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击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呃,青州人都知道,东莱与北海同气连枝,共拒袁氏。管统说出这般言语,那是逼太史慈表态了。
    建安年间的太史慈,已是平北将军,一方郡守,再不是当初那个为了挑战马悍,与之射狼对决的轻剽游侠。眼下的太史慈,神情温和,英华内敛,与人相处,给人以温润如玉之感。便如此刻。心如怒涛,面呈详和,微笑拱手:“季礼先生所言亦有些许道理,只是北海连年兵祸,生灵涂炭,实不宜再起刀兵。烦请先生前往灌亭,劝喻袁显思,若能令孔北海效韩文节故事,某亦乐见其成。”
    韩文节就是韩馥。他曾干了一件天下诸侯闻者足戒之事——在属下离心,以及袁绍谋士高干、荀谌半是威胁、半是劝诱的情况下,拱手将冀州让给袁绍,最后落得横死茅厕的下场。
    太史慈之意很明显。让小袁学老袁,也派人去忽悠孔融,若能让对方象韩馥一样,乖乖让出北海。那他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哪可能?汉末三国,也就出了一个韩馥而已。孔融只会让梨,让北海?想都别想。
    管统拂然不悦:“辽西胡乱。数月未平,东莱粮仓,积谷百万。内忧未决,又生外患,此为败亡之始也,将军宜三思,否则必噬脐莫及。”说罢拂袖而去。
    太史慈礼送至中门,向管统背影遥遥拱手:“先生金玉良言,慈铭记于心,定当三思而后决。”
    管统一走,后堂陆续走出吕岱、管亥、柳毅三人。
    管亥人还没出来,大嗓门已嚷嚷开了:“管季礼这个老杀才,不是吕兄拉着我,我早就冲出来揍趴他了!我说太史子义,你往日的剽悍劲哪去了?就任由这老小子满嘴放屁?”
    太史慈淡淡扫了管亥一眼,面色平和,但目光如锥,管亥头皮一麻,再不敢吭气。
    太史慈问吕、柳二人:“如何?”
    柳毅道:“管季礼曾为东莱之主数载,于斯人脉丰厚,能量不可小觑,其临去之言,语含威胁,不可不防。”
    吕岱:“此公既为袁氏说客,亦需防其为袁氏内应,我军若出兵助击,必不可令此人知晓。”
    二人意思都很明显,粮仓重地,最须防内贼,否则只要区区一把火,就能让你跳海。
    管亥愤愤道:“不如调我的渤海军入城,合力将这老杀才给灭了!”
    吕、柳二人俱无语,管统这样的名门望族、地方豪强,若无合适罪名,哪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下手的?
    太史慈忽然一拍案牍:“对极,就调渤海军入城。”
    吕、柳二人吓了一跳,管亥这黄巾出身的莽夫偶尔疯言疯语倒也罢了,你太史子义可不能跟着发疯啊!
    太史慈双眼发亮,取来青州地图拍在案上,招呼三人凑过来,四颗脑袋互碰着紧盯案上地形图。
    “我们可以这样——将一千渤海军易服调入黄县,假扮掖国营兵,既守粮仓,又惑内贼。而后,我对外宣称急返襄平,与田、王二长史商议对策。我会在众人瞩目下登船北渡,而生德则率八百劲卒所扮之渤海军及船工护送——只不过,我们所去的方向却不是北,而是西!”
    太史慈手指在地图海岸线边沿划过一道弧线,起自牟平,终至寿光(乐安国寿光县,灌亭为其治下)。
    吕岱击掌叫好:“妙!咱不走弓弦走弓背,不走陆路走海路,自侧背突击袁军,必有奇效。”
    柳毅则有些担忧:“八百卒?袁军可有七千之众啊!”
    太史慈拍案而笑:“诸君还记得当年主公曾献策抢滩登陆夺取东莱否?主公有言,若把握天时地利,出其不意,迅猛突袭,百卒亦可破千军!慈一直遗憾没机会实践,而今终于可以拿袁家小儿来验证一番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得有失】
    (又见飘红!大盟太强了!感激!!谢谢赵无恤2014、ufgw、洁曦)
    ~~~~~~~~~~~~~~~~~~~~~~~~~~~~~~~~~~~~~~~~~~~~~~~~~~~~~~
    北海国,都昌城,城下是密密麻麻、手持简陋矛殳的袁军士兵,在身后弓弩阵的掩护下,发出涨潮似地呼啸,犹如数十里外莱州湾的惊涛骇浪一般,拍打向孤城。
    三国时期,攻城的手段并不多,许多后世的大型攻城器具都没出现。云梯算是这时期比较高精尖的攻城器具了,但精良的云梯制造不易,摧毁却不难。一辆费时费财费力打造出的云梯,内藏数十精兵,常攀到半途,刚发起进攻,就被火油、拍杆、悬车、滚木擂石等守城器具催毁。如此攻城,成本太高。
    因此,一种比较“廉价”的攻城方法——蚁附攻城,便是这时代最常用的手段。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守城者的决心,以及守城器具是否完备了。
    都昌算是一个久经战火考验的城池了,且不说中平及初平年间,黄巾为祸最烈之时,曾多次围城,即便经公孙瓒、曹操两位大能屡屡重创之后,依然前有张饶,后有管亥,一浪接一浪地冲击,而都昌城,都挺过来了。
    但这一次,它要面对的,不是手持木棍、钯叉的蚁贼,而是曾击败幽州军的正规军队。都昌城,准确的说,是孔融,能再一次挺过来么?
    城外杀声震天,箭矢如雨,每时每刻,双方都有数十条性命消失。城内国相府,面对问出同样的话的王修,孔融持麈尾的修长五指依旧稳定,语气淡定:“袁显思号称二万兵马,其实不过七八千之数,倍之于我军而已,兵法有云‘倍则分之,五则攻之,十则围之’。今袁军以倍围我,吾料其必难速下。只需坚守拖至其兵乏粮匮,自会退兵,与蚁贼无异。”
    王修眉头深锁,拱手道:“使君,修有数言,冒昧以进,望恕罪。”
    孔融摆摆手:“吾与叔治,肝胆相照,但言无妨。”
    王修道:“袁军以新募之卒蚁附攻城。以劲卒持戈于后,此为前轻后重之法,不可不察;且袁军弓弩强劲,箭矢充足。虽说攻城之法一如黄巾贼众,但攻击力远在其上,故而以倍军力,亦敢向本城发动强攻。此不可不防。袁显思善战,以田使君(田楷)之勇悍,尚且败于其手下。我军兵寡将微。纵然城坚粮足,能否拖至冬季,令敌疲退兵,尚未可知。为今之计,只有三策可御敌。”
    孔融大感兴奋:“三策!好,君且说来。”
    王修先伸出一指:“下策为诈降……”
    孔融立即否决:“不可!吾知叔治之意,此为缓兵之策,但吾之不取。”
    王修苦笑一下,却并不气馁,他也知道以主公的秉性,肯定会否决这一策,故而将之列为下策。只是身为谋士,他必须将所有可能一一列举出,无论取或不取,他都算是尽到职责了。
    王修再伸一指:“中策为我军独力支撑,戮力同心,与袁军相峙,最终将敌熬退。”
    孔融点头无语,王修这个“熬”字说到了点子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的确只算中策。
    王修最后挑出一指:“上策则是与东莱太史慈联合,里应外和,必可破袁军于都昌城下。”
    孔融又点头,不用说,这肯定是上策,但他也知王修言外之意,东莱出兵,是有先决条件的。
    早前,公孙度取东莱时,只拿下十一县,还差最后一县“黔陬”,因实在太过偏远,战线过长,很容易被北海截断后路,故而并未拿下。不过,等太史慈取东莱之后,与北海友好,孔融已将此最后一城移交东莱。东莱全境,已纳入辽东势力。
    但是,马悍犹嫌不足,东莱的地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非常影响守御及进击,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向太史慈发出指示“东莱西界,必须拉直”。
    乍一听,这个指令完全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打开地图一看,就很清楚了。东莱的地形是个“u”字形,中间生生被北海国打进一“拳”,还伸出一根弯曲的“手指”,可以说除了沿海之地,中央腹地全被北海占了。
    放在现代,这就是傻冒,谁不知沿海好?但在两千年前,沿海之地,鸟不拉屎,谁都不想要。
    最典型的就是东莱有一个县,名“长广”,而东莱军要进入这个县,必须先经过北海国的另一个县“观阳”,这观阳县就是北海国伸出的那根捅菊花的手指。
    要到我的地盘,还得先经过你的地盘,也太奇葩了。所以历史上的曹魏取得北方后,就曾对东莱辖区做了调整,将观阳纳入东莱,并将黔陬摘出,并入新郡城阳郡,看上去像样多了。
    而马悍从自身考虑,要求当然更高,他是要把“u”字形,变成“d”字形,也就是把东莱西界拉直,将北海国伸入的那只“拳头”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