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大爷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是他给蒲云海开的门,在传达室的墙上还挂着一个钟。
    “蒲云海有没有说回家去做什么?”
    “没有说,我也没有问。”
    “他回来的时候,手上有没有拿东西?”
    “没有,空着手。应师傅,我说的对不对?”
    “不错,蒲老师是空着手。”付主任非常肯定地说。
    蒲云海在这里露出了一个更大的马脚来。
    “蒲云海是不是经常回家呢?”
    “不经常,平时不回家,回家都是在星期六的下午。”
    中午,同志们在南山小学搭的伙,本来,同志们是打算到公社食堂去吃饭的,可彭师傅古道热肠,硬把同志们留下来了:“就在学校凑乎一顿吧!办案子本来就很辛苦,再来回奔波,不值当,学校的饭菜是孬一点,但能吃饱肚子啊!也就是添几个碗筷的事情。”
    吃过中饭以后,卞一鸣、王萍、严小格和左子健去了石头寨。
    应大爷给四个人指了一条近路:在智觉寺塔林的东边有一条小路,穿过采石场,朝山下走三四里地就是石头寨。
    四个人果然在智觉寺塔林的东边找到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翻过南山,站在南山的山脊上,卞能看见一个偌大的采石场。往山下走一两里地,便能听到砸石头的声音。
    一点四十五分,四个人走进了石头寨。
    石头寨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石头特别多,每一个寨民家的院墙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寨子里面的小路也是用石头铺起来的,石板早已经四分五裂,有的地方被磨出很多褶皱。
    在寨口,四个人遇到了一个六十岁左右的采药草的老汉,这个热心的老汉将四个人领到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门口,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蒲云海家的院门半掩着。
    卞一鸣透过半掩着的院门往里面瞧,在厨房的门口坐着一个五十几岁的男人,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编织一个竹篮子。
    “请问,这是蒲老师的家吗?”
    男人站起身,拍拍围裙上的竹屑,朝院门口走来:“你们找谁啊?”
    “请问大爷,这是蒲老师的家吗?”
    “是啊!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想找您了解一点情况。”
    “你们要了解啥情况。”
    此人应该是蒲云海的父亲,他本着脸,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大概是看到了同志们身上的制服的缘故。
    “大爷,我们能进去说吗?”
    男人转身朝堂屋走去,走了几步以后又转回头:“进来啊!”
    四个人这才走进院门。
    男人从堂屋里面搬出两条长板凳,放在厨房的门前:“坐吧!”
    待四个人坐下之后,男人也坐下了,他一边编织竹篮子,一边望着卞一鸣:“你们想问什么?问吧!”
    “大爷,四月十一号的晚上,蒲老师有没有回来过?”
    “四月十一号?”男人停下手中的活,扳着手指头道:“十一号的晚上,云海回来过。”

第九十四章 重大疏忽
    “请问大爷。蒲老师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天要黑未黑的样子。”
    “他又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呢?”
    “敢问公安同志们,你们问这个作甚?”蒲云海的父亲还是比较谨慎的。
    “大爷,我们只是随便了解一些情况。”卞一鸣也只能这么说,眼下,是不能把同志们此行的目的告诉蒲云海的父亲的。否则会影响他的回答。
    卞一鸣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烟来,因为他看到男人的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有些发黄。
    卞一鸣抽出几支香烟,递给男人一支,严小格按着了打火机。
    男人抽了一口,很享受的样子:“你们刚才问什么来着?”
    “昨天晚上,蒲老师是什么时候回学校的呢?”
    “公社的广播快结束的时候。”
    “公社的广播什么时候结束呢?”
    “七点半。”
    海子遇害的时间在八点至九点之间,从石头寨走到黑松林最少要四十分钟,卞一鸣在去石头寨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时间。蒲云海要想在山路上等到海子,必须在广播站结束之前——他必须提前赶到黑松林守候海子才行。
    更重要的是,蒲云海七点半钟离开家,照理,他回到学校的时间应该是八点半钟左右,应大爷说蒲云海是九点半钟走进学校大门的。另外一个小时,蒲云海干什么去了呢?杀害海子的过程确实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请问蒲老师离开家的时候,有没有带包什么的?”
    “他带了一个布包。”
    “布包是他从学校带来的,还是从家里带走的呢?”
    “云海进门的时候,手上没有拿东西。”
    “蒲老师有没有说回家做什么呢?”
    “孩子回家,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男人对李云帆的问题有点不耐烦了,“我们就这一个儿子,他的两个姐姐都出嫁了,家里面就我们老两口——是我让他得空就回来看看的。”
    在回南山小学的路上,卞一鸣突然站住了,雕塑一样望着王萍。
    “卞一鸣,你怎么啦?”
    “王姐,我们疏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
    “绳子。”
    “绳子?您是说凶手吊死海子的绳子吗?”王萍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
    “蒲云海从家里带走了一个布包,这个布包很可能是用来装那根绳子的。而这根绳子,蒲云海的家人应该认识。”
    同志们确实疏忽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绳子。
    于是,卞一鸣决定和左子健立即赶到房村,他希望能找回那根绳子。
    “王姐,你们在智觉寺的大雄宝殿等我们。”
    “再见。”
    一行人在智觉寺的山门前分手,卞一鸣和左子健去了房村,王萍和严小格进了智觉寺。
    让我们跟着卞一鸣他们到房村海子家走一趟。
    房家虽然比较嘈杂,但和一般办丧事的人家相比,要安静了许多,一是因为海子属于非正常死亡,二是因为房家的条件比较差,所以,房家既没有请喇叭唢呐,也没有四处发丧,除了村子里面的乡亲,就是听到风声的亲戚。

第九十五章 妥善保管
    海子的母亲妥善地保管了那根要了她儿子小命的绳子,说“妥善保管”有点不合适,因为海子的死,做母亲的非常伤心,她除了哭泣,就是抱着那根绳子不撒手。
    海子的父亲想把老婆手上的绳子骗下来,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丧子之痛使这位母亲的神志出了一点问题。
    请注意,只是一点小问题,当卞一鸣说明来意之后,海子的母亲便将绳子交给了卞一鸣。
    海子的父亲一连说了三个“万幸”,因为在此之前,他总认为这个绳子很不吉利,所以想把这根绳子扔进灶膛里面烧了。
    这算不算天意呢?
    人在做,天在看。
    卞一鸣和左子健匆忙告别房家人,马不停蹄地去了智觉寺。
    十几分钟以后,卞一鸣和左子健走进了智觉寺,两个人一走进山门,便看见王萍和严小格站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台阶上焦急地踱着步。
    四个人从寺院的后门进入塔林,上了去石头寨的山路。
    当同志们再次走进蒲家院门的时候,蒲云海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大概是缓过神来了——或者是明白了同志们此行的目的,当同志们再次走进院门的时候,他应该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大爷。”
    “你们怎么又来了,该说的,我不是全说了吗?”
    “大爷,我们请您看一样东西?”
    “啥东西?”
    卞一鸣先拿出了香烟,但蒲云海的父亲没有接:“到底是啥东西?”
    “大爷,您看看这根绳子——您认识这根绳子吗?”
    蒲云海用左手接过绳子,拿在手上看了看:“你们想问什么?”
    “大爷,您认识这根绳子吗?”
    男人摆摆手,同时摇摇头:“这——这不是我家的绳子,我——不认识。”
    我家的绳子,我认识,这涉及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乡亲们家里用的绳子,都是自己搓的,虽然搓法一样,但各家绳子的粗细松紧程度不一样,所以,各家有各家的特点。
    男人的舌头没有先前利落了。他的眼神也有点飘忽不定,蒲云海的父亲应该听说了湛玉曼和海子的事情,蒲云海就在南山小学工作,头脑再简单的人,也应该明白同志们此行的目的了。
    在第二次去石头寨的路上,同志们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大家对男人的回答并不感到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