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扛挺机枪到南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搭上弓箭,对准最近的那只秃鹫,把弓拉得满圆,嘣地一响,毒箭已经神奇地扎在它的脖子上。
  “杀啊!杀死这些坏东西!”
  战士们一起行动,弓箭时时纷飞,把一只只亵渎烈士躯体的鬼鸟射穿。
  然后,我大口大口地呕吐,胸膛犹如刀割。
  稍歇,我又引弓射击,把箭囊里的箭全部射完,刹那间,我的周围纷纷地降落着数不清的乌鸦,还有几只秃鹫,象黑色的云朵和黑色的碎布
  扬天起舞。
  这时,素来台拉了我们一下,可能是种族的原因,他没有悲痛,保持着对周围的警惕。
  我们赶紧收拾着满地的箭。
  三匹战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三名元军骑兵疑惑地往我们这边看。
  “喂,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带队的将军是谁?”
  我愤怒地盯着他们,嘴上说:“你小子也配问大爷?”
  素来台立即用蒙古话喊了几句。
  幸好没有剃去他的前额毛发,他还是标准的蒙古人。
  对方立即恭敬起来:“原来是大爷啊?你们在那儿玩什么?几只破鸟有什么玩头儿?”
  我们全部骑上战马,向前行军,速度不紧不慢,但当到了跟前的时候,我们来了一个猛烈的冲锋,把这三个元军游骑团团围在中间。
  “马上投降!”我用手里的长枪指着其中的一个。他年龄稍大些,很象头头。
  元军白了脸,一个规矩地交出腰刀和弓箭,另外两个却箭一般地纵马逃去,等他俩逃出五六丈远时,我们的箭追上了他们,把他们射成刺猬
  。同样受伤的战马打着旋儿徒劳地转着哀鸣。
  立即进行审讯,战俘狡猾地转着小眼睛一字一句地吐着。等我们把他的胳膊扭成麻花时,他的口齿才伶俐了些。
  我们又威胁说,如果他还是胡说八道的话就剁了他的手脚扔在这儿等老鹰啄死他,他这才叹息着讲了知道的军情。
  这儿是象山,再往前面三十里就是汤瓶山,此山向着大海一直延伸,隔着一里多的海湾,那边就是崖山。元军的水师驻扎在南北方两部,紧
  紧地控制了整个海湾的南北两个出入口,陆军主力分为两部驻扎,一部就在汤瓶山。元朝水师统帅是张弘范,陆军统帅是西夏人的后裔李恒。
  元军原来很少,后来陆续汇集,现在已经拥有南部水师三万,北部水军两万,汤瓶山陆军四万,崖山岛上陆军两万五。
  十一万元军?
  思考一阵,我们把俘虏捆成粽子扔进了附近的草丛里,然后给他一把米团:“如果你讲的是真的我们还会来接你的。”
  海成看我们身手如此厉害胆量也增加了不少,他指点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正当我们起步的时候,从草丛里传来了俘虏的高声叮嘱:“各位好汉,今天的行营口令是灭赵!”
  激战崖山 第六章 墨鱼信
  (起6G点6G中6G文6G网更新时间:2006…10…26 13:25:00  本章字数:3401)
  前边有了元军游骑,巡逻队的模样,张弓搭箭地迅速穿过树林,然后把我们拦截:“口令!”
  我心里一惊,这时候就有口令了啊?这才想到俘虏的交代立即脱口而出:“灭赵!”
  十来个元军骑兵立即从树林里闪过,一个家伙还对我们打哈哈:“都灭了一个月了怎么还灭不了?”
  再往前边走就到了一处营寨,坚硬的大树杆扎成的栅栏全削成尖矛,栅栏外还有一架架的拒马。一顶顶帐篷的灰白影子坐落在栅栏里,中午时分,天阴凉,营寨显得庞大深奥。
  我们装作巡逻队在四处游动,素来台十分熟悉元军的扎营规范,所以领着我们游刃有余地在营寨外面穿梭,碰到了元军就喊口令,有时候还能先乍唬他们,讯问对方的来历。
  转了有半个时辰,我们也不敢过分接近敌营,只是远远近近地观察着。
  元军的大营扎在正个汤瓶山的东面斜坡上,离海滨十里,呈一字长蛇阵牢牢地拦住,这一字长蛇阵又是由七个椭圆形的营寨组成的,中间那个最大,悬挂着李字大旗,该是元朝陆军主将李恒的中军大寨了。
  天寒了,正是北人为主力的元军期望的天时,穿着厚棉衣的元军整整齐齐地扎在军营中训练,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另外有一些骑兵分成上百人的大队出了营寨向东边的海滨巡视。
  站在汤瓶山上,我们看得分外清楚,崖海真是一个绝妙的大海湾啊,西边是一个美丽的弧形结构,向着海岸线挖出一大片水面,东边有遥远的崖山岛高高地伸出海面,北面和南面只有狭窄的出口,真是易守难攻的海寨!
  海湾太大了,我们看得不是很分明,但是,那海湾里距离海岸线较近的大片楼船该是宋军的吧?是楼船,因为边上还有一些小船,船的大小差别很多,船上悬挂着一面面鲜艳的旗帜,是红色的金色的小点儿,船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在北,一部在南,中间距离很小,两支舰队东西横向,作一字长蛇阵排布。密密麻麻的船,宋军的数量还真不少!
  我松了一口气,这才慢慢地回忆当年所学的历史知识,崖海之战对元军来说是以少胜多的一战,那么元军既然能有十万以上,宋军只能比这多,他们到底能多多少?有十五万?还是二十万?宋军的将士里真正的战斗兵员能有多少?还夹杂着多少随军将士的家属和忠心耿耿的老百姓?我的猜测是,宋军战斗力强的部队恐怕只有五万左右,要不,在张弘范先遣军两万步骑军坐海船西来的时候,二十万宋军早就把他灭了,或者在陆军于象山的争夺战中宋军也不会轻易退却。
  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崖山,崖海,正是我大宋最后的坚守之地啊,在这里,将会上演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悲剧,十万以上的大宋子民耿耿于怀地纵身大海,流血漂橹,浮尸逐流,民族尊严的正气弥漫天宇。
  历史上的文天祥曾经在元军的战船上悲痛欲绝地观看着两军大战,宋朝全军覆没的二十二天血战。
  公元一二七九年阴历二月初,宋元崖海决战以宋室灭亡为结局,作为那场“滑铁卢”战争的见证人,文公在囚舰眼看宋军数以千计的楼船化为乌有,尸浮海上十万余人,文公“痛若酷罚,无以胜堪”。他在长诗中写道:“楼船千艘天下角,两雄相遇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猬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鹤蚌。南人志欲扶昆仑,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面对南海的腥风血浪和国破家亡的现实,他悲愤欲绝,下定死节的决心,他在《哭崖山》中写道:“宝藏如山集六宗,楼船千叠水晶宫。吴儿进退寻常事,汉代兴亡顷刻中;诸老丹心付流水。孤臣血泪洒南风;早来朝市今何处?始悟人间万法空!”
  感慨着历史的沧桑,我潸然泪下。
  还好,我来了,历史即将被改写,写成一幕喜剧,写成一曲壮歌,一副胜利的图画。
  不过,我又担心,历史真的能被我改写吗?如果我失败了呢?我会不会也纵身崖海,与这些民族精英和忠魂直鬼们一道在海底啸聚千年,号哭千年?那楼船千叠海晶宫会是谁的归宿?
  “将军,将军!”战士们在我身边轻轻地呼唤。
  我回过神来,手里还紧紧地抓着佩剑,黑色的剑鞘铁一样冰凉,沉重的分量和滑腻的感觉里有着铁血的雄伟。
  太阳正圆,温暖时时飘散在我们身上,使我蓦地想到了去年,那时,我初来乍到,心里惴惴,漫无边际地游荡。
  我拔地而起,跳上了战马,然后把手一挥:“走,穿越敌营,到海边去!”
  在南面两座敌营的交界处,我们骗过了元军的岗哨,之后直奔海边,海边,不时有元军的骑兵来来往往,一看到宋军的小船靠近岸边他们就大声呼喊着射击。
  海边的树林不少,想要省去打扰也很容易。不大会儿,我们就到了海边。
  蔚蓝色的大海安静地栖息在我们脚下,几乎没有一丝地波澜,岩石边的海流轻轻回旋,一群群海鸟大大小小地在天空驰骋,尖叫声声,欢乐异常,全然不理会这人世间的惨烈。
  天上,云团聚合不定,先还是晴朗马上就阴暗了,不久, 厚重的云层渐渐松弛,打开了一线明亮,接着,更多的光亮吞吐,恢复如初。
  一条条小道,那是渔人们踩出来的,我们顺着其中之一到了稍微偏僻的一角。
  钻进树林里,把马镢子勒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