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然间,李成志想起了自己初中时一位班主任曾这样说过:“人活着往往不光是为自己而活,好多时候往往是为了亲人朋友或着为理想而活着。人要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
其实每个人都活得都好辛苦,遭受着这样那样的煎熬和困惑,即是很辛苦很困难,也要坚强地度过每一天,每一秒。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对。
总之,活着比什么都好。
老子的《道德经》中写道,“人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以达心理的宁静”。
不然总会有一天,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自己栽在自己的手了。当你觉悟时,可悲又可气。
如果你丧失了做人的基本,一生不安。将受尽良知的折磨与心理煎熬,何乐而为,何乐而生呢?
李成志暗暗高兴,自己把这些看似模糊,乱如麻的问题,想通了并有了结论,酣畅、痛快淋淋。他坚信自己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与高兴。余兴未尽,脑海里顿时呈现出一个窈窕的少女,凹凸有致的曲线,玲珑的面孔,白皙的皮肤,一一浮现在眼前。
第一次看见时,竟有触电的感觉,好久没这种感觉了。这是怎么了呢?有又了好像恋爱时的感觉,来的这么快,又这么直接,这么强烈。见了两次,就无法自拔。难道就这样无可就药了吗?
李成志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便进入梦乡。
第四章 梦
一片绿绿油油的草地,李成志置身与草坪中间,太阳暖烘烘地照在他和刘静怡身上,此刻她就坐在自己身旁,无限的幸福洋溢着每一个空间。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心情是这么的舒畅与洽意,他们谈天说地,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对对联,对诗句进行着交流与比赛,莫名其妙的,毫无章法。
李成志从小酷爱文学,喜欢写些诗歌、散文之类的东西,更喜欢唐诗宋词。因为自己不是学中文的,周遭的朋友又嫌文学过于枯燥,没有人和他交流,只苦于自己摸索。当知道刘静怡是学中文的他高兴坏了,说不定能一箭双雕,找到女朋友和知音。
他对着对着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一会就给榨干了,丑态百出。刚才心里面还暗自高兴,自己有点学问,这会开始自责自己的孤陋寡闻,和她相比自己又是那么的无知。他涨红着脸,粗着脖子,厚着脸皮,心理十分的焦急,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本想让她佩服自己,不想却弄巧成拙。
刘静怡却告诉他,你知道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自己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知道的也不过如此。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能达到这种境界,实属罕见,我蛮佩服的。
她终于开始转换了话题,不在与李成志为难,还好没进行着古文的交谈。不然,真要出丑,非找个地洞钻不可了。因为她学中文好几年了,也没有遇见几个和自己一样喜欢文学又能谈到一起的朋友。
常常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也。”也许别人没有深切的体会,但好多搞艺术的人都深有同感。
李成志虽不是艺人,但也深有同感,深懂“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生,士为知己者死。”谈了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后,才结束了高水准的思想文化交流。
到那么一个地方,那里芳草鲜美,那里鸟语花香,山谷幽静,溪水潺潺,一座深山,一条崎岖的小路,一座大寺庙。我们驶过危险路段,穿过原始森林,征服泥泞,来到了一处仙境。抬起头,时而可见鹰击长空;侧耳聆听,处处小鸟啾鸣。
忽,又在一起游历公园,过小桥流水,穿过亭楼玉宇,下到了小河边,欣赏着红掌拨清波,鸟儿怕被人看见似的纷纷散开,成群结对的鱼儿在水中嬉戏。两人不胜欢喜地趟过湖中心,路过一段大石头突出水面的曲折水路,刘静怡正在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只见微波粼粼,银光闪闪,湖水里倒影着美人,美人的身影在湖里。如诗如画,不知是湖了的美,还是岸上的美。湖水反射着太阳光,一阵眼花,两眼发黑,接着脑袋嗡的失去了知觉,打了个趔趄。李成志愣了一下,会意过来,手急眼快,在未摔倒之前,伸出手扶住了她,她将差点掉进湖里。由于自己重心不稳,一只脚掉进了水里,凉簌簌的。
猛然间,李成志醒了过来。思维的波动在徐徐地扩散处与浅睡眠状态,大脑里同时浮现着各种没有头绪的回忆和一些无理的念头,随后又匆匆的散去。
李成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让自己立刻清醒,但吸进体内的空气,却让他的思维越发地滞重,刚才做梦的惊险还存有余悸,心脏现在还在扑咚、扑咚、扑咚的跳个不停。梦里一只脚,掉进了水里凉凉的,原来是刚才一只脚伸到了被子外面。
梦可真奇怪,完全不符合常理和逻辑,常让人捉摸不定,一会在这里,一会有在那里,一会又和故去的人在一起。
第五章 情路迷茫
李成志起床后,洗漱完毕,胡乱的吃了一点东西,看了会书,又点累休息了一小会。
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正躲在云里,像个害羞的姑娘,来了男客人躲在门后,想看又不敢出来。
天灰朦朦似死鱼的眼睛,没有一点生气。看了一会书后,他便觉的心神不定,起身舒展筋骨,直到身体微微发热,出了少许的汗,方才觉的身心舒畅。
此时正是身体最佳时期,健康的标志。
他休息了一会,百般无聊。于是打开了音箱,几首英文歌曲,高亢疯狂。在劲爆激扬过后,李成志的心里说不出的狂躁与躁动。接着几丝忧伤随接而来,(Zei8。COm电子书。整*理*提*供)正是刘德华的《今天》,如泣如诉。
走过岁月我才发现世界多不完美
只不过是有一些错觉
江湖有多深
总需要人了解
总要过完一生
谁没受过伤
谁没流过泪
何必躲在阴暗里
自顾又自怜
我不断失望,又不断地希望
不在自己嘲笑与你分享
如今站在站台上也难免会心慌
如果要飞的高,就应该先把地平先忘掉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晴天
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前途漫漫的我长信还会远
盼了好久终于到今天
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
那些不便的风霜早就无所谓
累也不说累…………………………
接着又一首《天意》带着他的思绪遨游在愁苦的海洋…………。。
只听见…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
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
这条路究竟有多少崎岖多少坎坷
我的爱藏不住任凭世间无情的摆布
我不怕痛不怕输
只怕是再多努力都无助
如果说一切都是天意
一切都是命运
总久已注定
是否能够多爱一点
能够多看一眼
伤会少一点
、、、、、、、、、、、、、
“天意”天注定。更是让李成志悲伤凄离加迷茫,满肚子的苦水不知向谁倾诉,只有以书当友,找到乐趣。
李成志朋友虽多,能真正进行精神交流,志同道和之人,犹如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美国精神学家艾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化分为八个阶段: ZEi8。Com电子书
(1)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的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是“意志”的品质。
(3)幼儿期:4~7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是“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人格是“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人格是“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人格是“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人格是“关心”的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人格是“智慧、贤明”品质。
而李成志正处于艾里克森的成年早期:“避免孤独,爱的需要阶段”。是以才这么困惑,而“爱情正是,可遇不可求得”。不是你想爱就能爱的,他认识的女孩很多,不知道自己该去爱谁?有又谁值得自己去爱。
现如今有如此令自己心动得女孩,该咋办呢?人有需要,就会产生动机,有了动机,才会有行动。何况打铁还要趁热,就是不知人家有没有男朋友,中意自己不。
李成志内心十分矛盾,该何去何从。他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