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峰从裤带上解下一串钥匙,钥匙串上有一把折叠的小剪刀。
郑峰打开小剪刀,沿着针脚,剪断线头,还好,纽扣腐烂的程度不是很严重。
两分钟以后,纽扣上所有的线都被剪断了,郑峰将布慢慢展开,好家伙,布卷了很多层,而且卷的非常紧,随着布的慢慢展开,郑峰和李云帆的心头一阵狂喜,这原来是一块蓝底碎红花的咔叽布。
这无疑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
如果现场附近没有大雪覆盖,郑峰和李云帆会对周围进行认真仔细的勘查。现在,还不宜破坏现场,等大雪融化之后,或许能看出一些异常,在一般情况下,芦苇荡里面的雪在两天之内就会融化,如果有一个大太阳的话,一天即可融化。郑峰和李云帆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到桃村和小刘庄去。
大家应该知道这两个人又想去做什么了,对了,他们想找汪小霞的父母和她的丈夫辨认这枚布纽扣。
既然桃村比较近,那就先到桃村去吧!
三个人告别漆阳平,船向北驶去。
十五分钟以后,船驶过杏花村和杏花湾,看到杏花湾以后,就知道杏花湾为什么会有大青鱼了,杏花湾比龙尾湾大多了,如果说龙尾湾是一个半圆的话,那么,杏花湾则是大半个圆,姚大海说,杏花湾的水非常深,大小沙河的青鱼会在春天到这里来产子。
五分钟以后,船停在桃村的码头上,码头上停着两条船,船上的雪已经融化的差不多了,两根船篙横在船上。
郑峰跳下船才意识到自己两手空空,这是郑峰第二次到汪小霞家,应该带点东西的,整天都在想案子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忘在脑后了。
两个人走进汪家院门的时候,汪小霞的父亲正坐在厨房里面编毛窝子,他坐在一条长板凳上,腰上系着一根绳子,毛窝子的另一头套在板凳头上,在他的旁边放着一个竹椅子,竹椅子上放着一些麻、芦花和布条,这三样东西就是编毛窝子的材料。
汪小霞的母亲正在灶膛里面烧火,锅里面冒着热气。
看到郑峰和李云帆出现在厨房门口的时候,两位老人同时放下了手中的伙计。
长话短说,两个人可能还要到小刘庄去。所以,郑峰干脆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先前,大家已经来过一次,铺垫已经没有必要了。
当李云帆从包里面拿出塑料袋,将塑料袋里面的东西拿给大娘的时候,大娘似乎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老人接过那块皱巴巴的布,走到厨房的门外,她只看了几眼,就把老头子喊道跟前:“孩子他爹,你来看看”
汪大爷接过布,看了看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眉宇之间弄成了一个“川”字。
第一百零二章 失踪案确有背景 赵一儒一相情愿
两位老人同时望着郑峰和李云帆,他们什么话都没有说。
“大爷,大娘,这块布原来是一个布纽扣,展开来就成了这个样子。”
“郑局长,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这块布的呢?”
“在龙尾湾。”
“这是小霞衣服上的纽扣,衣服是我做的,这个纽扣也是我缝的 。这是小霞最喜欢的衣服,这块布是小霞跟她爹到镇上去赶集的时候扯的。”大娘的眼睛里面噙着泪,“我闺女八成是出事了。”
“这是小霞十八岁的时候,我在沙河镇供销社给小霞扯的布,我闺女从小就懂事,从来不跟我们要衣服穿,十八岁,她过生日的时候,我想啊!闺女长这么大了,做爹娘的都没有给他做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我就扯了一块布。”大爷在回忆往事。
“小霞最后一次回娘家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件衣服。”
郑峰又向两位老人询问了赵一儒的情况,两位老人的叙述使郑峰和李云帆大吃一惊,两个人刚开始的分析是有道理的,汪小霞的失踪确实是有背景的。
汪家人对赵一儒非常熟悉,他曾经多次到汪家来劁猪,他还在汪家住过一个晚上,在六七年前既汪小霞嫁给刘茂才之前一年,汪家有一头老母牛难产,赵一儒一直忙到半夜,才使母牛顺利产下一个小牛犊,汪家就留赵一儒在家里面住了一宿。
这还不是汪小霞失踪背景的全部。
让郑峰和李云帆没有想到的是,赵一儒离开桃村不久,就请媒人上门提亲。
“请媒人上门提亲?”郑峰惊愕不已。
“对,我们也没有想到赵一儒会这么做,要说他这个人,口碑在咱们这一带很不错,人很随和,也很客气,什么时候请,什么时候到,要钱不多,没有钱,也没有关系。”
“你们没有同意吗?”
“没法同意。”
“为什么?”
“小霞已经许给小刘庄的刘茂才。那刘茂才是个不错的娃,小霞嫁到小刘庄以前,他经常接济咱们,小霞嫁给他以后,他还是经常接济咱们。要不是没有生养,那就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赵一儒知道这件事情吗?”
“不知道。他住在咱家的那天晚上,是小霞忙前忙后,端茶送水,我估计是赵一如把小霞看到眼睛里面去了。”
“赵一儒多大年龄?”
“现在有三十七八岁,比小霞大将近十岁。”
“赵一儒现在结婚了吗?”
“结果婚了,生了两个娃。”
“之后,赵一儒有没有和汪小霞接触过。”
“不知道,小霞没有跟我们提过,咱家虽然穷,但是本分人家,小霞从小就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她做事是有分寸的,”
第一百零三章 汪小霞非常漂亮 李金桂记忆犹新
“汪小霞经常搭杨树理的船,这你们知道吗?”
“知道,小霞跟我们说过。”
“我提醒过小霞,让她少搭理姓杨的,小霞说姓杨的人不错。”
“我再多问一句,汪小霞是不是长的很漂亮呢?”
赵一儒在汪家只住了一个晚上,和汪小霞只有短暂的接触,如果不是汪小霞有特别之处,他是不会贸然请媒人上门提亲的 。
“咱闺女长到十四岁的时候,就有人上门说媒了,要说咱们老两口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那就是生了一个乖巧漂亮的女儿啊!可没有想到红颜薄命她”
“三月十六号,汪小霞来看你们的时候,有没有说搭什么人的船呢?”
“没有,是我们送她出村口的,我跟你们说过这件事情。”
告别两位老人之后,两个人去了杏花村,赵一儒跟杨树理说过,三月十六号下午,他曾经在杏花村帮两户人家劁猪,郑峰和李云帆要找到这两户人家,和赵一儒正面接触是迟早的事情,但在接触之前,必须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对同志们来讲,事实是最最重要的的,而对赵一儒而言,事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两位老人将郑峰和李云帆送到码头,看着他们上了船,目送他们的船驶向杏花村。
无巧不成书,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两户劁猪的人家中,其中一家就是杏花村的郭队长家。是他派人去请赵一儒的,同时劁猪的另一户人家是李金桂家。据李金桂回忆,赵一儒帮郭队长家劁过猪以后,就到她家去了,李金桂为赵一儒准备了一碗炒米、鸡蛋加荤油和白糖的晚茶,吃完晚茶之后,赵一儒就离开了李家,赵一儒离开李家的时候说要到龙头村的谢老二去看看谢老二家有一头老母猪要生崽子了,他顺便去看看。
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龙头村在山路的东边,从桃村到龙尾村,七个村庄中,只有一个村庄没有船,因为龙头村在山路的东边,而另外六个村庄都在山路的西边,而且靠近大沙河。
大家一定听明白了,如果赵一儒从杏花村到龙头村去,肯定要经过那条山路,而这条山路正是汪小霞要走的路,这样一来,汪小霞极有可能和赵一儒在这条路上相遇。
郑峰和李云帆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假设和模拟:赵一儒见到汪小霞以后,他立即打消了到龙头村的念头别忘了,赵一儒只是顺便到龙头村谢老二家看看,顺便看看,并非预约,所以,赵一儒可去,也可不去。
接下来,郑峰和李云帆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赵一儒和汪小霞到码头,有没有人看见呢?事实是没有人看见,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呢?第二,赵一儒到底去没去龙头村的谢老二家呢?
第一百零四章 谢老二想起旧事 刘大爷神情凝重
李金桂说,是她亲自送赵一儒出村子的,她看着赵一儒往龙头村方向去了。李金桂还说,在杏花村的北面即村子后面,有一条田间小路。
如果汪小霞和赵一儒走这条小路的话,村里人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