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拯救大兵岳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徽宗道君皇帝以童贯“功莫大焉”,加其太子太师,晋吴国公。童贯闻讯喜不自胜,返回杭州接旨。叶祖珪、曾思慎随着两浙路、江南东路大小官员一百余位,向南出城三十里,往长桥码头迎候。走了多一半路,有童贯身边虞侯过来通报,让大家转道灵隐寺,太尉要为阵亡将士超度。 
  众人又折向西北,待来到灵隐寺山门前,该寺住持苦叶禅师,率领几百位僧人,早已恭候多时。时近正午,大队禁军甲士护卫,总领大宋国举国军机的枢密使童贯,终于来了。童太尉内穿重甲,外罩锦袍,坐下一匹高大乌骓。来到众人面前,飞身下马,一边谈笑风生,与相识的官员、僧人寒暄问候,一边大步走进寺来。一名中年文士模样的人,随侍左右。 
  这是小叶学士第一次见到这位枢密使。仔细打量,就见此人五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挺拔,肩宽背厚,举手投足,动作刚劲有力,虎步生风;一张四方脸呈现红褐色,一对三角形的巨大眼睛,后眼角斜向上吊起,眸子里精光四射。最奇怪的是,此人颐下竟然生着五绺长髯,飘洒胸前。叶祖珪心道:“不是说童贯是个宦官的吗,怎的比所有人都更像男人?看来是没有阉到位……”小叶不认识童贯身边的文士,向周围的人打听,才知道是原苏杭贡奉局提举朱缅。朱缅因为承办“花石纲”,搜刮过甚,才激起了方腊之变,被刘韐弹劾,徽宗皇帝下旨“废为庶人,永不叙用”,可是童太尉仍然公开将其带在身边。 
  这座灵隐寺是东晋年间,天竺僧人慧理所创。占地广大,殿宇众多,更兼山水奇秀,林木丰美。童太尉今日显然心情舒畅,兴致颇高。先游览了飞来峰、玉乳洞,又到觉皇殿降香。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高达十数丈,气势嵯峨,雄伟壮观。童太尉带领众人,进的殿来,自己当先在释迦牟尼金身坐像前的蒲团上跪倒,两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是真的在为阵亡将士超度,还是在祈祷漫天神佛,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童贯官拜太师,居正一品,官位已经升无可升;发财么,倒是可以“永无止境”。 
  一个三十来岁的僧人,走到佛前的长明灯前点燃了三炷香,递给童太尉。太尉把香火合在掌中,又对着佛像拜了数拜,才将香火还给那个僧人。和尚把香火插在蒲团前面的香炉里。这个紫铜鎏金的香炉,三足六耳,炉口有一搂粗,里面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黄香,着的正旺,香烟缭绕,整个怕不得有三、五百斤重。那个僧人对着佛祖深施一礼,口中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转身猛然将巨大的香炉举过头顶,宛如金刚怒目,向着跪在前面的童太尉,兜头砸落。 
  事发突然,匪夷所思。众人还没来得及惊呼出口,伏在地上的童贯好象脑后长了眼睛一般,双手在地上一撑,身子诡异的向后平移了二尺。香炉轰然落下,隔着蒲团,将地上方砖,砸的四分五裂。童贯长身而起,趁着和尚身体前倾,伸手抓住和尚后脑,往下一压,将他的脑袋连同肩膀,整个按进了香炉之中。“扑”的一声,炉内香灰四溢,佛祖驾前,腾起大团黑雾。童贯迈步转过香炉,抓住和尚背心,将他偌大身躯,提在半空。 
  众人再看这个僧人,刚才还在燃烧的黄香,连着底下的香杆竹签,扎的他满脸都是。完全破相不说,恐怖惨状,简直令人不敢目睹。和尚双目皆被竹签插入,鲜血横流,显然已经尽盲,却是怡然不惧,扭回头“呸”的一声,将口中吃进的黑灰,啐了童贯一脸,叫道:“几十万冤魂啊!童砍头,你不得好死!” 
  童贯被弄的灰头土脸,满面吐沫,心中大怒,抬手将和尚扔在地上,厉声吼道:“来人!”身边的卫士这才反应过来,上去七手八脚,将那和尚五花大绑。门外大队甲士蜂拥而入,“仓朗朗”刀剑出鞘,架上在场僧人脖子。一场大杀大砍,眼看在所难免。
第四十二章岳小哥开花散叶
         枢密使童贯在灵隐寺觉皇殿,遭遇僧人行刺,恼羞成怒,就要下令将所有僧人斩杀。灵隐寺主持苦叶禅师,吓得两手乱摆,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此时有一个官员,身穿五品服饰,窜过来对着童贯一躬到地,说道:“恭喜太尉,贺喜太尉。太尉只手,生擒了方逆匪帅方七佛!” 
  苦叶禅师也明白过来,叫道:“对对,他是混进来的,这位施主是方七佛,善哉,老衲不认识他……”完全是语无伦次。 
  童贯怒气稍平,接过朱缅递过来的手巾,擦了擦脸,打量着说话的官员,拈须沉吟半晌,忽然笑道:“不错,本帅生擒了匪帅方七佛。” 
  童太尉这一认账,不成想害苦了不要脸的都统制辛兴宗。王禀的奏章,本来已经讲明,抓获的匪首中就有方七佛。这会子童太尉又生擒了一个,难道方七佛会身外化身不成?道君皇帝也觉得纳闷儿,将王禀招到延福宫询问。王禀面对天子,也顾不得西军中那些不成文的门规,干脆据实而奏,讲方七佛本已被逮住,可是辛兴宗争功,竟对同袍恶意伤人、大打出手,方才给方七佛等匪首趁机逃脱了。天子再招辛兴宗,这厮当然不肯承认,与王禀在金殿上吵得不可开交,几乎动起手来。最后被蔡太师喝令金瓜武士,将两人一起哄了出去。政事堂衮衮诸公,对于武夫的印象,不由又是鄙夷了三分。 
  经过这么一闹,官家对辛兴宗起疑。这厮升官的美梦,终于落空。王禀倒是从统制,升任了副都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这边童贯平静下来,放了寺里众多和尚,仍旧叫他们,将水陆道场做足,祭奠亡灵。这恐怕是灵隐寺的和尚,有史以来做的最卖力的一次道场,一直超度了七七四十九天。 
  童太尉回到杭州帅府,隔天就召见那个“认出”刺客“方七佛”的青年官员,金行右帮办叶祖珪。小叶学士向太尉提出,金行要用现银,买下六府五十二县,方腊贼众的全部逆产。这些逆产本来就是要官卖的,只是能拿、能抢的东西,早已被将帅兵卒瓜分殆尽,剩下的都是田园、农庄之类。清算不易,手续繁复。要变成银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童大人需要劳军,下一步还要帅领大军向北开进,准备对辽国作战,这些都急等着用钱。金行愿意出面解决这个麻烦,两浙、江南东、福建三路宣抚制置使童贯,当即拍板照准。并委派朱缅,协同叶祖珪办理此事。 
  朱缅至此,算是重操旧业,继续搜刮江南百姓。他经过了方腊之乱的教训,为人低调、隐忍了很多。暗中联系前段时间树倒猢狲散的苏杭贡奉局旧部。这些人摇身一变,都成了大宋金行两浙路分部的“办员”。朱缅,实际就是这个部的“分办”。叶祖珪派了魏星,跟在他身边,学习一些“经营之道”。两浙路地方经过此次浩劫,无主田地甚多,几乎全部被算作“逆产”。朱缅等人又是熟门熟路,办事效率极高。至第二年,按照叶帮办上奏给徽宗皇帝的折子,金行共用银五百七十多万两,置地约三百万亩。这个价格已经是低的惊人,但是在兵荒灾年,也属平常。这么多的银两,基本都拨给枢密院,作了童太尉的军费。(起点中文网首发2。/book/1170234。aspx) 
  随着童贯大军乱糟糟撤离江南,就象一群蝗虫,又去河北、京东、河东等地继续祸害,两浙地方各业逐渐恢复。一些返乡的官绅、富户就想着置地,扩大祖业;外地的豪强也纷纷进入。金行手中的土地价格连番暴涨,慢慢向兵乱之前看齐。金行获利颇丰,连着派发大利是,蔡太师、高王爷,以及大大小小的东家,都是非常满意。至于其中有多少膏腴之地,最终落到了童贯、朱缅,以及叶、曾、韩、蔡,几大家族手中,就永远也查不清楚了。 
  韩京在相州,按照叶祖珪的嘱咐,也是敞开来收地。收地可是收地,韩府并不付钱。韩家仗着韩忠献公祖荫,所有田庄“不纳捐赋,各税皆免”。韩家的佃客只需向东家缴纳地租,而不用给官府“丁口赋”以及服各种劳役。河北路大战在即,诸府赋税、劳役异常沉重。尤其相州,地处要冲,过往军兵的骚扰,甚至是明抢,甚多。闹得包括很多“薄有田亩”的地主,日子过的还不如韩家的佃户舒坦。老百姓“典田入佃”,就是为了求得韩家这颗大树的庇护。韩府的管家、家丁私下放出话来,以田亩入佃,韩家概不付钱。但是大家君子协定,私下讲好,田亩仍旧归各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