留在了当地的政治犯的后代们。

1918年2月28日这一天,除了东线的东路军和西路军推进迅速之外,西线吴佩孚从恰克图的出击也相当顺利。

吴佩孚的参战军第三师算的上参战模范军中的头等主力,和王庚的第一师不分上下,论实战经验和吃的苦,还得算600里挺进拿下库伦,一周扫平整个外蒙主要城市和据点的第三师,第三师的主力旅第七旅旅长孙良诚,字良臣,天津静海人,虽然只有25岁,却是老资格的陆大特别班第三期毕业,1912年就入冯玉祥部当兵。

在王庚前世,这厮为冯军“十三太保”又号“五虎将”之一,在吴佩孚出神入化的用兵和调度下,这厮发挥的淋漓精致,整个第七旅属于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头等主力旅。

吴佩孚的西线出击时的打法又和东线的东西两路军有所不同,这厮把第三师的师属轮式装甲团、加上三个旅抽调的轮式装甲侦察营,再加上第七旅的旅属炮兵团和工兵营和辎重营,组成一支纯机械化的装甲旅交给孙良诚打头阵!

给孙良诚的装甲旅侦察护航的,是2个SE5战斗机中队和3个DH4侦察轰炸机中队。

孙良诚临时编组的装甲旅,出了恰克图就直奔北面100公里之外的古西诺沃斯克,那小城只有沙俄驻军一个营,居然不肯投降,躲在镇公所大楼里凭马克沁机枪顽抗,孙良诚留了一个轮式装甲连监视,一边又呼叫空中支援准备炸平对方。

而装甲旅大队人马马不停蹄穿镇而过,直扑北面120公里外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贝加尔湖东主要枢纽站乌兰乌德!

俄罗斯西伯利亚这地方,小镇子和居民点的原住民已经没有了当初他们祖先万里迢迢来西伯利亚开疆拓土的血性,很多人就是个伐木工和农民,不少人还是苦役犯的后代,中国参战军飞机播撒的传单,在这贝加尔湖畔的说辞却又不一样。

除了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之外,出兵的理由是老掉牙的“鉴于苏俄国内局势不稳,中国军队是来保护自己在贝加尔湖畔的侨民来的!”这大西伯利亚的原住民可能有达斡尔人、蒙古人、其他游牧民族的后代,可汉人的血统绝不会是占大头,反而是俄罗斯族没准人数更多点,这帮西伯利亚的二代三代继承者,除了知道沙俄现在不叫沙俄了,沙皇被赶下台关起来了,其他该干嘛还干嘛,至于战争,被征兵出发到东线跟德奥死拼当炮灰的自然不少,可从来没人想到过战火会从中国烧到了自己这边!

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可能会给德国鬼子占去了这能理解,毕竟当年拿破仑不是也占领了莫斯科么,可谁能打到西伯利亚来?谁会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除了树木森林就是冻死人的天气,这会儿要不是2月底天气略暖和了点,中国人别说莫名其妙的冲过来,光是封路的积雪就够他们扫半年的!

好在从沙俄到苏俄,十月革命到1月流血,这会儿海军上将高尔察克正在乌拉尔地区的乌法谋划成立新的临时政府,事实上在前世1918年3月高尔察克就被任命为临时政府的军事部长,当然,等到了11月,这厮会发动政变推翻临时政府,宣布自己是最高执政官,对抗西边的苏俄新政权。

高尔察克算的上这时代沙俄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虽然在日俄战争中这厮在旅顺曾当了俘虏,但不妨碍他后来成为俄国黑海舰队司令,去年苏俄二月革命后他宣布支持临时政府,之后去美国流亡了两个月,十月革命后假道日本赶回了国内,等立宪会议被取缔之后,这厮公开号召建立新的临时政府,保卫地主和资产阶级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土地和财产!

正因为如此,西伯利亚的民众心思乱成一团麻,佃农们对苏俄政府的土地法令存有一丝向往,却又不明白,怎么就能把富农和地主的地分给自己?那不是抢么?那分给了自己之后,有了土地,自己是不是也是富农或者会发展成地主?到时候自家耕种的土地再被别的没地的人抢过去怎么办?

第二百零九章拿下了乌兰乌德

1918年2月28日,吴佩孚的第三师从恰克图出击,孙良诚领着参战军第一个旅级编制的轮式装甲旅迅猛出击,上午十点拿下恰克图北面120公里,Gusinoye湖畔的小镇古西诺奥泽尔斯克,留一个装甲连监视凭借镇公所大楼拒不投降的沙俄军队一个营孙良诚的装甲旅主力则穿城而过,直扑东北面110公里的乌兰乌德,这乌兰乌德位于后贝加尔色楞格河谷地,在河右岸,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站,乌兰乌德的城市人口超过五万,在1918年是东西伯利亚第三大城市。

乌兰乌德这城市1666年由哥萨克人建立,主要的居民是蒙古族人的一支,信奉藏传佛教,不过这一百年来随着沙俄对西伯利亚的开发,俄罗斯移民占了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俄军一个哥萨克骑兵团驻防乌兰乌德,因为这城市距离俄蒙边界的恰克图足足230公里,所以守军对傍晚时分突然出现在城南的中国装甲旅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哥萨克团长彼得罗维奇上校这些天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响应乌拉尔那边的号召,带着自己的团去乌法投奔高尔察克。

鬼知道那个临时政府是第几届政府,彼得格勒的坏消息漫天飞舞,立宪会议被推翻了,这意味着《土地法令》很可能要实施,这意味着贵族和地主们要像沙皇一样倒霉了,彼得罗维奇是典型的沙俄时代职业军人,也经受过日俄战争的考验,这厮掰着指头算了又算,自己都是被斗争和分田地宅院的对象,总不能支持布尔什维克来分自家的地吧?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哨卡说城南出现一支军队!装甲车漫山遍野!”一头大汗的传令兵上气不接下气的撞进了彼得罗维奇的司令部报告!

“什么?德国人打过来了?”彼得罗维奇大惊失色,这厮刚才满脑子是刚从乌法这边传过来的情报,西边布尔什维克政权在大踏步撤退,德国人已经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消息,这会儿听见城南出现了装甲部队,一时间脑袋里全是空白,竟以为德国军队插着翅膀飞了过来!

“老爷老爷!不是德国人,是中国人!中国军队,他们说要保护西伯利亚侨民,要我们放下武器投降!”传令兵图尔金一边喘一边把手里的一张传单递给了自家老爷,这厮是彼得罗维奇在顿河老家带来的贴身男仆出身,来了这乌兰乌德既要伺候他起居,还得替他跑腿。

“传我命令,全团紧急集合,紧急集合!”彼得罗维奇匆匆看完了手里的传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边暴跳如雷把传单撕的粉碎,一边下令集合!

中国人把外蒙古收回去了这事他知道,中国人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