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了一会儿,他说的五弊三缺,我听人说过,据说学道之人悉数逃不过这个命理,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但是,既然道士们都这样说,肯定有它的道理在,虽说青玄子说结巴不会受那东西影响,但,我不敢让结巴去犯这个险。
于是,我就跟他说:“这事,我不好作主,你让结巴决定吧!”
我这话的意思是直接拒绝青玄子了,结巴好似也听出我话的意思,不待青玄子开口,他就说:“道长,我只想跟在九哥身边当一名八仙,对道士没啥兴趣,您老要找徒弟的话,还请另觅他人。”
那青玄子听我们这么一说,叹出一声长气,说:“罢了罢了,我们道士讲究顺其自然,既然你不愿意,小道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有句话需要提醒你们,身具‘仙缘’之人,早晚会成为道士,这一点是命,谁也改变不了。”
说完这话,那青玄子也没再说什么,双眼微微一闭,坐在一旁静修,看那样子,他不打算在这事上再说什么。
我跟结巴对视一眼,苦笑一声,拒绝人也是一份苦差,青玄子那表情明显是有些生气,想想也是,他好歹是我们镇子最厉害的道士,开口收徒,竟然被拒绝,搁谁身上也会生气。
我们几个人都没说话,场面有些尴尬,就在这时,我手机响了起来,掏出手机一看,郭胖子的电话。
我沉着脸,摁了一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说话,郭胖子急道:“九哥,我…我,对不起你。”
“行了,别说了,你的事,我听你父亲说过了,你既然愿意跟张媛媛在一起,做兄弟的,也不好说什么,我只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男人,不要随随便便给人下跪。”我回了他一句。
郭胖子尴尬的笑了笑,就说:“我知道九哥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
我笑了笑,就问他,去张媛媛家见父母的情况怎样。他说:“别提了,她父母嫌弃我太胖,让我减掉50斤后,再提这事。”
我一愣,疑惑的问:“那张媛媛怎么说?”
郭胖子叹了一口气,说:“她意思跟她父母差不多,就说,连减肥的决心都没,拿什么爱她,值得庆幸的是,只要我减掉50斤肥肉,她就嫁给我。”
听他这么一说,我特么也是乐了,那张媛媛家也是个极品家庭,别的要求没有,单单让郭胖子减肥,就那货的体重,减掉50斤,估计也是个胖子。
随后,我们扯了几句,郭胖子问我在哪,我说火车站,下午3点50的车票去曲阳。那货二话没说,就让我在火车站等他。
3点半的时候,郭胖子出现在火车站,也不晓得他在哪搞了一张衡阳到曲阳的火车票,我们没时间闲聊,直奔进站口,上了火车。
因为是正月的缘故,车上的人特别多,好在我们有座位,那郭胖子较倒霉,他买的是站票,我们商量一下,就打算轮流坐一会儿。
这列火车说是衡阳到曲阳,实则只到石家庄,需要在那换一趟车,才能到曲阳。
我们上车后没多久,火车拉响长鸣,缓缓启动,我的心思随着火车启动活跃起来,我给老王跟刘为民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俩在镇子看着点,不要让八仙瞎搞价钱。
本来想让老王给父母带句话,不过,想想这次是离家出走,也就打消这个念头,在火车内打量起来。
我们的座位在中间,相比这间车厢的两头来说,显得没那么挤,坐在我对面是两男一女,女的约摸十**岁,细长的柳叶眉儿,微微翘起的小瑶鼻,一张嘴儿红嫩小巧,只是发型有点老土,两条粗长的辫子垂在胸前,一双大眼睛腼腆地盯着自己的膝盖,她身上的衣服有些老土,是一条碎花格子的冬裙。
纵使如此,她还是十分漂亮,给人一种农家小妹的感觉,她右边是一名年轻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身材较为魁梧,只是,那年轻人脸上挂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她左边是一名中年男子,四十来岁的年龄,满脸麻子,瘦的像猴子,一双贼兮兮的眼睛时不时朝那姑娘胸部瞥去,不停的咽着口水,偶尔会伸手朝那姑娘大腿蹭去。
那姑娘好似在想什么,也没注意到那中年汉子的小动作,我有些看不过眼,重重的咳嗽一声,提醒那姑娘。
也许是我的咳嗽声起了作用,那姑娘朝年轻男子那边挤了挤,轻声说了一句“哥,我们换个位置。”
239。第239章空棺(4)
那年轻男子闻言,在我们身上瞥了一眼,又在姑娘旁边那中年汉子身上瞥了一眼,好似知道什么一般,霍然起身,抬手一拳砸在中年汉子脸上,骂道:“草泥马,竟然敢对我妹妹动手动脚。”
“哥,你脾气咋还是这么暴躁,他…他…他没对我做什么。”那姑娘低声说了一句,朝里面坐了进去。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多看了那年轻男子一眼,这人外貌看上去五大八粗,没想到,对他妹妹却是呵护有加,是个合格的哥哥。
也不晓得咋回事,那挨揍的中年汉子,竟然没有还手,而是双眼怨毒的盯着我,看这样子,特么的是怪我咳嗽声。
我没有理会他,就跟郭胖子、结巴聊了起来,青玄子则依靠在窗户上,闭目养神。
大概聊了十来分钟,那年轻男子在我身上盯了一会儿,好几次想开口,最终没能开口,倒是郭胖子比较豁达,问他:“哥们,是不是有啥事?”
那年轻男子愣了一下,开口就是一句江湖话,说:“听几位兄弟聊天,你们是八仙?专门抬棺材的?”
郭胖子点了点头,不喜道:“咋了?看不起哥几个?”
他连忙罢了罢手,说:“误会了,我只是有些问题想请教几位兄弟,实不相瞒,我这次回家是因为我奶奶病危,听说活不了几天,在丧事方面想问问几位。”
我一听这话,朝郭胖子挥了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就对那年轻男子说:“各地风俗有些不一样,我们那边的习俗,跟你们那边的习俗会存在一些差别,我们给不了你什么实际性的意见。”
这倒不是我不帮他,而是听他说他是回家,想必不是我们衡阳人,风俗肯定有些不同。
他苦笑一声,说:“这位兄弟,你知道邵阳么?挨着衡阳,很近,我初中毕业就在衡阳上班,你们这边的风俗跟我们那边大同小异,很多环节相同,所以,我才会请教你。”
“哦?”我一愣,就问他:“你们那边没有八仙么?怎么还要问我这个外地人?”
“我们那边抬棺材不叫八仙,叫抬重者,他们只懂抬棺材,对于丧事那方面懂得不如你们这边八仙多,而我们那边办丧事的道士,多数都是滥竽充数。有本事的都是老人,那些老人上了年龄,身体诸多不便,不愿再办丧事,刚才看你旁边那两位兄弟对你的态度,我觉得你有本事,就想问问你。”他给我解释一句。
听他这么一说,想想也是,各地办丧事的人,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办丧事的人,特有本事,有的地方却会出现一些滥竽充数的人,这跟当地习俗、环境以及经济条件有关。
倘若那个地方习俗繁杂、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有几个正常人愿意干这行?这才造成一些地方办丧事的人,极度缺乏。
当然,也有些地方过于贫穷,没那么多钱财去办丧事,而是用祖上传来较为简单的方式,将死者送上山。这样造成办丧事的人没什么钱财赚,那行自然就会枯萎下去,说白了,这社会各行各业都是奔着钱去,没钱,谁愿意做?
于是,我打算给他点意见,就问了他一些详细问题,他告诉我,他叫王希,他妹妹叫王初瑶,出生于邵阳市邵东县蜡树村,家境较为贫苦,兄妹俩人初中毕业,便到衡阳一家大型超市上班,哥哥在超市当保安,妹妹当收银员。
就在今天早上,王希接到老家一个电话,说是他奶奶病危,兄妹俩人也顾不上刚从老家来衡阳没几天,便买了车票急匆匆地朝老家赶。
听完他简单的自述后,我对这兄妹俩人印象还算可以,至少他俩在知道亲人要过世,第一时间就往家里赶,不像有些人,以各种理由去搪塞,推迟回家的日子。
“九哥,假如我奶奶仙逝,我们这些后人应该怎样表示孝心?”王希在我身上盯了一会儿,也没在乎我年龄比他小一岁叫了一声九哥。
“你们能在第一时间赶回去,已属大孝,丧事上表现诚意点,再在棺材内给她老人家多一些衣物、陪葬品,烧东西的话,挑一些老人家生前喜欢的东西。”我给他解释一句。
“作法事的时候,脑子不要乱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办丧事,老人家才能走的顺顺利利。”青玄子微微睁开眼,在一旁插话。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