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身给她一套更好的。”
    “淑妃,她的地位可在庄妃之上,自然要送更好的。”万磊当驿丞时间不长,却也听人说过后。宫的等级制度,淑妃的地位只高于庄妃一级,在后妃排序中列第三,应该很得皇帝小儿的宠幸,不然也没有机会回娘家省亲。
    要知道,明朝对宫庭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上至太后太皇太后,下致宫女妃嫔,非得圣旨,是不得出宫的。而这位淑妃堂而皇之地北上归省,万磊不用想也能猜到,她是陪皇帝“御驾亲征”的,就冲这一点,就可见她很受宠,不然建文帝不会出外“打仗”也带着她。
    而建文帝御驾亲征打了大败仗,死了很多大臣和将士,脸上当然无光,早就灰溜溜地回金陵了,至于这位淑妃为什么没有跟着一起上路,很可能是被建文帝迁怒了。在古代社会,君王昏庸无能而坏了事,往往会把脏水往女人的身上泼,非要说什么红颜祸水,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唉,这只能说,何苦为女儿身。而这位淑妃或许并不知道个中原因,肯定还以为自己色衰失宠,情急之下就会乱投医,见刘嬷嬷倒卖“高级”化妆品,就想要一套,不然以刘嬷嬷这种老鸨级别的人物,想见人家淑妃,那是不可能的。
    万磊只是一想就理清了这一层内幕,所以对刘嬷嬷有求必应的同时,还道:“刘嬷嬷,以后劳烦您在淑妃娘娘面前为咱们顺天府美言,以争取她的好感。”
    “那是那是,老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一口答应下来的。以后有淑妃娘娘为咱们吹枕头风,朝廷就更不会对顺天府用兵了。”刘嬷嬷也是不傻子,送礼请托这种事早就烂熟于心了,弄私利的同时再帮弄些公利,这也不碍什么事。
    “我的意思不是要她帮咱们吹枕头风,而是要请她在宫内美言,让宫廷内都说咱们顺天府的好话,那就能慢慢地改变皇帝对咱们顺天府的成见。”万磊笑道。
    “对对,万爷这话说得在理,以后咱们不单是要给后妃们送礼,还要给那些公公送礼,里里外外都打点了,就是有天大的篓子,那能补上。”刘嬷嬷也笑了。
    “那是,以后只要是宫里再跟您要什么东西,只要是有的,都给他们送,回来我给您报销,决不让您吃亏。”万磊说到这,嘴角向上扬起。
    还别说,收卖宫里人就是一招妙招,很多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别看当今皇帝表面上信任文官,其实更信身边的太监。为什么呢?因为他生于深宫长于深宫,是身边的太监带大的。
    长时间厮混在一起,皇帝主子的脾性,那些贴身太监们早就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特别能逢迎,太监们一两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说不定就能暗中影响到皇帝的思维,进而影响到朝政。总之,这些看似卑贱的人,他们靠近如日中天的太阳,随便借来一点能量,那也是无穷的。
    宦官虽然能量无穷,明初对宦官的限制非常严格。早在洪武2年定内侍官制时,明太祖下诏规定太监不可过百人,专职供洒扫、给使令而已,不可引为耳目心腹。洪武6年还特命廷臣考究前代纠劾内官之法,礼部议置内正司,设司正、司副各1人,专门纠察内官失仪及不法行为,管理不可谓不严格。
    洪武10年,蛤太祖又立法不许太监干预朝政,随后更是直接规定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到了洪武17年,特铸铁牌,上刻文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置于宫门之中;又敕令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文移往来。
    洪武末,明太祖重新整顿宦官机构,定12监及各司局,并制定宦官品秩和待遇。设立十二监及各司局,并在《皇明祖训》中规定太监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
    建文帝嗣位,一遵祖训,对内臣限制更加严格。太监出外稍有不法,就许有司械闻。
    总之,太监一直处于受压制状态中,这些人被压制得久了,当然心有不甘,所以四处钻营,以改善自身处境,在燕王起兵之时,很多太监就暗投了燕王阵营,充为耳目和内线。现在万磊也想打这些可怜人的主意,让他们也给顺天府当吹鼓手。
    当然,这也算得上是一种“长线投资”,不求回报的那种。其实,不管是太监也好,僧道也罢,亦或是勋贵武将贩夫走卒,凡是受朝廷打压的人,万磊就会极力拉拢,以此扩大“群众”基础,跟朝廷暗中对抗,最终的目的就是架空皇权,让皇帝慢慢地变成“虚君”。
    而当皇帝变成虚君之后,帝国真正的君主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藏在皇权背后操纵国家命脉的庞大组织,万磊给这个组织起名叫“龙会”。(,..,“  ”,) 
第090章 天谴
第090章 天谴
  …    所谓的美言,有时候并不是说好话。在万磊的授意下,刘嬷嬷在给淑妃娘娘送礼时,就找准机会大谈北平现在有多惨,百姓食不裹腹衣不敝体。而皇帝一离开北平,就爆发了瘟疫,每天都有很多人死掉,她眼看没有活路了,才带着一干“女儿”南下济南避祸。
    刘嬷嬷这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悲情演说,那淑妃娘娘哪知是真是假,总之也跟着刷刷地掉眼泪,说回京之后一定将此事禀告皇上,让皇上救济北平的百姓。这时,刘嬷嬷却说这等小事不敢惊动圣上大驾,免得让圣上担心坏了龙体,这就不好了。
    淑妃也是涉世不深,哪里知道刘嬷嬷一嘴胡说,没一句真话,被唬弄得再次感动不已,还当场把一支金钗取下来,说送出来好给百姓救灾。
    刘嬷嬷被淑妃娘娘的仁爱之举“感动”,又是磕头又是道谢,这才“勉为其难”且“满怀感激”地将金钗收下。就连出门离去时也是高举着,大声地宣扬着淑妃娘娘如何仁爱,引来无数人旁观。这等举动让毫无处世经验的淑妃再次上当,大赞刘嬷嬷是个好人。
    淑妃就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女人,好唬弄,她身边的太监就不这么容易了。不过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刘嬷嬷私低下并没有送银子,而是送了好些高级面霜给这些人,说是不值钱的玩意儿,各位公公赏脸随便拿去用。
    当然,不值钱那是客套的说辞,送给太监的都是高级货,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就算想买,也是一两黄金一两货,富家少奶奶才用得起。而淑妃身边有四个太监十个宫女,每人最少得了两斤,这就是变相地拿了二十两,黄金!
    送出了与黄金等值的高价货,刘嬷嬷再按万磊的指示,暗示这些太监宫女回到宫中后,就不停地唱黑顺天府,天灾**瘟疫什么的,四处乱说,让宫廷内外特别是皇帝知道:顺天府遭“天谴”了。
    这不,三月初,这支归省队还没回到京城,宫里各种小道消息就开始传开了。御花园假山脚下,几个太监神神秘秘地聚拢在一块,太监甲说:“幸好圣上离开北平早了几日,不然就危险了。咱家听说北平城发生了瘟疫,全城几十万人都快死绝了。哎呀,全城的死人,那真叫一个惨啊。”
    太监乙不以为然,反驳道:“这叫遭天遣,北平那些人见死不救,累得很多公侯驸马和大臣百姓死在城外,现在又没有咱们圣上天威庇护,上天就降下天谴惩罚那些贪生怕死见死不救的乱民。”
    太监丙连连点头:“就是,咱们圣上鸿福齐天,北上北平那是帮北平城的那些乱世挡祸消灾,他们不知发歹,还敢乱请恩赏,所以老天爷看不过眼,降下天遣。”
    这几个小太监议论了一会,又引来更多太监一起参加议论,之后这个小道消息就在太监堆里不胫而走,一些中太监听闻此消息,想去跟相好的宫女交流心得感想,却发现她们的消息比他们还灵通,搞得他们好是尴尬。
    顺天府遭天谴的这个小道消息在宫里传得沸沸扬扬,几乎人人信以为真,最后传到建文帝的耳朵里,他当然不太相信,因为没有收到地方的奏报。不过好几个太监都信誓旦旦地说这事肯定是真的,因为宫里的人都这么说,是顺天府的脏官刻意隐瞒真相,所以才没上报。
    听了太监的这个解释,建文帝心里那个爽啊,半个月来的郁闷之情一扫而空,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天子,上天还是罩着自己的,谁跟自己不过去,就是跟老天爷过不去,顺天府那帮子乱民的遭遇就是明证。
    本着这一点认识,建文帝也懒得派人去查之事是不是真的,就把报复顺天府的想法抛到了一边。可不呗,上天都下天谴了,他作为天子,就不要跟老天爷抢业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