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能说,是关东军内部的最大弊端。
植田谦吉能够容忍,并不说明,梅津美治郎能够忍受这种叛逆。
再说,吉本贞一将也觉得,而新京的防御,确实是第2师团头等的要事,不能不考虑。
一番比较之下,就命令从兵营出发,已经在火车站集结的一个联队的兵力,在火车站宿营,随时准备增援前线。
所以,原本预计在凌晨1点抵达舒兰的日军增援部队,就没有出现。
下发给第4联队的命令,也从等待增援部队抵达之后反攻,变成了固守舒兰城至天亮,并争取在夜间,争夺县城内主要街道,为反攻做准备。
所以,高桥权之助又有失望,又有期待。期待的当然是,他已经发现,和他作战的步兵,在兵力上并不比他强太多。也许,对手有骑兵,有炮兵,但是步兵的数量也就一个旅左右。充其量,比一个日军联队多上一两千人。虽说,第4联队,在河岸上丢掉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但高桥权之助一回到舒兰县城之后,就将能动员的所有士兵都动员了起来。
甚至包括在城内的侨民和警察部队,总兵力上也不是非常吃亏。
唯一让他有些担心的是,对手那里来的那么多自动武器。
波*沙的威力不大,射程也在一百米左右,在野战,这种武器很少有发挥的余地。而在巷战,这种武器却成了第4联队伤亡的最大利器。
此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把波*沙,圆形的弹鼓看上去有些笨重。可是,重达两公斤的鼓形弹匣的子弹,却是让机枪都为之逊色。除非是以弹链供应的机枪,不然,没有那种机枪的弹匣会比波*沙的弹匣的载弹量更多。
“大佐阁下,勇士们,就是在这种武器下,伤亡惨重。”
尉竹野死死的盯着波*沙上,被锉刀锉去的铭,这些武器一看就知道,是苏联的制式装备。至于为什么会流落到抗日义勇军的手,高桥权之助当然是明白的,要不是张鼓峰和诺门坎之后,苏联加大了满洲境内抗日部队的援助。
尤其是,诺门坎之后,苏联更是加大了武器运送量。
关东军内部也有情报显示,曾一阳能够在半年内扩军数万,所有的武器都是从苏联引进。高桥权之助大眼瞪着那支波*沙,口却不住的嘀咕:“很粗糙的武器。”
拿在手,看了一下,标尺也非常简单,就两档,焊接的部位看上去也非常单薄,有种一用力,就会被扭曲的感觉:“除了火力值得称道之外,简直就是最丑陋的武器。”
手枪弹的威力,在巷战被发挥到了最大。
这才是这种武器最恐怖的地方,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可以快速的装备部队。即便不知道这种武器的产地,也能够从其简单和粗狂的外表看出端倪,是一件地地道道的苏联货。
高桥权之助有些看不上手的冲锋枪,不过,他还是有些失望。
军事强国都在部队列装冲锋枪,在短距离作战,这种武器要比步枪更有效,发挥的火力更大。但是日本国内的武器专家们认为,冲锋枪的射程短,发挥的战斗力有限,野战无用,是徒劳消耗弹药的劣等武器。
把玩了一阵,高桥权之助才说:“命令交战的区域,步兵沿着墙角布置地雷,即便在小巧的武器,也需要一个射击空间,这样就能封锁对手的进攻方向。”
“联队长,这样我们就无法进攻了?”竹野尉大急,连忙劝解道。
“进攻?”
高桥权之助脸色抑郁的看了一眼部下,虽然脾气暴躁,但对部下,他还是安奈住所有的耐心:“刚刚接到的命令,师团长让我们固守。等待第二天航空兵的侦察结果。”
电报发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电话线已经断掉,第4联队和驻守在吉林指挥部的师团部之间的联系只能用电报来传递。当然,电台是可以用来喊话的,但是噪音太大,一时间也联系不清楚。
当然也有1纵电台干扰的因素存在。
“这么会这样?”
竹野尉不敢相信的放下电报,怔怔的看着联队长,对于每一个第4联队的士兵来说,他们都非常镇定,即便在夜晚,遭受对方的骑兵偷袭,也没有露出丝毫的畏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知道,短时间内,就会有援军抵达。
现在南方的援军不来,这就预示着,第4联队现有的近3000兵力,将固守奋战。这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现在,你明白了,我为什么要让各个防线都一再加固,并驳斥了小野君的进攻请求了吗?”
毕竟是护旗队的队长,就像是在国部队的警卫连长意义昂,在高桥权之助这个联队长眼,竹野的重要性,比手下的大队长一点都不低。
渐渐的,高桥权之助大佐发现周围好像有些不对劲,但是怎么不对劲,他又猜不出来。好像是枪声稀疏了不少,枪声?
“不好了,联队长,支那军队放火了?”
“放火?”
高桥权之助不敢置信的发问了一句,在作战,放火是大忌,一方面需要周围都是木房子,还有一个风向的问题。放火可是一个技术活,要是运气不好,突然风向转了,这把火可能烧到自己的头上。
高桥权之助急匆匆的从指挥部内跑出来,在车站广场边上的沙包后,看到冲天的大火,已经窜起。那个方向,不就是棉油仓库吗?
难道是对手要撤退?
红彤彤的火光,照射在高桥权之助的脸上,忽上忽下的,有些飘忽不定,连带着高桥权之助的面相,看上去也狰狞了很多。他刚刚接到固守的电报,这种**队就开始撤退了。
对方还有一个骑兵旅没有动,一个炮兵团也没有动用,因为偷袭舒兰失败,就这么急匆匆的撤退,这绝对是一个说不过去的理由。
低头看了一眼手表,正好是半夜一点。
“联队长阁下,快去组织人手救火吧”
高桥权之助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突然脖子一梗,反口说:“让士兵将火场周围都清理出来,防止火势蔓延,所有人都不准去救火。”
就这样,第4联队,3000多双眼睛,眼睁睁的看着几个仓库火海焚烧,却没有一个人走出工事。
渐渐地难熬的一夜总算过去了,当阳光再一次照射到城市上空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弥漫着呛人的烟气,还有那冒着青烟的焦土。
心情不佳的高桥权之助大佐,在上报师团部损失之后,还没等坐下来喘口气,就接到一个消息,平安镇失守。
第二七七章这就开始了
第二七七章这就开始了
作为拱卫关东军核心区域的第2师团,任务就是,防御长春和吉林平原地区可能出现的危险本来自
尤其是长春,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问题
就在八个月以前,长春的那次突如其来的轰炸,虽然最后,从飞机上掉下来的炸弹只有4颗,而关东军司令部内,就很不幸的落下了一颗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受伤
事态虽然严重,但还没有严重到威胁到关东军的统治但可怕的是,满洲十三省还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反日运动之后,曾一阳带领的野战部队,不断的扩大,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伪军临阵脱逃,进入对方的阵营
这样的事情穷出不穷,才让关东军高层发现,想要控制东北,将中国的东北变成日本的满洲,光靠皇协军是根本办不到的于是,才有之后的扩军计划,但日本的兵役制度,和动员能力,甚至连工业水平,都限制了关东军的扩军计划
只能在中国战场调动野战师团,回到东北,一边参与防御,一边休整
八个月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就像是1纵从原来一万多人的一支部队,扩军到了近十万人不少还都是伪军中逃过来的,也有东北军的老兵随着一次次的胜利,部队的士气越来越高,战斗经验不断地丰富
除了缺少重武器,一切都再向最好的一面发展
对于关东军来说,他们在这个夏天简直背透了,精锐11师团最后成为最大的一个牺牲品,还有骑兵第3旅团这个在40军手中,就遭受过灭顶之灾的关东军骑兵精锐,组建后,还是逃不过宿命的纠缠,最后倒在了曾一阳手中的王牌部队,1纵手中
失去了三面围攻的大好局面,关东军也需要一个调整的时间
从本土征召的两个师团,显然没能达到司令部的要求,需要一个继续磨合的截断所有的困难汇聚到一起,就造成了关东军在短期内需要固守
而1纵队的两个旅,突然向舒兰发动攻击,打乱了关东军的作战计划
本来,陈光的3个纵队,西路军团已经给南满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关东军中,很大一部分兵力,都要分出来对付陈光兵团而身后还有曾一阳的虎视眈眈,早就让关东军在兵力上,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