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局长,我跟小谭一起下上吧!”
“这样更好。”
谭晓飞和毛书记走了以后,李云帆在心里面盘算一件事情:今天夜里,如果探访藏经楼的话,就必须对一清、智能和静悟——特别是一清和静悟进行监视和跟踪。
狡兔有三窟,现在,李云帆已经知道一清住持的三窟在什么地方了,只要蹲守在西院禅房和塔林附近,就可以知道一清住持的动向了。
现在,李云帆必须做两件事情:
第一,看看莫非捡到的牙齿和同志们从田大帮的坟墓里面挖出来的头盖骨上的牙床是否吻合。
第二,打开莫非发现牙齿的那座舍利塔,看看里面是不是少了一个头盖骨。
虽然李云帆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刑侦工作凭借和依据的就是证据。
想到这里,李云帆派左子健去通知卞一鸣和严小格,他们的谈话可以结束了,让卞一鸣和严小格直接去三里寨,眼看就要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李云帆还特别叮嘱左子健,让卞一鸣将包带到三里寨去。幸亏李云帆等人发现了一清住持禅房里面的密道,要不然,同志们这么多天来的努力将全功尽弃,一清住持不仅会躲在密道里面偷听同志们讨论案情,他还会在大家离开禅房的时候潜入禅房偷看同志们放在禅房里面的重要物证。
李云帆和王萍出后门,去了塔林,左子健则去了北院。
李云帆和王萍走到塔林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影在一座舍利塔前晃动,舍利塔的位置好像就在莫非发现牙齿的舍利塔附近。
李云帆和王萍冲了过去。
“李局长,您看——”
李玉凡朝王萍手指的方向看去,在一座舍利塔的上半部,有一个背影,看衣服,应该是一个僧人。
“什么人?”李云帆道。
“李同志,是我。”
虚惊一场,原来是莫非。
“莫非,你在塔上面做什么?”
“我想看看塔里面有没有头盖骨。”莫非从塔上跳到基座上,“我刚才听无争师傅说,你们今天早上在静悟他爹的棺材里面挖上来一个头盖骨,这个头盖骨当真不是静悟他爹的头盖骨吗?”
“不错,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的头盖骨。”
“这个头盖骨上是不是少了一颗牙齿?”
“不错,确实少了一颗牙齿,是颗板牙。”
“李同志,我捡到的牙齿就是一颗板牙。”
莫非也学会思考问题了。
“莫非,舍利塔能打开吗?”
“能打开,禅师们的尸骨就放在塔肚子里面,把上面的石门推开就看见了。我正准备上去看看,你们就来了。”
“你现在就上去看看,小心一点,脚踩稳当了。”
“没事,小时候,我爬到老槐树上摘槐树花,寨子里面没有人比我爬的高。”莫非说罢,便如猿猴一般地窜上了塔身。
第一百九十七章 年龄吻合
在舍利塔塔冠下方三十公分处,有一个石门,莫非捡到牙齿的地方就在这个石门的下面。
石门高六十公分左右,宽五十公分左右。
莫非推开石门,李云帆将手电筒递给了莫非。
莫非打开手电筒,将手电筒的头部伸进石门之中。
“李同志,你快上来看。”莫非惊呼道。
李云帆爬上塔身。
莫非让到一旁。同时将手电筒递给了李云帆。
李云帆将手电筒的光柱对准了塔内,塔内的空间成圆形,下面是平的,里面放着一具尸骸,惟独少了一个头盖骨。
同志们从田大帮的坟墓里面挖出来的头盖骨应该就是这座舍利塔的主人的头盖骨。
李云帆和莫非跳下舍利塔。
在舍利塔朝南的地方——在塔基上,有一段铭文,上面刻着死者的法号和生卒年龄。
死者法号:明空。
死者出生时间:一八年九月十一日。
死者羽化登仙的时间是一九五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这段铭文说明空死亡的时候,是六十五岁。而同志们从田大帮坟墓里面挖出来的头盖骨的年龄在六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这个判断正好和明空死亡时的年龄是相吻合的。
之后,李云帆和王萍去了三里寨。
两个人刚坐下不久,卞一鸣和严小格走进了院门。
李云帆迎上前去:“一鸣,左子健呢?”
“我把他留在了智觉寺。”
“东西呢?”
“东西,我让左子健看着呢,待会儿,我们带点饭菜给他。”
“情况,你已经知道了?”
“左子健跟我说了,这个一清住持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我们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一清住持的禅房和我们住的禅房是相通的。”
“我们的谈话全被他听到了。”
“这只老狐狸。”
还是卞一鸣想的周到,背着一个骷颅头满世界跑,肯定不合适。
“现在就剩下藏经楼了。”
“今天晚上,夜探藏经楼,我们要格外小心,这条蛇已经被我们惊着了。”
“今天晚上,我去拜访一清住持,再派两个人监视和跟踪智能和静悟,你和谭小飞夜探藏经楼。”
炊烟已经从烟囱里面冒出来,甄先生的老伴和儿媳妇正在厨房里面做饭。
接下来,李云帆认真仔细地阅读了卞一鸣和严小格的谈话记录。
我们先来看卞一鸣和一清住持的谈话记录笔者只交代李云帆看到的内容——李云帆浏览的速度很快,笔者也只能捡最主要的内容说,无关紧要的内容就忽略不计了:
“一清住持,一年多前发生在三里寨的案子和最近发生在邢家村的案子,您听说了吗?”
“红尘中人问红尘事,佛门中人问佛门事。贫僧一心向佛,从不过问红尘之事。”
一清住持说的是佛家的话,做的却是红尘之事,比较而言,他对红尘之事过问的程度,恐怕比红尘中人要深入的多。
“我们在石鼓寨了解到一个情况。我们想请教一下一清住持。”
第一百九十八章 阿弥陀佛
“愿闻其详。”
“贵寺中的静悟师傅,原来是石鼓寨人,这——您知道吗?”
“知道,寺院中,有好几个僧人都是附近村寨的人,菩萨虽说普度众生,但法力有限,只能解救眼皮子底下能看见的人。”
“我们还听说静悟不是齐烟翠的丈夫田大帮的种。”
“阿弥陀佛,这种事情,佛门就更不过问了。”
“那田大帮在齐烟翠生下静悟前两年就瘫痪在床,齐烟翠如何能生出田大帮的儿子呢?”
“阿弥陀佛。”
“石鼓寨的人都说齐烟翠能生出儿子来,全是智觉寺的功德。”
“此话怎么讲?”
“人们都说,齐烟翠到智觉寺烧香拜佛,感动了观世音,于是就怀孕了。”
“尘世中,有很多虚言妄语,真真假假,真假难辨。”
“我们也不相信,观世音菩萨的本事再大,如果齐烟翠的男人田大帮不能生养,那也是枉然。”
“这位同志们,你所说的这些事情,好像和本寺没有什么关系。”
到底有没有关系,一清住持也心知肚明。
“有人怀疑齐烟翠与人通奸,生下了静悟,还与奸夫合谋杀害了自己的男人田大帮。”
“罪过——罪过。”
佛门用语真是太精妙了,一清住持一句“罪过”,就可以应对卞一鸣一长串问题。
“齐烟翠说田大帮不想拖累她和孩子,活活饿死了,可有人在给田大帮擦身子、穿衣服的时候,发现田大帮的肚子是鼓鼓的。这说明齐烟翠撒了谎。”
“阿弥陀佛。”
“今天早上,我们开棺验尸,发现田大帮的头盖骨被人换过了。”
“同志,您找我来,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个吗?恕贫僧驽钝,这些事情和本寺好像扯不上关系吧!”
“一清住持,请您听我慢慢往下说。”
“阿弥陀佛。”
这句“阿弥陀佛”有抗议的意思。
“田大帮死的时候,年龄在三十出点头,可我们从棺材里面挖出来的头盖骨的年龄在六十到六十五岁之间,我们估计,凶手在换头盖骨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以为换一个脑袋就能把我们糊弄过去了;更愚蠢的是,死者的牙床上还少了一颗板牙,田大帮的父母说,儿子的嘴里面有一颗虎牙,我们在死者的口腔里面没有找到虎牙。所以,凶手欲盖弥彰,结果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阿弥陀佛。”
现在的学生,如果能用“阿弥陀佛”回答问题就好了。大家看看,一清住持用这句话应付到了现在,他还将用这句话继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